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重生北魏末年

第580章

  打得狠了,打得怕了,他们才能明白有些东西是不能碰的,他们才会懂得收敛,萧衍放纵了他们四十八年,不,确切地说,自永嘉南渡以后,东晋以来,王朝不断更迭,可也只不过是更换了新的统治者与他们妥协利益。

  尤其是到了萧衍一朝,虽然也有开设五经馆,为寒门士子提供上升渠道,但始终奉行的都是优容士族的政策。

  只是嘴上说得再好听,高澄也难免有点小心思,南方货币市场混乱归混乱,但财富不可小觑,而这些财富多集中在世家大族手上,不打他们的土豪,小高王又如何吃得饱饭。

  自己吃肉,也得让手下人喝点汤,铺子这么大,哪里都是花销。

  当然,大齐天子承诺,首先不逼反侯景。

  侯景称得上是对梁核武器了,把他逼反肯定能毁了南梁,但破坏性太大了,也让高澄投鼠忌器,毕竟未来可都是自己的家当。

  侯景之乱就是一场对南方的空前浩劫,史载其对将士公然宣称‘若破城邑,净杀却,使天下知吾威名!’于是‘纵兵杀掠,交尸塞路’整个江东都快被他祸祸完了。

  高澄对这时候的南梁军队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侯景围困台城,各地军队勤王,百姓箪食壶浆喜迎王师。

  然后王师顺手就将他们给劫了,史载‘佥以王师之酷,甚于侯景’,百姓们纷纷怀念起了肆意屠戮的侯景,于是倒向了他,剧情就很魔幻。

  高澄就不信了,侯景在王伟的建义下,以八百骑渡江,围困台城时,全军也不过八千人,自己二十多万步骑,再兼五万水师加持,还非得让侯景为前驱,把江南给糟践了,自己再去捡一个满目疮痍的盘。

  第三百六十五章 备战

  温子昇过了淮河便一路闹腾,南梁细作也不是瞎子、聋子,早早快马就将消息传到了建康。

  据说素来难见喜怒的萧菩萨得知遭人污蔑后,也失了平常心,破口大骂鲜卑小儿欺人太甚。

  但喷人不能解决问题,满朝文武都知道这是齐国在战前的舆论攻势,说了这么多年的齐人南侵,正由设想转为现实。

  凡事有利有弊,高澄大搞舆论攻势,固然能够激起军民战心,亦能使萧衍有充足的时间调兵遣将,从容备战。

  淮南防御,豫州州治寿阳为重,此前豫州刺史羊鸦仁被俘遇害,萧衍以侄儿萧渊明继任豫州刺史,镇守寿阳,如今得知高澄行将南下,萧衍陆续调派十万水陆大军至萧渊明麾下,以备齐军。

  又任命另一名侄儿萧范为南豫州刺史,督军守合肥,作为后援。

  淮南其余各州亦派遣心腹镇守,作势要死守淮南。

  又以其子湘东王萧绎为荆州刺史,调集荆南部队往江陵集结,以为防备。

  萧衍也没忘了在岭南平叛的过程中表现惊艳的陈霸先,命其总七郡之兵北上。

  做出一系列调动之后,当夜,萧衍做了一场梦,他唤来宠臣朱异,与之言道:

  “梦中原尽平,举朝称庆。”

  说罢又强调道:

  “吾生平少梦,梦必有实。”

  此时萧衍的心理已经有了变化,他觉得这个梦似乎是在预兆高澄南征大败,梁军趁机反扑,一举荡平中原。

  朱异自然是连连称贺,一时间,君臣尽是喜气洋洋。

  与此同时,襄阳城外,侯景正与人依依惜别,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这种情绪高澄也时常流露,只不过多是装的,而侯景此番却着实发自真心实意。

  高澄称帝以后,发布招贤令,侯景旧友司马子如举荐王伟,遂下诏招其入洛接受考核。

  虽说还有一场考核要过,但侯景深知以王伟的才能,此去必受重用,再难续主仆情谊,故而哀伤不舍。

  当然,所谓司马子如举荐都是明面上的安排,毕竟王伟是侯景的谋主,要把他调到身边,怎么着也得有个理由,若无缘无故,一纸调令将其唤来,侯景难免生疑:王伟什么时候跟高澄搭上了线。

  高澄这般煞费苦心将王伟要来,也不是没有原由。

  俗话说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可高澄身边文臣多以政务见长,在军事方面却少有谋士。

  司马子如算一个,但他已经五十九岁,这几年身体一直不好,让他以如此高龄随军南下,说不得就有可能病死在途中。

  并州刺史陈元康有智谋,高澄遂免其并州刺史一职,另选心腹,高欢旧僚张纂代替,将陈元康征召入朝,准备让其与王纮、王峻为他参赞军事。

  可这还不够,高澄又瞄上了辅佐侯景以区区八千人横扫江东的王伟。

  是他怂恿侯景渡江,在侯景久攻建康台城不克,军中缺粮、外敌环伺的情况下,献策诈和,利用和谈时间,完成了粮食输运,最终一举破城。

  据《梁书》记载,侯景对王伟言听计从,甚至‘表、启、书、檄,皆其所制’‘规摹篡夺,皆伟之谋。’

  攻破台城以后,各地勤王之师纷纷退去,王伟认为援军虽多,却没有统一的指挥,建议侯景应该主动出击,逐一击破。

  可侯景得志便骄,不纳王伟之计,听从了萧正德之言,选择据守台城,任由义军四散,也为后来的败亡埋下伏笔。

  侯景祸乱江南,王伟居功甚伟,然其被萧绎所俘后,萧绎怜其才甚至有心宽恕,若非王伟曾在一篇檄文中,讥讽萧绎独目,断断不会落得钉舌剜腹的下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