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来,这也是这个场景本身规则太过强势的问题。它没有办法演算出更多的情况,只能强制让选手服从最“合理”的事件发展。
“嗯。”苏凉点头,“所以我才想说,直接委托警员去找人……只要他们接了这委托,事情就好办了。”
她一开始还没想到直接委托警方寻找那只随行怪物,只想着确定那选手的身份后,再委托警方去找那选手。毕竟“怪物”这种描述,本身就挺匪夷所思的,她怕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直到警员一本正经地给她打了电话,她才蓦然意识到自己似乎想多了。
开玩笑。这警员面对她一只大熊猫都能面不改色了,难道还会在意一个怪物吗?
于是苏凉就趁着来接林暖的工夫,当场就向警方报案了,她尽可能地描述了怪物的外形特征,声称它不久之前曾想故意伤人和抢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也确实没说错,那帮家伙确实暗算了她还想抢她的稀有道具来着。
虽然这场景的报案流程没那么写实,不过那警员还是问了一下那劫匪抢走了什么。苏凉原地愣了一秒,原地思索了一会儿,果断开口:“笋。他抢了我很多很多的竹笋。”
“啊,那很严重啊。”没想到那警员居然还点了点头,语气里都露出几分义愤填膺――至此,这案子就算成立了。接下去,等他们的反馈就行。
……虽然林暖到现在都没想明白,一些笋而已,怎么就成很严重的事情了。
“你不懂。这是基于我的身份而言的。”苏凉一边沿着街道往前爬,一边道,“虽然你可能无法理解,但我这个身份,在我们故乡还是很高的……啊,谢谢谢谢。”
她话未说完,就见旁边一个路人快步走过来,往她怀里塞了一大颗竹笋,一言不发地又走了。
苏凉也不客气,直接将那笋放到了自己挎着的小兜兜里――林暖注意到,虽然那兜现在是空的,但里面还有着不少笋衣的碎片,还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和泥土味道。
足以证明,这个小兜在此之前,就已经装过不少的竹笋了。
似是猜到林暖在想什么,苏凉头也不回道:“之前拿到的笋,连着我找到的那些线索,全都放到你公寓里去了。”
林暖:“……”
“全是路人给的?”他感到有些难以置信。
苏凉乜他一眼,骄傲地抬起了她的大脑袋。
“就和你说了,我这个身份,可是很高的!”
林暖:“…………”
嗯,现在他看出来了。
*
尽管心里已经有所准备,在打开自己公寓门的一瞬间,林暖还是被狠狠地惊到了。
只见他客厅的一角,已然堆砌了一座竹笋的小山,随着他开门的动作,顶上还有两根骨碌碌地滚了下来。
林暖:“……”
究竟是怎样的文明,才会如此推崇一个圆滚滚的毛绒胖子?
林暖陷入了沉思。
比起这个,他很快就意识到了另一个问题:“这么多的竹笋,你是怎么搬回来的?”
“有热心群众帮我。”苏凉淡淡地说着,走到了客厅的另一边,拍了拍地上的一堆布料。
“你过来看看这些。是我之前找到的。”
林暖过去一看,发现那都是些还很新的衣服。他随手拨了一下,衣服上大多印着一些文字或者碎花。
林暖思索片刻,明白了:“是这些图案。”
“嗯。”苏凉肯定地点头,“这些图案,应该不是出自我的记忆。”
那些碎花她或许还不敢确定,可那种文字,她非常肯定,自己从没见到过。
所以她将这些衣服全都拿了回来,想等林暖再辨认一下。
林暖也没见过这种文字,基本可以断定这是出自另一人的记忆碎片了。二人旋即决定,等等要再去其他服装店一趟,以及书店和图书馆之类有大量文字存在的地方,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的线索。
就在此时,林暖却又发现了另一个问题。
“这么多衣服,你是怎么拿回来的?”他拎着一件衬衣,有些诧异道,“这应该需要货币去换吧?”
“大概吧。”苏凉转头扒拉起了竹笋,头也不回道,“不过我的话,只要在他们面前歪歪脑袋再打个滚就行了。”
林暖:“……”
早知道当初就不和苏凉分头行动了。
林暖后知后觉地想到,要带着她一起的话,自己或许就不用蹲局子了。
……
因为着急确认那选手的身份,苏凉他们并没有在公寓中停留多久,很快便再次出门。
这一次的目标比较明确,就是那些有大量文字或文字图案存在的地方。苏凉现在这状态,没法自己去书店翻书,所以这回,林暖必须和她一起行动。
苏凉笨手笨脚地沿着楼梯往下爬,一边爬一边道:“关于找人这个事啊,我仔细想了想。不过光靠警员来找,还是太过被动。”
她实在不耐烦一格格往下爬,索性身体一团,直接滚了下去,在滚到楼底后晃了晃脑袋,继续往外爬,顺口道:“我觉得,我们可以自己再弄点寻人启事,发动其他的路人角色帮我们一起找?不过我又有些担心会不会打草惊蛇……你觉得呢?林暖?”
苏凉话说一半,没听见林暖回答,不解地转头,却发现他不知何时又停下了脚步,正站在楼道口,一脸深沉地盯着马路对面看。
苏凉莫名其妙地跟着看过去,只看到了一个正在运营中的汽修店。
……?
这孩子,居然那么喜欢汽车的吗?
苏凉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所幸林暖这一回并没有盯着看太久――他只是站在路边观察了一会儿,发现那些角色来来回回地只知道往车壳子上喷水,根本没有拆解车子的打算后,就很遗憾地收回了目光。
倒是苏凉,若有所思地打量着他,干脆直白地问了:“你怎么会对汽车那么感兴趣啊?”
她记得在参加比赛前,林暖就在找自己打听来着。她还以为他只是一时兴起,没想到他还挺长情。
林暖总不好告诉她说是自己在偷偷做微观,只扬起尾巴搔了搔脸,含糊道:“就……觉得很有趣,而已。”
他话说完,自己还打了个喷嚏。打完就开始瞪自己的尾巴――这尾巴的毛太长了,他到现在还用不太习惯。
苏凉却觉得这尾巴要更漂亮些。只遗憾自己现在是熊猫爪爪,不然说什么都要薅两把爽一下――她强迫自己将目光从林暖的蓬蓬尾巴上移开,转而看向林暖。
“有趣?是说汽车吗?”她偏了偏头,揣摩了片刻,觉得自己有些明白了,“我好像懂了,这种机械,在你们看来就像是某种很可爱的小玩具一样吧。”
毕竟这种远远落后于星际时代的技术,她可不认为有什么钻研的价值。除非是为了考古。
林暖闻言,却当即摇了摇头。
“不,不是觉得好玩,是真的觉得好奇……很认真的那种。”
因为那是苏凉曾经待过的世界,所以觉得很好奇,很想要去了解。
但那样的话,林暖又不可能直说,于是毛蓬蓬的尾巴甩了半天,最后也只憋出一句:“毕竟是能出古诗文的地方,学了那么久,总有些好奇的。”
“……虽然但是,我生活的时代,距离古诗文的繁盛期已经很远了哦。”苏凉仰着脑袋看向他,“我记得这事我上课时和你们提过吧?”
林暖:“……”
“这我记得。”他咕哝一句,下意识想去拉帽子,却拉了个空,只得不太自在地摸了摸额头,“但……就是会好奇的。”
“……?”苏凉歪了歪头,围着黑眼圈的眼睛眨了眨,忽然咧开嘴,露出一个野兽专属的慈善笑容。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她说着,抬头朝四周望了望,嘴里忽然发出一声吼叫――其实林暖不确定她是不是在“吼叫”。因为在他听来,她只是很大声地喊了一嗓子“咪咪”。
紧跟着,便感到大地震荡了下――一只漂亮的环纹猫大老远奔了过来,刷地停在了他们身前。
林暖:“……?”
他动了动耳朵,怀疑地转向苏凉:“这位是……?”
“咪咪。”苏凉礼貌介绍,“就是之前帮我拿竹笋的好心群众。”
“……”林暖沉默两秒,不确定地再度开口,“那你叫它来是……?”
“坐骑。”苏凉道,“前面一条街我都看过了。没有更多的线索。要再查只能再往前――你不是对我以前生活的环境好奇吗?正好顺便带你观光下。”
她说着,走到那只大猫更前,乌拉乌拉地拍了拍爪子,那大猫温顺地叫了一声,往地上一趴,长长的尾巴递到苏凉跟前。
苏凉顺着尾巴爬了上去,没忘招呼林暖一起。林暖浑浑噩噩地跟在后面,想想还是忍不住道:“你是怎么驯服它的?”
“啊?我没驯啊。”苏凉道,“我只是朝它拍了拍手……可能这就是这个世界对熊猫的善意吧。”
她转向林暖,意味深长地抬了抬下巴。
“就像我之前说的。我这个身份,在我们那儿,地位很高。”
林暖:“……”
不是,在他蹲局子的这段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
说是“观光”,实际因为时间问题,苏凉并没有带林暖细细观赏。
她只是趴在大猫的背上,时不时给林暖指一指下面的建筑、店面,或是交通工具,简单介绍一下名字和用途;有时遇到了可能藏有线索的店,她才会匆忙叫住大猫,带着林暖顺着猫尾巴一溜而下,跑进店里细细查看,顺便附赠林暖一份详细版讲解。
不过大多数时候,他们还是会悠然地坐在大猫柔软颈毛间,随着它的动作不住起伏,苏凉抬起她毛绒绒的前爪,朝着下面一点一点,用一种教小朋友般的音调,一字一顿对他道:“这是早餐店、这是咖啡店、这是自行车……”
明明是如此不走心的观光解说,林暖却听得分外认真。苏凉每指向一个东西,他就会仔细观察上好久,仿佛要将它每一个细节都刻在脑海里。
时不时,他的目光也会飘向苏凉。平心而论,他觉得苏凉现在的造型不好看,脑袋太大,造型太憨,眼睛旁边的两团黑毛更是古怪;可每当他接触到对方那微微亮起的眼神时,他又会觉得,这样的动物,被奉为国宝好像也没什么奇怪。
……得亏苏凉不知道他这心理活动。
不然她能一爪子直接把他扇下去。
零星的言语间,大猫又载着他们,转过了一个街角。余光中似有什么一闪而过,林暖灵敏地转过脸去,看到的却只有一面空荡荡的围墙。
围墙后面,是一片很空旷的场地。那场地的样子颇为奇怪,中间是一个极大的椭圆形,铺着绿色的假草,边上则围着一大圈砖红色的地面,透出塑胶的味道。
那个场地有一个出口,连接着另一个区域。那个区域里立着规整的高楼,高楼里传出阵阵齐读的声音。楼体上,则刻着几个鎏金的大字。
“博学……笃志……”他喃喃地念出楼上的字,觉得这四个字有点熟悉。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苏凉冷静地接口,“这是一所学校。”
“……哦。”林暖恍然大悟,旋即想起来,在苏凉刚开始教课的时候,曾告诉他,在他们那儿,很多人都是从小学古诗文的。
这种事初听只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和苏凉相处久了,又会觉得这事听着可信度还挺高。
苏凉在分享知识方面,向来有一种大度。她似乎从没觉得,古诗文这么厉害的东西,有藏私的必要,也从没觉得谁该学,谁不该学――即使是对外人,她除了会少一些细致的讲解外,也没隐瞒过更多。
她像是一个怀揣珍贵矿石的旅人,明知这些矿石的惊人价值,却还是大大方方地将它们拿出来分享。这种理所当然的大度,不像是一个对知识斤斤计较的环境能培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