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宦宠卿卿

宦宠卿卿 第17节

宦宠卿卿 蔻尔 6769 2024-06-29 11:22

  第13章

  除了准备给明窈做些精致上等的衣裳和首饰之外,司羡元还在思考要不要给明窈找些婢女来照料她的生活起居。

  与外界传言的很不一样,司府里的女人并不多,还都是上了年纪的婆婆,年轻婢女那是一个都没有。

  若要引进婢女进司府,那就要考虑很多方面。

  明窈想了想还是拒绝了,从前她只有一个婢女就够伺候她了,如今有两个婆婆在身边,她已经很满意了,不欲贪多。

  蒲叔公负责此事,见她说不要,也就没有强求。

  更何况,蒲叔公私心也倾向于不找年轻婢女,虽说众人皆心知司大人不是个真正的男子,是个没根的人,但他乃天子近臣,权倾朝野,不过是因为年轻时司家遭遇意外才伤了身子,面相却继承了司家人惯来的白皙旖丽。

  朝廷中,愿意与司羡元对食之人不在少数,找婢女进来徒增麻烦。

  有了要长胖的目标之后,明窈每天都第一个去用饭。

  她开始每天努力吃东西,但可惜她胃口太小,努力用饭的情况下食量也少的可怜。

  宋婆婆负责她的用膳方面,自告奋勇给明窈做小糕点吃。

  她的手艺还算不错,做出来的梨花酥精巧别致,香而不腻,入口即化,明窈很爱吃,喜欢央着宋婆婆开小灶。

  宋婆婆给她换着花样做糕点,她从前学来了手艺,好似有独家秘方,在帮助明窈身上长几两肉上面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明窈无意间听说宋婆婆的儿子在做铺子生意,悄悄拿出来攒下来的银钱借给宋婆婆来解燃眉之急。

  宋婆婆不肯全收,摸着明窈光滑的手腕,笑着道:“明姑娘就像我的亲孙女,我怎能拿明姑娘的钱!”

  姜婆婆听说此事,也拿出了二两银钱帮她。

  没过几日,云染坊派了女娘子送来第一批衣裳、鞋子款式的竹纸,还有一份锻造首饰样式的竹纸,全是京城贵女当下最喜爱的类型,给司府制作之后就不会再有第二件。

  图纸送到了乌螣堂里,请司羡元过目。若是满意,云染坊就着手开始了。

  司羡元忙完公务后打开图纸看,一页一页地翻完之后,他用指腹力把竹纸压在案面上,眉头紧紧蹙起。

  他撂下竹纸,喊来蒲叔公,声音沉沉:“这些衣裳样式是云染坊送来的?”

  “是。”蒲叔公道,“坊主娘子说,她是猜测您的喜好绘制的款式。”

  “猜测本官的喜好?”

  司羡元慢慢重复这几个字,兀自笑了一声。他把竹纸一一摊开,指尖点着,没什么情绪地道:“你来看看这都是什么衣裳。”

  蒲叔公嫌少见他动怒,遂看去。

  纸上画了很多样式的裙子,乍一看过去相当漂亮,比街上那些闺阁姑娘穿得还新潮些。蒲叔公一时没看出来什么问题,正疑惑,司羡元给他点了点其中几处地方,淡淡道:“这儿。”

  蒲叔公顺着他指的地方看去,那是一件及胸襦裙,雪白色的上襟却用薄纱制作,给订了亲事的姑娘穿没什么问题,但用给距及笄相差甚远的明窈来说有点过于暴露了。

  他接着看旁边一件,是一件很别致的束腰褶裙,但上衣对襟胸前开叉的领口过分大了,已经露出脖颈以下的地方了,显然也不适合只有八岁的小姑娘穿。

  蒲叔公:“这……”

  司羡元垂眸打量了一会竹纸图,道:“备笔墨。”

  仆从上前磨好朱墨。司羡元拿起朱砂笔,在看到的不妥之处画了圈,在旁边勾勒几笔。近小半个时辰过去,他终于把所有竹纸图改好,揉了揉额角,看着勾号的图样满意道:

  “就这样改吧,必然衬她。”

  他把竹纸递给蒲叔公道:“告诉云染坊访主娘子,所有衣裳样式都要改,明窈都不到启蒙的年纪,不穿轻浮的衣裳。”

  顿了顿,他眸色微冷道:“顺便告诉她,本官没有狎|玩小姑娘的喜好,她们最好不要以这种方式替朝廷那些大臣试探本官,否则本官动了火气就不是这般好说话的了。”

  “是。”蒲叔公待着竹纸图退了下去。

  几日后,云染坊将改好的竹纸图送了过来。

  这次的衣裳样式终于让司羡元满意,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歪心思设计,看起去精巧了许多。司羡元把明窈喊进乌螣堂来。

  明窈有点疑惑地走进来,她脸色明显红润许多,面颊虽然看不出胖,但肌肤白里透红的,与最开始病怏怏一碰就碎的模样相差甚远。

  像个漂亮的偶娃娃。

  司羡元心情甚好,勾了勾手道:“幺幺过来。”

  明窈第一次听他喊自己幺幺,回过神来哦了声,慢吞吞走近:“干什么呀。”

  “给你看衣裳和首饰样式。”

  司羡元拍了拍小圆木凳示意她坐在旁侧,把数张竹纸图摊开,懒洋洋道:“本官亲自给你改的,可满意?”

  明窈歪着脑袋凑过去看,“哇”了一声,指着第一眼看到的最中间的襦裙,语气透着小小的欢喜:“幺幺喜欢这个。”

  她以前见过明家大小姐穿过类似的,当时明大小姐穿得款式更简单些,但也很好看,经常在明府里炫耀。她有点羡慕,但这种料子不便宜,她穿不了。

  现在她也有这样漂亮的衣裳穿了。

  司羡元看到她指着的那件,正好是他第一次改的。

  他满意道:“你很有眼光。”

  明窈偏头看旁边的花簪、发钗。首饰各个儿都很精致,丝毫不落俗,每一件放在京城里都是让人羡慕的漂亮,她几乎都没戴过。

  不愧是云染坊绘制的,简直让人看花眼。

  没有小姑娘不喜爱把自己打扮得漂亮,明窈虽小,但她也爱漂亮。她身段也纤瘦,什么样的裙裳都穿得下。

  明窈眸子微微亮起,片刻后想到了什么,秀气的眉头微微皱起,有些苦恼懵懂的样子,仰起小脸道:“司大人,这些会不会很贵呀。”

  司羡元浑不在意道:“这才多少银子,你想要就随便买。”

  明窈一双乌黑透亮的眼眸看着他:“那这些都给幺幺了呀。”

  她眼睛很大,微微睁大时更是变得如兔眸一般圆润,水汪汪的,专注地看着别人时候,总是显得很坦然真诚。

  司羡元道:“自然都是你的。”

  他看着她,小姑娘五官精致如同小白狐仙儿,养出一点腮肉更是可爱得紧,他忍不住捏了捏她的粉颊,道:“我们幺幺也要有精美的裙裳穿。”

  明窈乖乖巧巧地弯了弯眸子:“谢谢大人,司大人待幺幺真好。”

  看在他对自己好的份上,明窈没计较他把自己的脸当小玩偶捏的事。

  司羡元把竹纸给蒲叔公,蒲叔公等会就将竹纸图送至云染坊,今日就可以开始做衣裳、绣鞋和首饰了。

  明窈认真道:“大人一直在帮幺幺,幺幺无以为报。不知道幺幺有什么能帮您的?”

  司羡元:“你能多吃长胖就是在帮我。”

  其实她的脸捏起来并不怎么好玩,看起来松软,实际都没多少肉。

  司羡元敲了敲案几,道:“还是得多吃点。”

  明窈道:“还有吗?”

  司羡元压低声音,唇角微微勾起,威胁似的道:“还有,不听话就不养你了。”

  明窈嘟起嘴巴哦了声。

  司羡元哄她道:“你若听话,本官就带你去寒岩寺玩,还能见到皇上。”

  明窈低头兀自想了会,开口:“司大人。”

  司羡元:“嗯,说。”

  “皇上……”明窈道,“幺幺去寒食节可能会碰到皇上,但幺幺从没见过皇上,也没见过皇后娘娘。不知道皇上和皇后娘娘是个什么样的人呀?”

  “皇上和皇后……”

  司羡元微微停了停,思考一会后略感奇怪道:“皇后娘娘五年前就已薨逝,你不知晓?”

  明窈一愣,皇后娘娘不在了?这种常识她居然不知道。

  她茫然说:“幺幺不知晓。”

  司羡元道:“那时候你莫约三岁,不记事也正常。至于皇上,他挺有能耐,胸有沟壑,就是有时候有点烦,你见了他也莫怕,他喜爱逗小丫头玩,一般不欺负人。”

  明窈有些吃惊地睁大眼睛。

  心道,司大人还真是不太客气,恐怕朝廷里也就他敢这般直言不讳了。

  她遂放下心来,语气轻快:“好的哦。”

  寒食节是大梁朝非常重要的节日之一。

  往年寒食节还没时兴起来,家家户户只呆在家里禁烟、食寒,最多世家贵族会出门踏青、宴饮、祭祖等,但嘉和帝却有些特殊。

  他经历了大梁最动乱的时期,继位三年的时候,与他青梅竹马、感情甚笃的皇后娘娘就病逝了。同年不久之后,作为帝王心头肉的年幼小公主也在京城走丢,至今杳无音信。

  嘉和帝自然不止一个孩子,但小公主却是他跟皇后唯一的孩子,走丢时不过三岁的稚龄,怕是被掳走死在了外面。

  皇后娘娘曾有“京城第一美人”的美称,小公主在小小年纪的时候就长得粉雕玉琢格外漂亮,出生后一直养在帝王和皇后身边。

  嘉和帝对小女儿爱若珍宝,在一前一后痛失爱妻和爱女后,嘉和帝险些一蹶不振。后来他不再立继后,变得格外重视祭墓之节,每逢此时便会去寒岩寺上一柱香,如民间普通男子一般为妻女的来生祈福。

  据说,当时公主丢走出现的最后一个地方就是寒岩寺。嘉和帝每次都会来此。

  当今圣上如此重视祭墓的传统,民间自然纷纷效仿,寒食节在大梁逐渐重要起来。

  明窈在努力用饭的情况下长胖了点,但只胖了大半斤,不到一斤余,宋婆婆听说此事,做了许多香甜的小糕点给明窈。她手艺很好,糕点清香扑鼻,带着淡淡药香味,可做药膳用。

  每次给明窈端来煎药,明窈喝了之后吃不下别的,却能再吃点宋婆婆的糕点。

  明窈很爱吃她的梨花酥,宋婆婆笑道:“待姑娘去寒食节,我做几个糕点寒食给姑娘带去寒岩寺吃。”

  大抵是糕点能助人长身体用,她终于在寒食节前一日胖了一斤余,勉强到达了司羡元说的标准。

  司羡元打量着她白皙粉润的腮颊,终于松口点头:

  “明日辰时,司府门口等我,带你坐马车去寒岩寺。”

  明窈弯了弯眸子,露出浅浅的梨涡来:“好!”

  次日,明窈早早地起床,喝了汤药后就坐在铜镜前。

  姜婆婆特意早早起床来给她梳妆打扮。她以前也是嫁人生子的,年轻时为自己和女儿梳洗打扮过,虽现在不再梳妆了,但手艺仍在。

  明窈年纪小,不需要用太多涂脂抹粉的东西,一些简单的口脂、骡子戴便已足够。

  云染坊做的衣裳早在前几日就已送至府上。

  明窈换了衣裳和绣鞋,待姜婆婆给自己梳好头发、戴好发饰后,稍作打扮便拎着宋婆婆做的梨花酥走向大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