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第384章 祖逖和刘琨

  石勒、汲桑向野王猛攻过来。

  魏容得到程亥急报,连忙从河东郡一带抽调兵卒驻守野王城,同时,亲率七千将卒去接应程亥所部,汉、赵两军在河内郡一场混战,杀得尘烟四散,各自死伤无数。

  胡骑胜在适应寒冷的天气,汉军赢在铠甲和武器上不小的优势,一番交手之后,魏容、石勒两人算是打了一个平手。

  在付出了四千人伤亡的代价后,魏容将程亥从重围中解救了出来,这位三板斧猛将在刘灵阵中一阵猛冲猛打,效果倒是不差,但问题是人力终有限,程亥苦战半天后,终于无奈发现,自己没力气了。

  撤退!

  一路朝着野王和沁水方向撤退的程亥运气还算不错,石勒选择在了更为靠近黄河渡口的南线,而北线的汉赵军主要是汲桑的盗寇流民军,这些无纪律的杂兵战斗力弱得可以,目前来说只能充当摇旗呐喊和填壕的份。

  当然,这些盗寇、流民在经过了战事的积累后,会逐渐成长起来,如果他们还活着的话,最后成为一名合格或者优秀的士兵。

  用实战来锻炼队伍。

  用生命来提升能力。

  这是古往今来统兵作战最为快捷的军队训练方式。

  十一月六日,刘渊率部占领孟津渡口北岸,与南岸的汉军形成隔河对峙,两军营垒连绵,就如同一朵朵飘浮在天空中的白云一般。

  ——

  洛阳城。

  赵广、羊祜、杜预三巨头聚拢到了一处。

  如今的汉国,已经不是当初赵广一个人打拼的时候了,羊祜、杜预在经历了一段适应期之后,已经正式的把自己当作了汉国的重要一员。

  其实,不只是他们两个,最早在江油关投降的牵弘,还有最近刚刚逃出开封城的牵秀,也都把仕族的希望、家族的复兴绑在了新汉这驾马车上。

  刘渊的这次奔袭,让汉国上下惊出一身冷汗,幸好的是,赵广在开封城下留了一手,没有将主力部队悉数投入到人命绞肉机攻城战中。

  “大将军,刘渊这一次南侵的时机抓的很准,我看他身边有能人在出谋划策,我们必须要小心了。”杜预皱着眉头,抚了下脖颈处的酸痛处,说道。

  杜预本来在长安一带休整,在听到北方诸胡入侵之后,立即乘船沿渭水东下,也正因为他的及时赶到,才让魏容有精力防守更为重要的野王城。

  保住野王,也就保住了河东,而河东郡的后面,则是汉国最为核心的区域,都城长安所在的关中。

  “刘渊身边有人,我赵广身畔能人更多,元凯,我们去北参军司瞧瞧,马融手底下那些热血少年郎想出了什么好办法。”赵广哈哈一笑,对杜预自信的笑道。

  诸胡侵袭幽、冀两州,后果十分严重,许多世代居住在北方的大族不堪被胡虏压迫,纷纷举家南奔。

  马融的北参军司这段时间发展迅速,一个又一个的干吏、人才争相来投,让一直叫嚷身边缺人的马融喜笑颜开。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

  北参军司原先的参谋,杜模、周巨、韦皋等人早已外放,担当一郡太守或长史,最有潜力的杜模更是青云直上,单独承担起了攻取开封城的总参谋职务。

  如今跟在马融身后的,是祖纳、郭正、刘舆等新近加入的谋士,祖纳、郭正投奔汉国的时间已经三、四年,对参军司各项事务运转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相比而言,刘舆刚刚南投,还处于了解熟悉阶段。

  刘舆是中山刘氏后人,中山刘即以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为祖的家族,蜀汉昭烈帝刘备就是刘胜之后,换句话说,刘琨和刘备是同一个老祖宗。

  此番胡虏南侵,中山一带的大族也被波及,刘舆带着弟弟刘琨南奔,他们本想着投奔晋国司马炎那里,但临到黄河边上时,却突然听得司马炎驾崩了。

  晋国没什么希望了。

  刘舆当机立断,立即决定改投长安汉国。

  在苦思一阵后,刘舆终于想起,他的好友祖纳已经在汉国参军司任职了。

  有祖纳的引见,马融一番考核之后,即将刘舆这个干才纳入到参军司中。

  刘舆这个人历史上虽然也有记载,但真正闻名天下、让汉人称道的却是其弟弟刘琨。

  刘琨,字越石。是中山魏昌人,相当于现在的河北无极县一带,工以诗赋,少有文名。在历史书上,但凡提到祖逊,就会跟着提及刘琨的名字。

  祖逊、刘琨,在那个五胡乱华的至暗时代,他们是汉人中的两颗最为明亮的晨星,相比祖逊,坚守晋阳九载,孤独的带着汉人抵抗胡虏的刘琨同样值得尊敬。

  赵广在翻阅来投士子名册时,看到刘琨之名,就禁不住心潮起伏。只是后来在看到刘琨只有八岁时,才始按耐住想要见一见名人的冲动。

  祖逖投奔汉国时八岁,刘琨现在也是八岁,难不成这些个大汉英豪都要有八岁磨难的关口。

  ——

  洛阳城北,金墉城旧宫,北参军司议事厅内,挤满了年轻的汉国参军司官员。

  “胡虏欺吾大汉无人乎?”

  “大将军一声征召,某必领军击胡,不破胡虏绝不收兵?”刘渊匈奴诸胡南侵,马融手底下的一群年轻参谋议论纷纷,求战心切。

  在众参谋的后面,祖逖也混在这一群人中间,已经满了十二岁的他,身躯和成年的男子无异,只是脸上还带着几分的稚气。

  在祖逖的身旁,还有一个矮了一头、方面大耳的锦袍少年郎踮着脚,伸长了脖子想要挤到前面去。

  刘琨投奔汉国之后,与祖逖相交莫逆。

  两人均是年少成名,诗赋武艺均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再加上心中抱负也有同鸣,马上便引为了知已好友。

  “越石,你且看好了,这一次汉胡大战,我祖士稚必向恩师请令,渡河击胡,不破不归。”祖逖挺了挺壮实的胸膛,眼眸中掠过阵阵杀气。

  他已经学习了四年,也等了四年,而接下来,他要在实战中磨炼自己,提升自己。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