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一章秦冠麟来做客
“以后我们也约一下,初三去舅舅家,初四来我们这边,这样就不会走乱了。”谢秀文想起前世走亲戚,都会定好日子,这样既能减少请客的次数,亲戚间又能尽可能地团聚在一起,能省不少事,于是提议道。
特别是自己嫁到秦家后,得把重心放在那边,来娘家的时间就会越来越少。
定好日子,才有机会跟更多的亲戚见面。
“这样也好,等大家见了面,就这样定下来。”谢爸谢妈觉得这样也好,一起赞同这个提议。
第二天吃了早饭,谢博文带上老婆女儿,踏着自行车去丈人家拜年了。
因为年前已经送过一次大礼,这次简单带了些礼物,就直接去了。
离开前想起姐姐说过的话,忽然有些后悔。
早知道年前辛苦一下,把驾驶证考出来,这样的话,今天就可以借姐姐的车,去丈人家出一次风头了。
最起码弄辆摩托车开开,也好过骑着自行车出门啊!
他现在跟着姐姐见的世面多了,眼界也高了不少,总觉得自行车已经不符合自己的身份了。
谢秀文早上有些闲,看到院子的月季居然有嫩芽抽出来,就到杂物间拿了桑剪,把上面的老枝修掉一些。
又挑了几根枝条,修去侧枝,种在旁边的空地上。
想到过些日子就要在村后的夹岙建房子,于是拿出纸笔,开始画四合院的草图。
前世因为出生城镇,就算有钱,也只能买现成的房子。
心里一直有个四合院的梦,总觉得这种传统中式风格的房子,住起来才舒服。
去京城时也留意过那边的老式四合院,可是每一套都是天价,就算她也几亿资产,也根本买不起。
现在家里已经把夹岙承包下来,自己想造什么样的房子,都能随自己的心意了。
谢锦程见妈妈在画图,也拿了纸笔涂涂画画。
秦冠麟进来时,就看到这样一副场景,她们母子俩面对面坐着,不知道在画什么,连他进门也没有人打招呼。
“程程。”他把手里的东西放在桌上,揉揉儿子的头。
“爸。”谢锦程一见,兴奋地从椅子上跳下来,扑进他怀里。
原本他一直叫秦叔叔,谢妈妈觉得既然两人的血缘关系已经确定,这样叫显然不合适,于是提议他改口。
虽然女儿还没嫁过去,但是彼此的关系不会改变,万一时间长了,孩子叫顺了口,到时改不过来,就成笑话了。
谢秀文没把这些放在心上,随便妈妈去安排。
反正不管怎么叫,秦冠麟和程程的父子关系,始终不会变。
谢锦程一开始有些不好意思,试着叫了几次,就习惯了。
再说他很早以前,就盼望秦叔叔当自己的爸爸,内心早认可了他的身份。
“程程在画什么?”秦冠麟弯腰把他抱起来,疼爱地蹭了蹭他的脸,脸上笑得乐开花。
儿了已经不小了,很快就会拒绝被自己抱,趁现在还有机会,多抱几次。
“我在画那个。”谢锦程指了指墙上的画。
那是一幅中国画,上面是牡丹和孔雀图案,看起来花团锦簇,寓意花开富贵。
农村里这样的图很常见,老式床前会雕这样的画,枕套也绣这样的画,有钱人家的屏风,也会采用这个图案。
“不错不错。”秦冠麟拿起来看了一眼,违心地夸奖道。
儿子书法不错,但是画画水平真的很一般,如果他感兴趣的话,必须好好学一学。
“这么大了还要人抱。”谢秀文见他们父子俩腻歪在一起,有些好笑。“程程你今年已经九岁了,可不是小孩子了。”
不过秦冠麟个子高,长胳膊长腿的,儿子挂在他身上,也不觉得别扭。
“就是因为大了才要抓紧抱。”秦冠麟不等儿子回答,笑嘻嘻地抢过话头。“如果现在不抱他,以后想抱也没机会了。”
说完用额头顶了顶儿子的额头,感觉心里特别满足。
这可是他的儿子,谁能明白他这个当爸的心情?
谢锦程原本没在意,被他这样一亲近,反倒不好意思了,挣扎着要下来。
秦冠麟没办法,只好松了手。
谢秀文看他有些失落,倒不好意思说什么了。
儿子跟了自己八年,从哇哇落地到姗姗学步,直到成长为俊美的小少年。
而他知道自己有儿子时,孩子已到到了入学年纪,不能陪伴他成长,肯定会成为他一辈子的遗憾吧!
“你画的是房子?难道是想在家里造一套四合院?”秦冠麟很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情,这时候注意力又被谢秀文面前的画转移了,拿起来仔细看了看,好奇地问道。
四合院住起来当然舒服,父母也特别喜欢。
现在谢家的房子比较小,人一多就住不下。
如果在乡下造一栋,那就宽敞了,以后可以把他们接过来住些日子。
“你忘了?我们准备建一个养殖场,养野猪和野兔――”谢秀文白了他一眼。“爸妈已经在村后的夹岙承包了一块地,我准备在那里造一栋四合院,然后把山围起来,一家人搬到那里去住。”
这件事年前就商量过,也打算把秦家二老请到这边住,所以得提前了解一下二老的喜好,到时他们过来时,也能住得舒服一点。
“承包山地搞养殖,会不会太辛苦?”秦冠麟听后担心地问了一句。
年前吃了野兔肉,对那个美味念念不忘,他们冲动之下,确实讨论过这件事。
事后冷静下来想一想,在山里搞养殖,也没那么容易。
在他想来,谢秀文嫁给自己后,大家就成了一家人,他这个当女婿的,等于是谢家半个儿子,也有照顾谢家二老的义务。
只要他们愿意,可以在任何地方买最好房子,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秦家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根本不需要他们这么劳累。
想吃野味,大不了托人去山里买一些好了。
“当然不会。”谢秀文知道他在担心什么。“他们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离不开这块熟悉的土地,我能做的,就是让他们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为了生活,不得不早出晚归,挥汗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