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繁花[综红楼] 第601节
“皇侄啊,你叔祖潞简王的寝陵被工部动了。皇伯父在世的时候,都没说我父王的寝陵逾制 ,那些礼部的官员无事生非,还请皇侄下旨,制止礼部、户部不要再扰你叔祖的安宁。”
有人开头了,后面就陆续有藩王跟着告状。主要是状告地方官员拖欠了他们应得的俸禄。
朱由校笑眯眯地看着朱常淓领头,宗室把所有的不满、诉求都说出来以后,示意张问达先把都察院那边整理的、有关潞王府的违法事情挑拣着念了。
“潞王叔,这些御史弹劾之事,朕已经责令都察院、刑部去核查了,你有什么说的吗?”
朱常淓有点懵了,嗫嚅道:“这些事情大多过去好多年了,还有一些是孤王出生以前的事情啊。”
“你继位以后这五年呢?朕就问你这五年的事儿。欺压百姓、抢夺民田,你也该给朕一个说法。”
所有的王爷们都看向了潞王。
潞王愣愣地说:“先父王在世就是这样的啊。孤王跟着先父王进京多次,先皇伯父也没说不可以啊。”
他没说的一句话就是,不欺压百姓的、不抢夺民田王爷,有吗?但他的表情,把他的心里话诠释的明明白白。
这傻孩子。
朱由校都想捂脸了,立即不耐烦地怼道:“你皇伯父愿意把你爹供奉在脑门顶上,置百姓、国法皆不顾,难道朕也要这样把你供在脑袋上,你凭什么啊?”
潞王立即卡壳了。自己父王与先帝神宗是亲兄弟,自己与当今天子是什么关系?已经远了好几层了。
他也是一个聪明人,立即就说:“陛下,孤王回去封地后再不会做这样的事情了。”
朱由校看向朝臣,刑部侍郎乔允升立即站出来说:“陛下,潞王府鱼肉百姓几十年,按其罪行应除爵。”
刑部右侍郎赵秉忠跟在乔允升之后说:“潞简王陵墓逾制之事,礼部和工部,还有地方官员纠正的时候,遭遇潞王府阻挠,多人被打伤,臣建议问罪潞王。”
黄克缵等两位侍郎发言后,悠悠谏言。
“陛下,潞王府在就藩的卫辉,使得生灵涂炭,必须严惩,方能以儆效尤。”
朱由校立即点头,“准。先除潞王亲王爵位,押去刑部待审。令礼部和工部纠正潞简王陵墓逾制之事。都察院和刑部派人为卫辉,将潞王府为非作歹的爪牙绳之以法。传令锦衣卫去抄了潞王府。”
这就除爵啦?就入狱了?在场的所有王爷们都傻了。
和潞王府的所作所为相比,他们的平日所为也算的上是小巫与大巫、五十步与百步的差异。
呼啦啦地不用人招呼,这些王爷们就立即跪下来为潞王朱常淓求情。
朱由校板着脸说:“朕就是念着宗亲,才从宽处理。不然以潞王承爵这几年的王府所为,换到任何勋贵头上都是砍头的勾当。你们不要忘记了福王还在定陵守孝呢。”
提起福王在定陵,这些与朱由校的血缘关系,已经很远的王爷们立即就胆颤心惊起来。这时候看看缩在一边的瑞王朱长浩、惠王朱长润,本来应该是亲王的,莫名就变成了郡王、如鹌鹑般缩肩低头的模样,人人都为自己担心起来。
第849章 木匠皇帝104
朱常淓被两个侍卫架了出去。乾清宫里的气氛立即就紧张起来了。朱由校觉得自己应该快刀斩乱麻, 指着端王朱长浩和惠王朱长润, 示意所有人看这俩光宗的亲兄弟。
“端王叔和惠王叔在就藩之际, 对先皇祖父心怀怨望,认为给他们的封地等不如废福王。朕念其为神宗亲子,将其依律降为郡王, 取消封地。现在你们都对先皇祖父心怀怨望,认为没有如潞王府、福王府那般偏爱你们,可你们自己看看这些罪状, 哪一座王府的罪行不是罄竹难书?!
谁要觉得这些罪状有诬告的, 有地方官和御史冤枉你们的, 赶紧站起来说明。”
朱由校扫视了一圈, 见乾清宫跪着的诸王没人啃声。
“那么就是说, 你们认罪了?”
跪满了乾清宫的藩王们, 这时候要是还不明白新君要他们进京给先帝守灵是个圈套, 那也就是太白痴了。
可是不认罪?那些都是各自王府自己做下的事情。
谁都不挑头说话,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就等着看天子的下文了。
死一般的沉寂中, 朱由校居高临下地扫视着这些藩王, 沉声说道:“给你们几个选择, 一个是除爵论罪, 该斩的问斩, 这是罚酒。还有一个就是主动捐献了王府所有财产恕罪。当然了,朕会给你们的嫡长子、嫡长孙镇国将军的爵位,也会容你们寿终正寝。”
鲁王 朱寿鋐抬起头大声说道:“太/祖所封爵位世袭罔替, 不降等。即便是我等有罪,王爵也应由亲王一脉的子孙承继。”
“太/祖封国二十五,难道就没有除国的?”
朱由校怼了一句就恼了。
“朕好好与你说话,你搬出太/祖与朕抬杠。你鲁国不仅有永业田,足够王府嚼用。你父王在世的时候,颇有孝行,还捐出鲁王府的田湖收入,赡养贫民百姓。并推辞朝廷给与的惯常俸禄,资助给贫穷的宗亲。朕之皇祖父在世的时候,前后七赐玺书嘉劳尔父。
如今你从乃兄那里承继王位,不仅没有继承鲁恭王善行,反而还侵占百姓田地,蓄积粮草二十年,你要谋反吗?
朕不挑破你在鲁国多年来的悖德妄行,想给你们鲁国留一点香火,既然你不识抬举,来人,先把鲁王下大牢好好审问清楚。”
鲁王能承继王爵也是因为嫡支断了香火,他见天子翻脸便诬陷他意图谋反,立即就叫起了撞天屈。
“陛下,孤至今没有儿子,孤谋反给谁啊?”
朱由校冷笑道:“你说无子就是不能谋反的证据,那朕只问你鲁国王府里现在有几个主子,是藩地的收入不够你嚼用,还是朝廷给与你的常例不够你开销?为什么鲁恭王在世的时候,养了你们兄弟那么多人都够吃喝的,到你这里无子反而不够用呢?
你给朕好好说道说道你为何要不管不顾地抢夺良田、积攒粮草?”
鲁王 朱寿鋐面红耳赤辩驳不了,他从常德王改承鲁王后,一直无子。因着道士说他父王就是积德行善多了,才导致的他们几兄弟的后嗣不丰、甚至绝嗣,他才决心和其他子嗣丰硕的藩王步调一致的。
朱由校见他不开口,继续怼他。
“昔年成祖的大军未动、粮草还先行呢。你既不恤朝廷要对建奴作战的难处,又对先帝心怀怨望,任一个罪名都够除藩了。”
这可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
张问达从来没想过天子能这般行事。但是对于这些劣迹斑斑的藩王,他不想出头与天子硬顶,因为天子还给了他们镇国将军的选择。
——扣上谋反的罪名,要他们主动认了从王爵变镇国将军,交出历代积蓄的财富。还可以这样地除藩,站在乾清宫的朝臣看的很傻眼。
怪不得天子用萨尔浒损兵折将的理由,把所有王府的侍卫都抽调出来,顺手把淘汰下来的宦官填补了一些过去呢。
这是先断了后路,让这些亲王郡王们就是不愿意,可没了侍卫,也不可能效法“靖难”!
鲁王 朱寿鋐退无可退,只好大声说道:“我父王就是因为积德行善多了,才令我们兄弟子嗣不丰或绝嗣。陛下看代王府,专以锤人头为乐,他府里的子嗣也未断绝。端顺王还有子七十呢。”
张问达怕朱由校递不上话,上前一步,不等他开口,朱由校就说:“端顺王以贤孝闻名于世,数次得天子赐敕褒奖。有子七十也是人记得行善了。你父亲有十余,也是这缘故。你无子不说要积德行善,居然以此为恶,简直是强词夺理。”
周王见鲁王被天子逼得无路可退,思及自身也将是这个结局,站起来劝说:“反正你也无子,不如就认了天子所言,让你兄弟承继爵位。”
鲁王怒视周王。
“你能得什么好?难道你不要交出王位了?”
周王惨然一笑,“你以为咱们这里的哪一个能躲过去吗?好好认命了,还有一个镇国将军留给子孙呢。太/祖啊。”
随着周王这一声哭太/祖,乾清宫里顿时哀声一片,所有人开始嚎起太/祖来。
朱由校好整以暇,端起方正化新换的茶水慢悠悠地品着,就当自己在看戏了。可惜虽然发了圣旨下去,最后还是只来了这一百多的藩王,还有五百上下的郡王用各种理由不肯进京。
哼,回头便在那些弹劾不法之事的基础上,再加一个不敬先帝的罪名革了爵位。
跪着哭的到底是抗不住坐着喝茶的。小一刻钟的功夫,乾清宫里的哭声就越来越小,慢慢就安静了下来。
不肯认罚的亲王开始各种花样的求饶,总而言已是不想被除藩。
朱由校则道:“你们不用与朕哭穷,说是不够花用才侵占民田的。太祖最初的时候,亲王只有二十五,初封亲郡王、将军加起来才四十九位,宗室只有五十八人,永乐年间是一百二十七人。
太/祖那时候定的爵位分封以及俸禄,朝廷是负担得起。可你们看看现在呢,洪武年间河南本来也只有一位周王,到了万历年间,已有了5000多个皇族后代……河南一省的全部税收,都拿去供养周王的后代都不够了。
不仅是河南,陕西、山西等省不也是这样吗?你们那一宗的人数,若是如实按照太/祖定的俸禄给,朝廷能支付得了的?啊?
你们还与朕哭穷?大明的耕地就这么多,每年地里的产出也就那么些,都是有数的。你们说说,用哪个省的税收填补给周王好?湖南的?陕西?还是湖北的?”
哪一省的封藩,在两百多年后的现在,繁衍出来的人数都不少了。说到宗室人口太多,朝廷负担不起了,所有的藩王都不接话。大明的国土就这么大,既往只要与天子哭哭穷,多少就沾点便宜的,但是天子把老底掀开了,可让人怎么接话呢!
而且这哭穷还惹来了大祸了。早知如此就闷在王府里不出来了。
朱由校停了一下,再扫视一圈,方继续说道:“现在皇家玉蝶上的宗室人口已经过十万了,大明王朝负担不起这么多的皇族了。
太祖按着民间分家的模式分封儿子,可是到哪里也没有分出去的儿子可劲地生养,回头再来主支继续再分的道理。你们说是不是?
你们呢再算算,你们与朕的关系是多少世了?有谁是没出五服的?还有再与朕来分大明每年这点儿收入的资格吗?
朕今儿就告诉你们,你们不肯除藩也好,朕这里还给你们准备了一个最好的处理法子。
既然当初是太祖按着民间分家分产的方式封国,你们要是不想除国也容易。比如说秦王一系的,从此以后就食秦王的永业田,生得多少与朕也无关。所有秦王一系分出去的郡王等爵位供给太祖分封的秦国供给,朕也可以按照太祖定下的亲王俸禄给。”
朱由校提议的这法子,别说被举例的秦王了,所有的亲王都傻眼了。
这比刚才的降为镇国将军的提议,更让有亲王爵位的人为难了,做主支哪里会愿意让本宗的所有人去封国吃自己,那生活水平得比镇国将军还不如了呢。
有郡王爵位的更不愿意回到最初的亲王封国下。隔了两百多年了,谁还认亲啊。有个镇国将军的俸禄,总比什么都没有要好。
“该说的朕也都说给你们了,现在天下已经供养不起朱家子孙了,不想大明的百姓最后因为吃不上饭造/反,你们今儿就给朕签字画押,定下来选哪个了。”
作者有话要说:明朝共计实封亲王六十三位,追封亲王二十位,十六位亲王因事被废、除封,十四位亲王因绝嗣而除封。至崇祯朝明亡,共计有亲王三十三位。
自亲王以下,不再食租税而领取岁支禄米。
明代各王府先后封624位郡王,其中秦府封15郡王(南明另封1郡王),晋府封28郡王,燕府封1郡王(后升为亲王),周府封75郡王,楚府封20郡王(南明封1王),齐府封3郡王(后均废为庶人),鲁府封23郡王,蜀府封21郡王,代府封29郡王,肃府封10郡王,辽府封24郡王,庆府封20郡王,宁府封11郡王,岷府封27郡王,谷府封1郡王(后废为庶人),韩府封36郡王,沈府封28郡王,唐府封19郡王,伊府封8郡王,汉府封8郡王(后均废为庶人),赵府封17郡王,郑府封15郡王,襄府封13郡王,荆府封14郡王,淮府封17郡王,德府封19郡王,崇府封7郡王,吉府封7郡王,淮府封17郡王,徽府封24郡王,益府封40郡王,衡府封14郡王,荣府封8郡王,潞府封1郡王,福府封2郡王,桂府封2郡王。潭、湘、安、郢、梁、秀、兴、岐、雍、寿、汝、泾、景、瑞、惠等府仅传一世,未分封郡王。
第850章 木匠皇帝105
张问达等人看着侃侃而谈的少年天子, 觉得天子说的非常好。历朝历代对宗亲也都是优容有加, 但是绝没有像大明朝这样,世袭的亲王几十人,然后每代亲王的儿子要封为郡王, 郡王的儿子还要封爵……
虽然天子言语里有些不敬太/祖的意思,但天子说的也没有错呀,□□分封他那二十几个儿子的时候,就是百姓式的分家分产, 嫡长子继承祖业。但旁支分得家产后,子子孙孙还要主支供养、还要从主支再分的, 上下几千年的皇朝、民间都捋一遍,也只有朱家是这样的了。
汪应蛟觉得天子的提议非常好,不论这些亲王们最后选择了哪种, 最后大明朝廷都能抖落了近半的负担。
把这些亲王和君王们除爵,更是一了百了的事情。他热切地看着天子, 希望朱由校能坚持住, 今儿就把事情落实下来。只要想想这些藩王二百多年间陆续累计的财富,只要想想潞简王离京就藩的那五百多辆车的金银财宝,还有神宗这这二、三十赐予潞简王的、以及潞简王搜刮的财富……
一举就能改变朝廷捉襟见肘的财政压力, 朝廷对鞑靼用兵、收回交趾都不愁军费了。或许能够恢复大唐的版图?
而黄克缵这时候就恨自己太老了。要是能年轻五十岁,年轻二十岁都好啊,都能看到天子在以后的二十年会把大明带向何处的。
只要这么想想,他就觉得自己热血沸腾,看想那些亲王郡王的眼神, 让不经意留意他的人心里发慌,这是饿狗看到喷香的肉骨头了?呸!
更像是饿狼看到肥猪。
熬到午膳的时候,这些王爷们熬不住了。各个在封地里每日都是养尊处优的,恨不能走几步都有人抬着,进京这半年算是他们人生最艰苦的日子了。每天要在宫门前走到二帝停灵的寿皇殿,然后上香、烧纸、跪一个时辰,再走出宫去。
可那个跪也是有发一个蒲团的。
现在乾清宫的石头地面上,冰凉凉地跪了快一个时辰,熬不住了有没有?
有聪明的立即就往边上一歪,学女人的昏倒伎俩。
朱由校冷笑着说:“和朕玩装昏这套,曹化淳,你去太医院找最粗的针来,看看谁的人中能需要太医针灸。”
想学的不敢学了,装晕的也在身边人的假模假样掐人中的动作下醒过来。朱由校端着茶盏、抿着嘴不发话,肃穆的表情给偷偷瞥他的人以无尽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