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繁花[综红楼] 第562节
朱由检有些失望,但是不想打扰一夜没睡的皇兄,留下一句“你准备皇兄爱吃就可以。”
带着跟随他的内侍,闷闷不乐地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修道以仁」。
第796章 木匠皇帝51
刘时敏看着眼里全是关切、满脸的焦急表情不是作假的方首辅, 只好把皇七子生病、天子抱了一夜的实情告诉给他。
没想到方从哲听完就立即炸了,手指头差点点到刘时敏的脸上。
“你们就让天子一夜未睡?”
刘时敏往后仰脸, 小声说道:“皇爷快天亮才睡的, 首辅你小点儿声啊。昨天轮到咱家休息, 咱家是寅时才接的班。”
“不行。老夫要弹劾太医院,弹劾冯氏。”方从哲压低声音犹自忿忿不平。
刘时敏咧嘴苦笑, 低声劝道:“首辅, 太医昨晚就劝过皇爷不要把七郎抱过来了。可皇爷不放心别人照顾七郎。你也知道皇爷的心性,不是能听人劝的。内廷现在无人主理, 你老就是弹劾冯氏最后也是要落到皇爷这儿, 不过是再给皇爷添上一件为难的事情。”
方从哲一愣,突然意识到内廷没有太后、也没有皇后。李庄太妃是因为五郎晋封,以前只是小小的选侍,还要对冯敬妃施礼。让她去□□冯氏是不可能的。
而冯太妃是朱由校的庶母。下旨斥责庶母这事儿, 要真是犯了严重的错误、或者是残害皇嗣了也行,只是奶娘偷吃了几口冻梨, 却也是意外。
“老夫要弹劾□□府,没将人调/教好就送进宫里了。天子是少年郎, 一夜不睡多伤身子。”
刘时敏看着气咻咻的头发花白的首辅,心里想着这老头也是气糊涂了,忘记那□□府也是归内廷管。内廷没有管事的皇后、太后, 最后就得落到司礼监去训斥他们。
算了,老人家对皇爷的关心不是作假,有个能给他撒气的地方也好。
方从哲回到阁臣的值房, 就把内廷昨夜的事情讲给叶向高、刘一燝和韩爌,最后恨恨说道:“前朝每天多少事儿,内廷还不安歇。”
叶向高说道:“陛下的年龄也不小了。该张罗起婚事了。”
刘一燝给叶向高解释,“陛下要守孝三年。”
韩爌加了一句,“咱们要是劝陛下大婚,天子肯定会说神宗和光宗还没银子落葬呢。这事提不得的。”
叶向高担心道:“昔日神宗就因为是宫女子所出,幼时甚不为穆宗所喜。光宗也因为生母是宫女子而被漠视了几十年。陛下如今不采选合意女子,难道还要朝臣看着天家后嗣重蹈祖辈覆辙?”
韩爌嘀咕道:“进卿兄,你若是不信就上折子催陛下采选宫女子。肯定会被天子以内廷无银子挡回来。中涵兄就是弹劾□□府,最后也会被缺少人手搪塞了。”
想到内廷一直在连续不断地裁人,宫女子和宦官的人数已经接近千人的预值,四位阁臣脸上表情各异,但心里都明白新君是真的要削减内廷开支的。
叶向高还真没想到天子说要守孝三年的。这少年天子勾起他更大的热情了。他轻咳一声,把几人的主意力拉到自己这里。
“转过年陛下就十七岁了,也该把婚事筹备起来了。老夫听说今年的秋税就是按照新法收取的,过几天各部凑到一起做全年预算,总会挤出来落葬的银子。明年给二帝落葬后就张罗天子的婚事,最快也是要到后年年底才能成亲,那时候也就出了孝期了。”
叶向高说的很在理,立即就获得三人的认可。方从哲丢下弹劾□□府的主意,大声说道:“陛下大婚后内廷有人管事,就再不会出现要天子照顾幼弟之事。”他想想又不甘心。
“光宗的妃嫔还没有正式上太妃的封号呢。老夫以为不应当给冯氏以太妃的尊号。”
叶向高拍拍他的肩膀劝道:“我们知你是心疼陛下一夜未睡的辛苦,可是冯氏的封号是关系到皇七子的颜面。这事儿以后她会更加小心的。那也是她亲子。我们就不节外生枝了。不然为难的还是天子。”
方从哲被叶向高说服,哼哼了几句就不再提内廷之事。他们这几日忙着呢。各部的预算都出来了,他们要先过目一下,把那些过分不合理、虚张声势、巧立名目要费用的项目先砍掉一批,然后再把差不多的立项拿去讨论。
首先就是兵部的。
第一个是熊廷弼的那一千二百万的项目。虽然被天子否决了,但是内阁要给兵部和熊廷弼一个书面拒绝的理由。不能简单以银子不足打发熊廷弼,不然他还得以为那计划是合理的、是正确的呢。
第二个是九边的军饷,欠额将近四百万。
要不要足额补发?
四个人都在发愁。叶向高想起方从哲转述天子的“不及时支付买命钱”,叹口气说道:“这个军饷先记为全额补发。待后面的各项都审过,回头再看。”
几人对叶向高的说法心领神会,不知不觉间,叶向高就成为隐形的首辅,主持内阁事务了。当然了这也取决与方从哲的性格、还有他的主动退让。
再次就是兵部的军械计划,单看火炮立项就要二百万两,更别说其它火统、刀枪、军服、战马等等了。
韩爌嗤之以鼻,“我认为还得像上回辽东增兵那样,咱们请锦衣卫去工匠房核实一遍兵部这些军械的成本。然后再算该拨款多少。”
户部尚书李汝华也正在与汪应蛟、还有天子派过来的才升为太仆寺卿毕自严,一起商议兵部的明年预算。
毕自严是隆庆三年(1559)生人,今年五十一岁,符合朱由校对周嘉谟所提的、要给户部准备一个年富力强的侍郎年龄要求。他十九岁中举,二十三岁进士及第。历任松江推官、刑部主事、工部员外郎、河东副使、洮岷兵备参政、榆林西路按察使、右布政使。这份完美的履历报告,显示了毕自严有刑部、工部、兵部、吏部、户部的历练。
尤其是其最后在榆林西路的按察使,职责是主管考核吏治,一省范围的刑法之事;而布政使的岗位涵盖的内容就更加丰富。
一要管理府、州等各级官员,按期发放俸禄,考核政绩,上报吏部。
二要承宣政令把朝廷指派的政务、法令宣达到各府、厅、州、县。并督促其贯彻实施。
三要负责征收全省各地的赋税,负责本省的财政收支。统计全省各府的户籍、税役、民数、田数等民事内容
最后一项是负责三年一次的秋闱。也就是举人考试。
这些他都完成了很优秀,才有了周嘉谟提名他为户部侍郎之举。李汝华鉴于毕自严在榆林西路的情况,立即点头同意。后到户部的汪应蛟知道了周嘉谟提议的右侍郎人选,明白这是以后的接替户部尚书的预备役,也立即表示同意。
毕竟他和李汝华都是七十岁的人了。
朱由校看了周嘉谟提交上来的毕自严履历和历年考核成绩,立即亲手写了一个大大的“准”字。
“周卿,有你做吏部尚书,把百官交与你选拔太正确了。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事半功倍。该先记你一大功。”
周嘉谟当时还被少年天子赞的有些不好意思。
“老臣选他做户部侍郎,也是因为毕景曾是个全才。他就是不去户部,去六部哪里也都是适合的。”
朱由校当时还开玩笑说:“周卿,这样的全才,朕要一打。”
说得周嘉漠差点翻白眼,这样的人才要一打?想得美!
不过他到底还是估计天子的颜面,认真应道:“老臣今年是在做地方官员大计,倒是发现了一些个很不错官员。等后年京察的时候,希望能给陛下凑足一打。”
朱由校也就是随口与周嘉谟开玩笑,见周嘉谟认真了,赶紧弥补。
“周卿,你慢慢来,现在六部大部分官员已经到位,不急不急。”
所以毕自严昨天被请去吏部谈话,今天就奉命到户部以太仆寺卿的身份参与户部的工作。他的户部侍郎认证的相关程序等,吏部正在办理中。
地方官员调进京师惯例是要降级使用。从实权的从二品布政使到做从三品的太仆寺卿,落差太大,可也容不得毕自严抗命。他是做梦都没想到还没有半年呢,就被提为正三品的户部右侍郎。尤其是天子要户部掌天下财权,做好各部全年的预算,还有户部尚书、左侍郎俩人都是七十岁的年龄了。大好的前程促使毕自严更谨慎、更努力。
摊在三人面前的兵部预算,熊廷弼的直接被否决了。但是毕自严也提出自己的主张。
“下官认为兵部熊侍郎提出的这个三方布置是值得推敲、考量的方案。现在辽东进行堡垒式的建筑,每个堡垒在遭遇建奴小股兵力侵扰的时候,积极出动兵力予以消灭敌人。遇到人数较多的敌军就闭堡自守,左近的堡垒可以相互救援。既能护住辽地的百姓,也能够保住辽地目前的民心。要是建奴越过这些堡垒往山海关来,他们还可以切断建奴的退路。”
毕自严对熊廷弼的三方布置的解说,勾起了李汝华和汪应蛟的兴趣,二人鼓励地看着毕自严,等他继续往下说。
““在登莱、天津并设水师抚镇,山海关适中地段由经略调节,一旦建奴因为粮草等不得不减缓攻势,壮大以后的广宁骑军就可以正面与建奴骑兵相抗。登莱、天津水师就可以由海陆发动袭击,直捣建奴老巢。
这就会迫使建奴的主力不得不回兵自救。
迨出此局面,广宁的骑兵就可以乘胜追击;
如果建奴主力不后撤,其老巢被毁之后,没有补给,妇孺被杀,建奴通过征服的各部落得来的主力大军,也会立即分崩离析。
军心溃散的唯一结果就是败局了。”
李汝华和汪应蛟被侃侃而谈的毕自严小小地镇住了,没想到熊廷弼的三方布置还可以这样解读。要是一千二百万就能彻底解决了辽东的困扰,那是绝对值得投入这笔银子的。
李汝华和汪应蛟互相对视,都是老成谋国的人物,顷刻间就想到熊廷弼的折子,那折子上他可没写这么明白。
汪应蛟试探道:“不如景曾你将刚才的意见上折子与天子。我们给兵部的预算,先把这个空出来,只说计划还不够详尽、暂时不好评估能不能立项。同时敦请兵部,让熊廷弼将其三方节略的布置写的更详尽更完善?”
李汝华沉思一会儿缓慢点头,“景曾,你先去写折子,然后我亲自送与陛下,与天子细论这三方布置的可行之处。”
毕自严有点小兴奋,户部俩大佬对自己的认可、助自己一跃而至御前,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
作者有话要说:推文
《个性幻想成真 》by温暖的笑容:她只想做一个安静如画的美少女,却总有人逼她用武力动手。
第797章 木匠皇帝52
对这种解读熊廷弼的三方布防策略、阐明自己理解观点的文章, 在毕自严这种经过科举考试上来的进士面前就是小菜一碟。
他提笔一蹴而就,不带半分犹豫的。
可李汝华看完他写的文章却道:“景曾是妙笔生花啊。这文章写的很好, 但还是要用白话再写一遍。”
毕自严有点儿懵。
李汝华叹气, “你知道陛下登基才行了出阁读书大礼的。之前就没怎么读过书。登基后从蒙学读起, 全靠着天资聪颖勤勉努力,这几个月粗略把《四书》通读了一遍。”
原来是因为陛下看不懂自己的文章啊。
毕自严只好把自以为得意的文章, 用白话又重写了一遍。李汝华看过以后递给汪应蛟。
汪应蛟是万历二年的进士, 李汝华比他晚了两科。虽李汝华为尚书、是上级,也是托两京合并、汪应蛟不计较名分、真心想为朝廷做事。不然汪应蛟的资历比他老、能力不比他逊色, 若要提出致仕等, 也是朝廷的损失和麻烦。
所以李汝华在该尊敬前辈的时候,是很会做人的。
“潜夫兄,你再看看景曾的这白话可否?”
汪应蛟在官场浸润了快五十年,李汝华越是尊敬他, 他越是奉给李汝华绝对的上级颜面。
他看过文章以后,仔细吹吹尚未全干的墨迹, 发自内心说道:“茂夫仔细、虑事周全。你要是不说,我还没留意天子读折子的事情。两个多月前我给天子上的折子, 就是反对熊飞白的三方布略,担心朝廷难以支出这些大笔的银两。都不知道天子是怎么看得懂的。如今听景曾的分析,若是能成事。这千二百万还是应该花用的。”
毕自严谦虚, “是晚辈不曾考量朝廷每年的入息和之处,单从熊飞白的布略去想事情了。”
李汝华接着道:“即便如此,也是景曾你眼光独到, 不曾因这个计划耗费太大,先就否决了它。要是这个计划可行,却因为预算的问题被废弃了,就是咱们户部误了朝廷。”
李汝华揣着毕自严的折子兴冲冲地直奔养心殿,却被告知天子在乾清宫今儿没过来。刘时敏看着户部尚书来了,心里暗道这是什么运气啊。就这么半上午不到的功夫,来了首辅、来了刑部尚书,这又来了户部尚书。
但他只能上前把昨夜之事再说一遍。
李汝华点头赞道:“天子仁心关爱幼弟,老夫的事情也不是很着急之事。”
那也就是说还是“急事儿”喽。
刘时敏马上说道:“李尚书,咱家先把你的事儿记录下来可好?”
李汝华把折子递给刘时敏。
“刘内相,请把这个转呈天子先看,老夫下午再来。”
刘时敏做了登记,将折子放入急事儿一挡,李汝华暗自满意,颌首告辞。
朱由校昨夜抱着朱由橏用内力给他温养脏腑,临近天亮的时候筋疲力竭不得不去睡觉。开始他还把朱由橏搂在怀里,用自己的体温给他暖着偏凉的小脚。后来睡得沉了,刘时敏把朱由橏从他怀里抱出去让奶娘哺乳,见他都没有发觉,也就没有喊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