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要破这个局,只能智取。
这件事不能用黄昏。
他是当事人,避嫌。
只能请道衍来,道衍出谋略,纪纲么……自然是绣春刀出鞘,带着领锦衣卫作为暴力机构出动,要强势镇压此事。
告诉世人,天家不可辱。
我朱棣更不可辱。
片刻之后,道衍急匆匆而来,老和尚穿着僧衣,身上还有香火味,显然是正在礼佛,神态严峻,已经意识到了此事的重大危机。
这看似只是一个针对徐皇后和黄昏的谣言,实则动摇的是朱棣的皇权。
随后纪纲赶来。
腰配绣春刀,大伤初愈的纪纲脸色犹有些白,但眸子里杀意如织,腰间绣春刀更是散发出嗜血的气味:充斥着兴奋。
纪纲嗅到了机会。
和纪纲一起进来的,还有三位在朝野之间都有着极高声望的史官,以刚正不阿而出名,这是朱棣刻意吩咐的。
这件事要处理好,不能让民间野史乱写――鬼知道他们写出什么来。
所以正史的记载尤为重要。
待史官坐好,朱棣缓缓坐正身体,对跪着的道衍和纪纲道:“免礼。”
两人起身。
一旁的三位史官居中一人执笔,写道:“甲申年,永乐二年初,上召僧录司左善世道衍、锦衣亲军指挥使司都指挥使纲觐见,二人进见乾清宫……”
三位史官,一位记载,剩下两位最后签字画押,归档。
这是流程。
若是那两位有不同意的地方,则会另起笔墨写一份,由史官局那边共同定夺――这种状况很少见,因为一般都是一位史官在场,况且史官之所以是史官,就在于公正。
大部分而言,他们记录的绝对是事实,当然,也有少数史官,在天子授意下,篡改了记录,这种状况也很少见,因为天子不得翻阅史官记录的内容。
这是规矩。
目的就是为了约束天子肆意妄为,可惜,这个初衷是美好的,有时候的事实却是残酷的。有那么一部分天子,明知道有史官记录,还是我行我素,所以历史上的昏君、暴君行径,才会被后人考据,要不然后人哪去考据金废帝海陵王完颜亮的种种“杰作”?
史官停笔,等接下来的对话。
朱棣看了三位史官一眼,这才缓缓的对道衍说道:“知道我召汝何事?”
道衍点头,“棘手。”
朱棣嗯了一声,“兹事体大,朕深究其言,再结合自身经历,知悉此事是别有用心者泼秽皇后,玷污天家,其用心险恶,可称祸国!”
道衍叹气,“此事不难推测。”
朱棣苦笑,“朕也知晓这件事确实不难推测,甚至算是一桩阳谋。”
阴谋可怕。
但阳谋有时候更可怕,因为你知道它是别有用心的谋划,但你却找不到破解的办法,阳谋之所以是阳谋,正因为如此。你无法破解,它自然不需要遮遮掩掩。
一旁的三位史官立即记载。
道衍想了想,“这事,还是得追根溯源,找到散布谣言的人,并且此事不宜秘密行事,应在百姓瞩目下行动。”
本来就是谣言,那么朱棣破除谣言的行动就不需要遮掩。
第237章 你还是太年轻了
朱棣颔首,“可有详细计划?”
因为史官在侧,朱棣和道衍说话也不好再随意,毕竟这些东西记录下来,后人会看到,因此在言辞方面,官方了不少。
道衍思索片刻,“现在全城流传,表面上看,不太好查,但究其根源,其实是有迹可循的,动用锦衣卫,全城彻查和梅殷、叛逃京营三卫有关系的人,再让刑部配合应天府衙,全城搜查不明来历的人,应该能追溯道谣言之始。”
朱棣颔首,“善。”
这个动作很大,整个京畿的运转,都将围绕着这个动作,至于平叛、削藩一事都得暂缓,连等两天后的上元灯会,都得停办。
有风险了。
如果今年继续办上元灯会,很可能出现昨年那样的事情,甚至更上层楼,出现暴乱也不可得知,朱棣不是很愿意冒这个风险。
纪纲插嘴道:“岂非正如了梅殷之意?”
朱棣叹气,看了一眼史官,示意但记录无妨,道:“这本来就是梅殷的阳谋,他藏匿行迹,此际大概已经快要抵达福建,但他策谋伪政权的建立需要时间,所以他留下了这么一手,这是个阳谋,然而我们只能被动接受。”
没办法的事情。
不过……
朱棣冷笑了一声,京畿这边是要花费一段时间来破这个谣言,但是已经笃定让藩王成为平叛的主力,所以自己只需要下几道旨意,让各位藩王开始调兵,到时候让朱高燧去会和就行。
虽然耽误了一点时间,但也就几日时间。
话说回来……真以为大年夜请藩王吃饭,是为了叙亲情?
永乐大帝朱棣,早就做了准备。
在他和黄昏商讨之前,已经在大年夜的宴席上,给各位藩王打了预防针,藩王们如今虽然没有了朵颜三卫那样的力量,但平叛的兵力还是能凑出来的。
想到这,朱棣立即对纪纲道:“锦衣卫除留下大内必要防护人员之外,其余人尽数出动,全城侦缉,赛哈智在前几日回了西域,他麾下的南镇抚司调给指挥佥事李春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