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山那处山谷。
云影渐浓,星月无踪,周天仿佛魔化,雨在下,越来越大。
素白的衣裳内蕴辉光,少年不动如山,安详肃穆。
雨滴畏惧辉光,无法沾上一星半点。
无量的天地之气和无形的法则不断涌向他的身体,似乎在排斥异己,又似乎要将他完全同化。
事实上,不动如山的少年,其体内的小千世界也在不断翻江倒海,掀起生、化、制、克的种种波澜。
一大片极其细微的白芒从他的胸前透出,逡巡不前,似乎感应到这方天地的法则压制,具有灵性的它们,聚成一个圆形的物事,约有巴掌大小,其上面的符文线条刚刚流转起来,便重新扎回少年的身躯,不见了。
过了大约半柱香,又有无量极其细微的黑色芒点透出少年身体,也匆匆在其胸前成型,这枚印形物件似乎多驻留了一霎那,便回返了少年身体。
接下来,每隔一阵,便有紫色、蓝色、青色、绿色、黄色、橙色、赤色的仙芒从少年膻中穴位置射出,渐次于胸前驻留片刻,形成的物件多呈圆形或者方形,像是一方宝印,又像是某种道器。
这一切细微中的无形变化,山谷中的众多精灵浑然不觉,他们的视线甚至都很难穿透黑夜,看清少年的眉眼。
少年的身量,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连同他坐着的神秘莲台,也一起在变。
他的皮肤似乎没有那么柔和明亮了,却在那层光膜作用下,同这方天地生出了第一屡亲近的意味。
远方的太玄诸峰,静谧无声,对于他们而言,此界的仙人再怎样变化,也是渺小的,无法永恒的存在。
所谓不动如山,说的只是神山。
。。。
清晨。
天庭高耸入云的宫墙外,数千座恢弘的护城,成三面环抱之势,拱卫着仙都。
除了北面的太玄山,其余东、南、西三面,别具风姿的仙城,它们和天庭一样,都是高悬于太玄山脚绵延无尽的余脉之上的虚空中,错落有致,排列出玄妙的阵列,又都渐次低于中心的仙都天庭。
这样一来,远远观之,整个仙都玉京城,竟好似一朵巨大无朋的仙莲。
天庭好比莲台,那些层层叠叠的护城好比无尽的花瓣。
奇妙的是,不但天庭本身遵循着某种神秘的轨迹在转动,三面环绕的护城也各自做着不同的盘旋回转,时而交叉换位,同样不舍昼夜。
这些仙城,都十分庞大,驻有数量众多的仙人和天兵,然而仙城的主要居民乃是仙民,其数量极其庞大,动辄有数千万乃至上亿之多。
每一座仙城都有上品高仙主持,俨然一个庞大的小天世界,事实上一些仙城本就是上仙证道的产物,视为仙人修证之小世界,经过玄妙道法演化,外放而成。
仙界称之为为“洞天外放”,意在化有私为大公,利益众生。
这种情形其实并非天界(仙界)产生之初便有,是在岁月悠久之后才出现的,据说是受了觉仙界的启发,是对觉仙界诸多的天之国度的模仿。
在此之前,大仙们的道果世界,修行洞天,只收纳同门中人和一众弟子,并无普世之慈悲,直到出现天庭,出现大帝天朝。
但是,也有仙人否认与觉仙界有任何瓜葛,认为道法自然,殊途同归,乃是仙人顺应天地之变的自然演化而已。
作为天地开辟后,九天中最早出现的仙灵,拥有最久远的历史,最众多的数量,最强绝的道果,稳稳居于各界之首,仙界怎会向其余诸界借鉴什么呢?
。。。
诸多护城正东方位,有一座特别的城,叫做通天城。
虽然数千护城处于盘旋流动状态,但是处于东、南、西、北以及东北、东南、西南、西北这八大方位的仙城因为其位置特殊,并不遵循这种流动,仿佛相对固定的天地坐标,另有旋机。
通天城很大,拥有过万数量的仙人,数千万的仙民百姓,由一位金仙境的上仙主持。
或许因为正东位置特殊,它并不是这位金仙强者的小世界外放而成,而是在仙都玉京建造之初,由无数上仙汇聚法力而成。
玉京其余关键方位的仙城也差相仿佛。
通天城中央有一处玉石铺就的巨大广场,可以同时容纳数千万百姓聚集。
仙民们寿命在十万年上下,多数人追求逸乐,但是也有不少想要摆脱众生百姓的身份,成为永生的仙人。
各种修行法门在城中大行其道,无数民众热衷谈玄论道,增加修为,这处白玉广场便是最佳的去处。
这里时常会有仙师发慈悲心,当众演说道法,是机缘难得的盛会,仙师答疑解惑,仙民增益道行,仙人累积功德,往往皆大欢喜。
这一日,无数百姓都聚拢在广场某处,听闻中间那一袭灰袍的道人,宣说天界秘闻。
那人身形高瘦,一身修长的袍子将身体遮盖的严严实实,连面庞也被宽大的帽子包裹着,又似乎有某种气息笼罩,看不清五官样貌。
越聚越多的仙民,神情如痴如醉,听得玄之又玄,继而眼神炽热,心绪躁动,难以自禁,终于引起了在广场巡值的仙人注意。
自日出算起,才过了一个时辰,已有过百万仙民围聚听讲。
什么人在此聚众讲道?看这规模阵势,便是天尊讲道也不曾有。
有几位玄仙和灵仙,隐匿了顶上三光,化作百姓模样,混入其中,才听了几句,勃然色变,心胆发颤,皆急忙遁走,奔赴城府仙衙。
不一时,天上仙云漫卷,数十位飞仙、至仙、元仙驾驭云气,踏空而来,向场中慧眼观照,发现黑气涛涛。在强大的仙光照彻下,遮掩那人面目的魔气终被洞穿,显出灰衣人高耸的鼻翼、深陷的眼眶,面色惨白,双眼仿佛魔渊一般深不见底,众仙被魔睛一扫,都是浑身发冷的感觉,好强大的魔气!
那些听讲的仙民,已经进入某种癫狂的状态,眼睛血红,面色青白,五官狰狞变化!
众仙大怒,各自祭出法宝猛击那灰衣人,一时间五色宝光缤纷耀眼,声威滔天。然而那灰衣人只是挥一挥衣袖,便有一片惨淡的云气遮天蔽日。黑雾茫茫中,那些宝光都迷失其所,连同数百万仙民,都被漫天涌起的妖雾遮掩了。
“莫道劫后止风波,今日妖雾又重来!”
在妖雾弥漫的刹那间,玉京城外,遥远虚天某处洞府,一位仙人睁开了眼睛,黑暗中的洞府顿时明亮起来,好似日月同辉。他轻吟了诗句,便取出一柄仙剑,如水的宝华在其上流淌,熠熠生辉。
仙剑亦发出一声剑啸,好似十分愉悦。。。
他的洞府有些特别,漫空漂浮着一段一段的五色文字,仿佛具有灵性一般。那些文字多为二十字、二十八字,少数也有长篇大论。
不是符文,胜似符文。仙篆宝诰,不外如此。
通天城,众仙被妖雾所摄,急忙收回神通宝器,不知如何是好。
那妖人腾身虚空之上,一袭灰衣已经化作玄黑的魔装!脑后有魔轮一环,黑焰腾腾,果然是真魔,却又是如何混进仙界的?
众仙不及细想,被那妖人张口喷出一股玄黄恶煞之气,顷刻间弥漫周天一切,纷纷觉得神魂无措,仙体彻寒,一个个立不稳云端,就要被魔功打下虚空。
正在危机时,远处传来一声笑叹:“哎,你这魔头,哪里不好去,却撞在我的面前,你说我该怎么处置你呢?”
带着自大的气息,这道声音散漫、慵懒,却在一切仙人耳中清晰可闻。
众仙和那妖人同时看去,却见一个高挽发髻,作仙民打扮的少年人,自远方徐徐而来,足踏玉阶,乃是芒鞋两只,却发出劈啪的脆响,仿佛珠玉落地,又似金铁交击,殊为怪异。
清脆的金玉之声仿佛具有某种神力,无远弗界,涤荡神魂。
仙人顿时感到魔气尽消,浑身仙力如常,急忙稳住云头,重运神通御敌。
黑衣魔头皱眉,歪头,对少年从头看到脚,大惑不解,那双草鞋,嫩枝绿叶,很新很嫩,好像才编上的,这人谁啊?
他的眼瞳射出两道魔光,本来晴朗的虚空,便出现星光乱流激荡,仿佛带着荒古之前毁灭天地的气息。
然而下一刻,不知道他发现了什么,面色大变,转头化光遁走。不明就里的众仙人发一声喊,急忙驾云,却哪里追得上!
草鞋少年看向虚空某处,唇角微翘,笑道:“算你识相!”踏出一步,登时化入虚无不见。
不一会,那边虚空,发出“锵”的一声响,金光大作,半边虚空尽成铜墙铁壁一般,发出连续的金铁交击之声。
众仙看时,见那妖人踉跄而回,手中拿着一个铜铙钹。在漫漫金光中,显出一尊上仙,手持一柄古意森然的三尺青铜仙剑,正是通天城主,正品金仙境强者度厄真君!
度厄真君乃是天庭强者,迈入正品金仙境界已经有数千万年,若不是机缘不至,天意不彰,也许早就成就大金仙境了。他手上青铜仙剑,乃是上古神兵,专诛一切妖邪魔,威力绝伦。
见是真君到了,众仙都松一口气,然而下一刻,众仙又是大惊,那妖人身幻黑烟,竟在眼皮底下再度消失不见。
度厄真人将身一纵,飞上高天,运法眼彻照三千六百仙城。
“不好,那厮只是一介魔灵化身,此刻三千城所,尽有妖人化形。尔等速去天庭,到南极仙翁处,急请大金仙捉拿妖人!!!”
不等属下回答,度厄真君仙剑一挥,便有剑气三千道,冲天而起,真君亦化虹光三千,分乘剑云而去。那些仙人急忙往天庭飞来,竟是谁也没有注意那少年的行止踪迹。
。。。
天庭,第一缕晨光,洒在巍峨壮丽的宫殿楼宇之上,一片金碧辉煌。
迎真殿的几位仙官,带着金甲力士,急急忙忙架起祥云,朝着某处宫阙而去。
宫门重重的天庭立刻传出击鼓之声,那是声闻殿以夔龙皮制作的声闻圣鼓的大音。
夔龙是一种荒古变种魅兽,在天界不登大雅之堂,以其天生便会吞吐天地妖异祸乱之败气,极易成妖,一般被仙人视为可以打杀的妖兽而已。
夔龙皮极其坚韧,生有精美古拙的纹理,仙界多拿来制作皮具,制作鼓器和天兵的铠甲。
声闻圣鼓可以瞬间传音万里,只要有足够的仙力加持,传遍整个赤霄天也不难办到。
当初仙府匠人制作时,有仙家大能书写真文宝诰,以神通力化入鼓身,因此声音虽然宏大却不刺激神魂,反而能够使得灵台清明。对于唤醒禅定之人更有妙用。
仙界有事奏报,无事便无朝会,仙官们平日十分闲散,十个中倒是有九个在自家洞府冥想清修,若无神器警醒,若遇急事又怎能迅速召集呢?
声闻圣鼓,打破了天庭一贯的祥和安静,众仙都遥望太玄山。只是眼下,还要避让一回。
远空,浩大穹宇中传来阵阵轰鸣,在巨大仙云覆盖下,隐隐约约显出一个庞大的仙人阵列。阵列的中央,聚着大大小小足有数百座“山”,仙人们施展法力,那些庞然的山体好像被看不见的巨手掌控着,正缓缓向着天庭侧后方的一处巨大空场行去。
空场那里,早就堆积了无数的“山”。这些山一经落入天庭,便缩小了绝大部分的体量。所谓一粒粟米可藏大千,众仙早已见多不怪,无人向这些形状各异的“山”多看一眼。
立时有仙人发出叱令,让往来的众仙注意,不要阻了这些仙人押运的山形物事。
没人知道这些“山”用来做什么,据说就连最亲近大帝、资格最老的大金仙都不知道。
一百年间,这种劳师远行,靡费仙力的运输就没中断过,显然得自大帝的授意。
好在这种运作已经司空见惯,丝毫不能引起仙人们的兴致,众仙一律视若无睹,当下他们有热闹的去处。若是消息属实的话,这种事情,怎能错过。
仙人所在的境界虽然妙意无穷,然而生命的真谛并不仅限于此,充满新奇的,充满未知想象的,甚至有些刺激冒险的生活场景,只要是众生,无论仙凡,谁又能一概却之呢?
不然,单纯的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
成仙,不是整日枯坐,成仙,才是生命的彻底自由与大自在。
很快,天庭上空,仙云朵朵,莲台放光,麒麟嘶吼、天马翱翔,大批仙人起驾飞向后山。
当迎真殿仙人率先赶到那处山谷时,一个个呆若木鸡,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仙眼究竟看到了些什么。
一群守护太玄山的仙兵仙将散漫地守在山谷外围,而原本不知名的那片岩石山谷已经变成了方圆数十里的湖泊。
莲花尽开,数千小童,穿着青色衣裳,围着大红兜肚,梳着漂亮童子鬏、扎着白色带子。
有些小童在金色莲台上仰望青天,思考人生,有些在清浅的湖水中洗澡,有的从虚空中捉来云气,化出小船,抓起云桨,划得像模像样。
还有不少跑到岸上玩泥巴,捉蜻蜓,一身脏兮兮不说,身后面还跟着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黄衣裳精灵。
岸边的树丛中,无数娇弱动人的彩衣小精灵,正痴痴望向湖心。
彩衣精灵们看的是一位翩翩少年郎,白衣飘飘,在湖心虚空盘坐。
少年身量九尺高,约莫十五六岁样子,眼神清澈,似一泓神泉。乘的是一座九层八宝道台,足有二丈见方,仙韵灵动,瑞气千条。
几个顽皮的小童,不但上了道台,有一个竟然骑在了他的脖子上。少年也不在意,看样子无忧无虑,云淡风轻。
众仙发现,道台竟然以渔鼓、飞剑、仙笛、莲花、葫芦、扇子、玉板、花篮八种仙家道器为饰,格调之高,引人遐思。
这少年是何方神圣,何德何能?众仙面面相觑,并无一人出声。他们在天庭为官,彼此早都相识,就算是未曾谋面的其他仙人,身上也都有浓郁的仙界气息,可这少年身上,只有空,只有无,一丝儿气息也捕捉不到,就像是一泓最初的清水。
可若不是仙人,怎会坐在这种道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