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爱卿与他同饮美酒共度佳节。
今年因为太后有心利用宴会,所以督促内务府尽早准备,所有大小事宜一律要上报。
皇后知晓她的言外之意,再三叮嘱宫人一定好好布置,不准偷懒懈怠。
这天,皇上下完早朝照例来寿康宫给太后请安,恰好碰见太后身旁的张嬷嬷吩咐赵公公把后花园的菊花全部换成万寿菊。
“陛下。”看到皇上,张嬷嬷紧走几步过来请安。
皇上摆摆手,示意她不必多礼。张嬷嬷是太后身边的老人,不必拘泥于宫里的繁琐礼节。
“皇额娘喜欢菊花,朕特意命人从江南寻来菊花中的珍品“绿牡丹”听闻不日即可抵京,还烦劳张嬷嬷费心打理。”
皇上的此番话语让张嬷嬷愧不敢当,只念叨一定好好看管,绝不辜负陛下所托。
听闻她这样担保,皇上放心的往大殿走去。今日朝中无事,退朝较早,他可以和太后好好絮叨絮叨家常了。
他进屋的时候,太后正拿着金剪刀在专心致志的修剪花枝。
“皇额娘。”刚进门,他就迫不及待的摘下帽子。屋子里暖和,他只觉得头顶都热的冒汗了。
“皇儿来了,仔细着凉。”看到皇上,她慈祥的笑了。这个万人敬仰的皇帝在她眼里就是一个孩子,不管什么时候看到她都少不得嘘寒问暖。
皇上也知晓她惦记自己,隔三差五的就来请安。有时候遇上后宫烦心事,他也通通说与太后听。
宫女泡上皇上爱喝的碧螺春,皇上惬意的端起茶盏,脚步轻松的走到太后跟前去欣赏她的手艺。
“皇额娘今日好兴致,怎么自己修剪起花枝来了?”
“闲来无事,不过打发时间罢了。”太后放下剪刀。宫女立刻上前,把盆栽抱走了。
张嬷嬷从屋外进来,搀扶着太后在床榻前坐了下来。
“皇儿,我今日正好有事同你商议。今年的中秋国宴与往年不同,我早早的让内务府备下了。皇后前日也将参加宴会的朝廷命妇的名单递交上来,我粗略看了一眼,三品官员以上的家眷都在邀请名单里。瑜儿年纪不小了,是时侯给她挑选一个好夫婿了。”
太后说到这里,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茶水。看起随意,实则有心。她在等皇上的反应,看他会如何回答。
“皇额娘的意思是,趁着这中秋国宴看一下众爱卿中有没有才学出众的适龄男儿?”皇上早已知晓此事,但是为了景瑜,他装出一副初次听说的样子。
太后点头,她正有此意。三公主是她看着长大的,吃的用的都与其他公主格格不同。如今她要嫁人,也应当寻一位才貌双全之人,不然,她这个做祖母的总是不放心。
“皇额娘,瑜儿是您的心头肉,平日里皇儿也不敢责骂她半句,生怕她生气,惹的您也跟着不高兴。今日皇额娘既然说给她寻一户好人家,想必一定是深思熟虑的,儿臣没有意见。只是……”皇上欲言又止。
太后停顿下来,认真的瞅着他,等待他下半句话。
“你说就是,哀家不同你计较。瑜儿本就是皇室的公主,是你的女儿,你有权站在江山社稷的角度思量她的终身大事。”
皇帝浅笑:“皇额娘误会了,他并非此意。如今边疆太平,各族部落都与我朝交好,不用考虑和亲之事,瑜儿可以放心大胆的选择她钟意之人。”
“只是瑜儿久居深宫,儿臣担心她受人蛊惑,不肯接受指定好的夫婿,伤了皇额娘的心。”
皇帝的话看似为了太后着想,实则在暗示太后,儿孙自有儿孙福,万事不可操心太过。
太后自然也是聪明人,晓得皇帝这么说的原因。他疼爱瑜儿不差自己,相比较身世地位他更在意她是否幸福。
“这个哀家也想了,公主下嫁事关朝廷,稍有不慎就会引来诸位臣子的猜测。那么多王公贵族私下毛遂自荐,若说没有几个别有用心的人儿,哀家还真不相信。可话说回来,瑜儿流着皇室的血液,应当肩负重任。她幸福要紧,维持皇室和诸位大臣的心也很是重要啊!”
太后的一番话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皇后竟然找不出半点反抗的理由。他沉默的听完,甚久之后微微颔首。
看天色也不早了,皇上起身告辞。太后也不多挽留,只是叮嘱他天凉多加衣,万不可受了伤感。
“太后,你不是有意将三公主许配给老侯爷的公子吗?为何刚才在皇上面前只字不提?”目送皇上的身影消失在门口,张嬷嬷有些奇怪的问。
太后微微一笑,她原本是想这么说的,但是看到皇帝的表情她改变主意了。
“皇儿孝顺,可不是唯我是从。况且,瑜儿是他最疼爱的女儿,也是我最疼爱的孙女,我们俩的初衷都是一致的,就算有什么不同想法,也是各自站立的立场不一样,没有必要伤了和气。”
说到这里,她微微叹了一口气。想起当年的自己,当年自己被当成礼物献给先帝爷,她哭过闹过悲过怨过。那会儿她年轻气盛,一度恼恨父母绝情,入宫好久都不肯与他们二老相见。后来,她忍辱负重熬到太后的位置。这会儿再回头看那些过往,体谅父母用心良苦,心中也释然了。
“太后,该喝药了。”张嬷嬷看她目光幽怨,料想她一定又回忆起前朝往事。怕她多愁善感,连忙转移她的视线。
“喝药喝药。”太后摇着头苦笑,这么多年了,自己还是没有遗忘,那会儿她也曾像瑜儿一样想今生一定要嫁给心爱之人,可是生在帝王之家的孩子,哪里可能由着自己的性子做事呢。
“太后,纯贵妃来了。”这时,一个小宫女进来,恭恭敬敬的通报。
“她来做什么?”太后和张嬷嬷面面相觑。
带着疑惑,太后放下了手里的汤药,用丝帕擦擦嘴,摆摆手示意让她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