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云丞淮可不止写了这些,她把自己的现代所学,能记得的都准备写下来,然后装订成册,人的记忆力是会消退的,她在古代,又不能时刻的去查资料看书,她只能把自己的所学记录下来,想到什么都记下来什么,最后再分类整理。
她为此特意向鲁家定制了机关箱,把写的东西都放在里面,总有能用的上的。
很多先进的思想,她都没有拿出来,对于历史上的变法,她了解的又只有表面。
所以她写的并不详细,只能算是一个想法,想要真正的实施下去,需要更多人的努力。
这就要靠赵哲,还有政务堂的人了。
只是路要一步一步的走,湘州目前要做的,还是要职责细分,整顿吏治,丈量田亩,建立自己的亲军等等,为以后的变法做准备。
温水煮青蛙嘛,一步一步慢慢来,等那些人退习惯了,就会觉得再退一步没什么。
当然了,她们要是硬刚,正好杀一些人。
云丞淮不是要跟湘州所有人为敌,拉拢一批打一批,湘州肯定支持她的多。
那都是太女姐姐跟外祖的功劳,相比于历史上的那些变法,她这只是在地方上,兵权政权财权都在手里,起点很高。
云丞淮对历史上的变法,只是走马观花的看过,背过考点,能写出来大概已经不错了。
赵哲把她写的东西誊抄一份后,开始写自己的建议,那一份东西又厚了不少。
而且政务堂的初步人已经拟定了,为首的自然是她,有一票否决权,然后就是赵哲,许拓,然后由这两人对湘州官员进行考核,有能力的可以破格提拔。
今年的科考彻底凉凉,她要举行湘州州考,出题要以实事出发,选取官员。
湘州要落实的东西多,部门的划分,职责细分,需要的人多了。
古代还有官吏的区别,官是正经科举上来的,吏是由官任命的。
她决定,官吏都得考试,官是大考,吏是小考,按照单位的需求,进行考试。
但古代认知的少,想要选那么多人不容易,可以开一个特长录取通道,如特长生,特长官吏。
以湘州的情况,只要有人有钱,变法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实行下去。
这就是大权在握,再加上只有湘州一州之地,放在全国范围,顶多算是试点。
云丞淮觉得,自己这是出了新手村,开始基建了,基建成功后,再开始实行扩张,刷副本。
......
今天是政务堂中心人物开会的日子,好吧,就云丞淮,赵哲,许拓三人。
许拓是督察使,官位仅在云丞淮之下,表面看是皇帝的眼线,实则跟她一条线。
三人一早就聚在一起了,赵哲把自己修改完善的变法策略给云丞淮看。
比起她的那份,赵哲的这份,会以巩固中心政权为主,也就是她的王权,同时整治吏治,发展地方经济。
赵哲是君之谋臣,看重的是君王的利益,这无可厚非。
而许拓第一次看到云丞淮对湘州变法的打算,她越看眼睛越亮,“臣以为殿下的文章较好。”
“臣的姑母曾说过,国以民为重,君亦以民为重,臣年少曾游学过,见过人间疾苦,很多百姓都失去了土地,却要交税,还要面对征丁等,过的太苦了。”
“非是赵长史的这份策略不好,而是君不与民争利......”
许拓跟云丞淮一样,同样是理想主义者。
三人第一次开会,变法还没开始,小团体就出现了不同的意见。
云丞淮作为主君自然要出面,“二位,本王的权力,比不上百姓的安稳。”
身处这个时代,不管做什么,兵权必须要握在手里,那么政权就可以随时收回。
所以她并不在意政权分布下去,她只要牢牢的握住兵权就好。
赵哲跟许拓对视了一眼,经历当今皇帝一朝,深知皇帝对权力的看重。
专权的皇帝,一旦胡来一次,就有可能灭国。
正如这次国战,不想着收回失地,反倒是要和谈,很多人都支持和谈赔款换取和平。
云丞淮在南秦的身上,看到了南宋的影子,永远的选择求和,不管有多耻辱。
还有上都城的那些官员,失去了脊梁骨。
怪不得北齐宁愿封老镇国公为异姓王,也要挖走老镇国公,如今失去了老镇国公的南秦,就像是失去了自己的脊梁骨,居然想着在谈判桌上收回失地。
对此,云丞淮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守好湘州,发展湘州,是她在这个时代唯一立足的本钱。
三人小团体在政务堂聊了许久,赵哲跟许拓推荐了几个人,都是她们认为有能力的,但也要通过考核才能上任。
聊到最后,赵哲道:“殿下,湘州钱庄的开设,臣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开业。”
钱庄――银行,只在湘州境内实施,方便本地商人。
银票在大夏时就开始实行了,尽管有不少漏洞,但有了基础。
湘州钱庄的改善,在于银票的安全性,能确保商人能兑换到银子,还有钱庄的利益。
这件事是私人钱庄做不到的,商人逐利,也最有眼色,知道湘州钱庄的成立,是楚湘王殿下亲启,立马往里面存钱。
多多少少的,就算最后能拿出来的少,也不能得罪了楚湘王府,等于拿钱买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