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翁!阿翁!”
白锦儿推开门,叫着白老头。家里并没有人回应她,小小的院子里空荡荡的,白老头平常爱坐的那张躺椅静静地立在那里,没有任何晃动。
“奇怪了,这人是又去哪儿了?”
白锦儿皱了皱眉头,走进院子。
关上门,她伸个懒腰活动活动身子,将肩上的披帛随意地丢到了椅子上,打着哈欠朝屋内走去。
本想直接换了衣服上床躺会儿的,可走到半途,白锦儿想起自己脸上还有的厚厚的妆面,不禁疲劳地叹了口气,转身又去打水洗脸。看着面前水盆里清冽可鉴的水变得像是水淀粉一样混浊的颜色,白锦儿摸了摸自己的脸,确定洗干净之后才把水端去倒了。
抬头看了看天,天色渐昏,白老头却还是没回来。
白锦儿进屋换了衣服,拆发髻的时候才发现上面少了什么东西。
“糟了!”
她赶忙穿好衣服鞋子,把头发随意地用一根木簪簪好,慌慌张张地跑了出去。
跑过大概三个坊的距离,白锦儿来到居正坊门口。路上来的时候倒是极着急的,可是等到了这居正坊的门口,她的脚步反而还慢了出来。摸了摸自己的发髻还整齐,她长长吸了口气又吐出来,走进了居正坊内。
“劳驾,”
陶家的门房正倚在门框上打瞌睡,白锦儿连连叫了他三四声,才看见他昏昏欲睡的苏醒了。
门房打了个哈欠,撑起他沉重的眼皮――也不知道是做了些什么花费精力的工作,让他困倦成这样。看着穿着宽大圆领袍站在自己面前的白锦儿,门房揉了揉眼睛,说话的声音仿佛是从鼻腔里发出来的一样:
“小娘子,你做什么?”
“不好意思,我想问问陶阳在不在?”
白锦儿看着面前瘫坐在凳子上的男人,
“我有些事找他。”
“郎君?”门房又打了个哈欠,脸上露出思索的神情。“噢,郎君确实刚回,他今日出门踏青了,估计正是疲倦的时候,要不你明天再来?”
白锦儿的脸色有些尴尬,她抿了抿唇,语气带着一丝哀求:
“那个,我这件事情比较着急,麻烦帮我通报一声,如果他不愿出来我再明日来,你看行吗?”
门房上下打量了白锦儿一眼,片刻之后,他叹了口气,费力地从凳子上站起来。“那你等会儿,”说完,门房打开了侧门,走了进去。
约莫半刻不到,就听见院子里传来了脚步声。只听得“咔”的一声,紧闭的侧门被猛地拉开,从里面探出一颗头来,看见站在外面的白锦儿的时候,那颗头脸上绽开了灿烂的笑容。
“我就知道你会来,小茶,”
陶阳迈步走了出来。他白天穿的袍子已经换下了,此时穿的是更为轻薄贴身的绸衫,领口袖边细细地缀了一圈绒。看得出来他出来的急,连一件外披都没披。他手里攥着个朱红色的锦缎盒子,朝着白锦儿走了过来。
刚才的门房跟在他身后,看着自家郎君朝那个小姑娘走去,他识趣地低下了头。
“喏,”陶阳走到白锦儿面前,把手里的盒子递了过去。
“你交给我的东西。分手的时候你跑那么快,我叫都叫不住你。”
陶阳说话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丝的埋怨。
白锦儿伸手接过,打开盒子,正是她白天交给陶阳的八宝簪子。她放心地舒了口气,把簪子拿出来,把盒子又递还给陶阳。
“你拿着。”
陶阳没接,推了回去。
“我好端端的拿你一个盒子做什么?”白锦儿一脸的疑惑,她想把盒子直接塞进陶阳的手里,可少年躲得很快,根本不给她得逞的机会。
“这首饰得用东西收着,像你这样随意地丢着,没多久就有划痕了。这宝石上面要是有了痕迹可就不亮了,你就收着吧。”
陶阳无奈地说,这丫头什么都好,就是和自己过于见外了。
“可是,这不是我的首饰啊,我明儿就得还人了。”
“那更是了。”
陶阳忍不住抬起手在白锦儿的头上敲了一下,
“你既是借的,不得把人家好生收着交还,借的还落我这儿,傻丫头,若是落在了外面,我看你可怎么办?用盒子好好装起来,还得时候才有礼些。”
白锦儿的嘴角微微有些抽搐。
她竟然觉得陶阳说的有些对。
陶阳看着白锦儿想反驳但又说不出话来的样子,心里不禁有些得意。天色已经慢慢暗了起来,周围几家的门口也陆续有人出来点灯笼。未散尽的昏黄天色与灯笼的光线交融在一起,溶溶地罩在白锦儿的身上,她一身桃红色的袍子也变得昏黄了起来,像是熟得极透得桃子,一戳还会有甜蜜的汁水流出来的样子。
陶阳想伸手戳一戳她的脸蛋,可想起周围还有其他人,手只是动了动,并没有其他的反应。
“时候不早了,马上暮鼓就响了,你还不快些回去。”
陶阳的语气温柔,好好地看着面前的姑娘。
被陶阳抓住机会说教了一番的白锦儿明显心情就不如陶阳,她撇了撇嘴,转身离开。
“小茶!”
白锦儿转过头,看见陶阳站在他家门口。已经有仆从出来点灯笼,烛光透过米黄的纸张洒了出来,把陶阳站的地方照的明亮。他就这样站在光里,对着白锦儿浅笑:
“明日我想吃你做的汤饼。”
白锦儿一愣,她的脸不知为什么陡然红了,没有任何的回答,快步地走出了这条街。
只留下陶阳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转角的地方。
......
白锦儿推开院门,正看见白老头站在院子里,手里拿着自己第一次回来时丢下的披帛。听见开门的声音,白老头看了过来,看见白锦儿,他脸上的担心瞬间消失,脸色沉了下来。
“去哪儿了?”
“衣服就丢着也不收拾,门都没锁,你这臭丫头,又不是小孩子了怎么做事儿还毛毛躁躁的?”
白锦儿乖乖地走到白老头身前,低着头:
“对不起阿翁,我刚刚出去的急......”
“你啊,”白老头摇了摇头,“以后你自己住的时候,可千万小心,这要是忘记锁门有人跑进来,只是丢失了些财物还好,若是贼人起了什么心思,你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姑娘家,可怎么办才好?”
白锦儿点了点头。
“你这回来了又急匆匆地去哪儿呢?”
白老头看见了白锦儿拿在手里的盒子,有些疑惑:
“你手上拿的是什么?”
“这是,张大娘借我的簪子,”白锦儿抬起了手,“我把它落在陶阳那儿了,我就是去拿回来。”
听到这句话,白老头好转的脸色又黑了,他皱着眉头,敲了一下白锦儿的脑门。
“你这丫头,别人借给你的东西怎么能不收好呢?”
“东西可还在?”
“还在还在,”白锦儿赶忙打开了盒子,那支八宝簪子就静静地躺在里面。白老头拿着仔细看了看,完好无缺,才放了心。
“还好,若是丢了或是有损,我可怎么和老张交代。”
把簪子放进了盒子,白老头嘱咐白锦儿好好收好。
“阿翁,”
等把簪子收好之后,白锦儿有些犹豫地开口道:“这个簪子,对张大娘来说很重要吗?”
白老头看了白锦儿一眼,似乎不知道她意指什么。
“就是,我看张大娘拿这个簪子出来的时候,脸上的脸色,怎么说呢,感觉不是太好;而且她看见我戴这个簪子的时候都哭了。”
听了白锦儿的话白老头先是一愣,随后眼底闪过一丝不忍。他喝了一口葫芦里的酒,长长叹了一口气。
“唉,那聒噪婆娘啊,这都几年的事情了,还过不去呢。”
看着白锦儿脸上的诧异,白老头抱着自己的葫芦,悠悠地开口:
“十几年前吧,大约是你出生那年左右,这张家有个丫头正是六七岁的年纪。那小丫头啊,长得白白胖胖的,说话调子和她娘一样的高,笑起来还有两个小梨涡,可招人疼了。这张林氏啊虽然之前生了两个儿子,这姑娘还是头一胎,疼的不行,还小小的年纪就给她置办了许多好东西,说是以后出嫁的时候做嫁妆,给女儿抬脸面。”
“后来那一年,因为听说绵州茶叶生意好做,老张要送茶过去。不知怎么的家里女婢看管出了疏漏,那小丫头竟然跟着车队跑出去了。追到平昌大街的时候,小丫头躲避不及,被路上的马车撞死了。”
白老头又叹了口气,
“等张林氏追出来的时候,那地上的血都已经冷了。”
“老张他们老两口坐地上抱着那已经凉了的身子哭了好几个时辰。后来,也许是因为觉得愧疚吧,老张出去做生意,都甚少回家了。”
“这张林氏大儿子已经娶妻分出去住了,她就守着小儿子在家。”
白老头摸了摸白锦儿的头发,唏嘘不已,
“想是她看见你,是当看见了她那个还没来得及长大的女儿吧。”
白锦儿坐在白老头旁边发愣,她又回想起今天早晨出去时候,张大娘摸着她头发,眼底含泪的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