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奶爸大文豪

第129章 山民

奶爸大文豪 肉都督 4061 2024-06-29 13:55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无形。”

  《暗算》这部作品是麦家最出名的作品,凭借着这本书,麦家还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听风者》、《看风者》、《捕风者》,这三部分分别讲述了三个传奇的特工。

  熟知麦家的人,肯定都会知道特别单位701,这三个特工正是701的三个部门监听局、破译局、行动局中的传奇人物。

  而这本书之所以被普通大众所熟知,是因为其改编的影视作品大获成功。

  不论是柳云龙制作的同名电视剧《暗算》,还是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风声》,都获得了非常不错的收视率和口碑。

  有人说《暗算》是中国谍战第一奇书,这个说法顺便也就将麦家送上了“中国谍战第一人”的宝座之上。

  另外有些人不信服,但是又找不出来更好的跟麦家对打,一来二去,“中国谍战第一人”的光环也就只有麦家能够顶着了。

  这本书的叙事手法跟阿加莎的《斯泰尔斯庄园奇案》有些类似,两者都使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回忆型叙述。

  回忆是对事件的再叙述,会改变事情发生的原始样本。

  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把原来立体的生活压缩成一个直线的事件,这样可以从容的发挥叙述者的思考力,对事件的人物进行侧面评价和议论。

  通过这些评价和议论,可以铺陈情节,控制节奏。

  至于缺点……只要写得好,其实没什么缺点。

  张重在脑海中将《暗算》的情节再过了一遍,既可笑,又可怜,既蛮横,又脆弱的瞎子阿炳;特立独行,我行我素的多情魔女黄依依;习惯解密工作,不甘平凡,最终兴奋过度猝死的陈二湖;借助尸体传送消息的参谋胡海洋……

  一个个深入人心的人物,一段段曲折迂回的情节在张重的脑海中浮现,让他再次领略了谍战的惊心动魄。

  这本书很好,不过他暂时没有打算把这本《暗算》弄出来,正如他还没有打算把《邪恶催眠师》和《嫌疑人x的献身》弄出来一样,时候还没到。

  这本书可以暂时放入他的“备选书库”之中,等到时机成熟了自然可以抛出来。

  ……

  第二天傍晚,幼儿园放学之后,张重就带着芃芃去了孟母小筑。

  芃芃已经两天没有来上绘画课,从报这个班到现在,这还是头一次。

  正在教画画的不是许雨涵,而是一个跟张重年纪相仿的女子,叫何静,她是许雨涵聘请过来的。张重大概知道点这位新老师的信息,听许雨涵说跟她一样也是央美出来的高材生。

  只不过毕业之后找到了真爱,很快就结婚了,现在有一个两三岁的儿子,在家相夫教子,等到孩子能送幼儿园了,她才出来找了这份工作。

  “许老师刚出去吃饭了,估计一会儿就要回来了。”

  见到张重,何静笑着对他说道。

  张重点了点头,把芃芃安排坐下。

  他其实对何静的话有些奇怪,她这话说的就好像自己是来找许雨涵的一样。既然有老师教课,许雨涵的行踪也就没有必要特意跟他说。

  过了没多一会儿,许雨涵果真就回来了,见到张重,眉眼一扬,笑着问道,“张老师这两天在焦湖玩得怎么样?”

  芃芃不来上课,张重当然跟许雨涵说过,她也知道张重周末带芃芃去了焦湖玩。

  张重点头笑道,“还算不错,这时节湖心岛的花花草草还没有凋敝,还是有能看一看的景色的。”

  他又看了看眼前神采奕奕的许雨涵,“许老师周末也出去玩了?”

  许雨涵有些惊讶道,“张老师怎么知道?”

  张重笑而不语,指了指墙上多出来的那幅画。

  许雨涵恍然,“哦,是啊,去了一趟西南,你们去看水,我就去看了看山。”

  张重嗯了一声没再说话,许雨涵也不知道要再说些什么,跟张重说了声失陪就去帮何静教课了。

  等到许雨涵走后,张重重新把目光投向墙上新挂上的那幅画。

  苍翠的大山之间,有一条蜿蜒崎岖的小路,这条小路越过山洼,不知道会通向哪里。

  而小路上面,有一个背着竹楼低头往前走的人。

  在重峦叠嶂的巍峨前面,人的渺小和孤独被衬托得非常明显。

  他要回家么?

  又是从哪儿来?

  竹篓里面装的是什么?

  张重脑海中浮现出疑问,同时又想起了一部电影和一首诗。

  《那山那人那狗》

  《山民》

  电影《那山那人那狗》也有同名原著,只不过张重未曾拜读过,电影他倒是看过两遍。

  电影讲述了大山中负责送信的父亲即将退休,儿子接班当了邮递员的故事。

  故事的主线在于两代人在送信的过程中打破隔阂,关系走向体贴、理解。

  不过整个故事是建立在湘西山色水影的绝美画卷上,而这幅绝美的画卷背后则是大山生活中的点滴,艰难且又朴质。

  这部电影虽然票房不高,但是口碑很好,张重能看到不足为奇。

  至于《山民》(注1)这首诗,张重也是偶然间发现的。

  这是一首寓言诗,诗中借助一个山民的口吻,表达了长期处于封闭性传统文化中的人们的渴求,以及冲破文化滞闷的强烈愿望。

  这首诗虽然文字运用简单,但是却能让人在读过之后产生一种悲凉感,而在悲凉之后,又会激发出一种急于冲破桎梏的渴望。

  往大点说,没有一个文化是完美的,都有个自己的桎梏需要突破。而往小了说,具体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大山需要翻越。

  昨天晚上,张重还在考虑是不是要再发一些系统之外的作品,让自己的“备选书库”更加充实,今天看到许雨涵的画,就有了些灵感。

  他记得《山民》中的每一个字。

  有些迫不及待地,就在孟母小筑的休息区,他掏出手机来,用手机将《山民》全部写了出来。

  这首诗不长,张重只用了十分钟不到的时间就完整地写了下来。

  写完之后,他仔细审查了一遍,确定没有什么错漏,就发在了微语上面,很果决。

  回过头来,他又想到《那山那人那狗》。

  ……

  或许,等他的编剧课上过一段时间,可以考虑先拿这个本子开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