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节
韩静渠惊讶归惊讶,但从心底倒算不上排斥,毕竟前两个儿子结婚便分了家,韩江雪走得已经算是晚的了。
大夫人却双眼圆睁,没想到会闹这么一出。
她喝了口茶,让自己缓了缓神。
“之前不是说……想住在家里,好与我们这些老的亲近亲近么?”
亲近?那时的月儿软弱可欺,她便直接下了通牒不肯放新婚夫妇走。后来又百般威胁,何来的亲近?如今月儿要分家,无异于向她宣战,要把她最后的底线――并不贴心的螟蛉义子都夺走。
看来,月儿是在报复她了。
她的目光望向月儿,然而月儿却云淡风轻地看向眼前的茶碗,不紧不慢,撇动着茶碗上的浮沫。
不接招,也不主动进攻。大夫人一腔怒火不好发作,又不知该如何纾解。
像是打在软棉花上的拳头,只能是惹得自己个儿烦心,伤不到旁人。
“父亲,您可同意?”月儿直接略过了大夫人,问向韩静渠。
韩静渠不置可否,转脸看向戏台子,半晌说了一句:“家务事,我懒得管了。你母亲同意,你们便搬吧。”
大夫人闻言,知道还有转圜余地,一双倒三角的吊眼梢横向月儿。眼神之中的威胁之意近乎能化为实质。她手里有月儿致命的把柄,就不信月儿敢在这里翻脸。
闹将起来,谁都没有好果子吃!
月儿眸光流转,与之对视片刻,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只是饶是谁看去,都觉得一阵寒毛树立。虽然无人知道月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总觉得,这丫头是有备而来的。
韩江雪恰在这时开了口:“父亲,此次北伐,月儿虽然任性,但确实解了燃眉之急,功劳总可以抵过罪过了。她能不能论功行赏不重要,毕竟是家里人,但其他人……还是功过分明得好。”
韩静渠点头,对于这一点,他即便在治军之道上与年轻的儿子并不相同,但赏罚分明,是每一个带兵打仗的人都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准则。
“有军功的,儿子已经代为封赏过了,大家感的是大帅的恩,戴的是大帅的德。”
韩静渠听罢挥了挥手:“少来这套,你论功行赏拉拢人心,我不管,因为你是我亲儿子。但你少说这些虚的,还感我的恩,我怎么没见谁来给我磕个头呢?”
韩静渠言语上没有愠意,反而嘴角噙着笑意。人有时便是如此的,即便知道对方阿谀奉承,也心知肚明真相如何,但还是愿意捡好听的听。
越是上位者,越是抑制不住这份虚荣。
韩江雪继续道:“父亲教训得是。但是……也有儿子能力有限,不知该如何处理,需要劳烦父亲的棘手问题。”
“哼,”韩静渠喝了口茶,“到了罚的地方,便畏首畏尾,不敢动了?这时候想起老子来了!”
月儿从旁应和:“是我给江雪提议,涉及重要的人,要让父亲拿主意。我们年纪轻,经验不足。”
韩静渠对于女人的夸赞从来都是受用的,哪怕这女人是儿媳妇。
“说来听听。”
“董一鹏。”
韩江雪话音一落,大夫人手中的盖碗铛啷啷落在桌上,好在台上锣鼓齐鸣,倒隐匿其中,不甚突兀了。
韩江雪回头看了一眼大夫人,又看了一眼韩静渠。半晌,没有说话。
这是大夫人的亲侄子,也是为了他,大夫人才威胁了月儿的。
“有屁快放!吞吞吐吐的,一点不像老子!”
韩江雪简短地答了声“是”,脆生生的,有着军人本能的果断。
“此次北伐期间,董一鹏作为后勤官,克扣伤兵的治疗费,甚至私藏了一部分西药,导致我们的伤兵没有药医治。这也间接让月儿去铤而走险,购买西药……”
韩江雪的话语停在了这,他的意思表达清楚了,其他的,便要看韩静渠如何做决定了。
大夫人知道自己人微言轻,可倘若这个侄子再有个三长两短,她在董家的所有靠山,就一丝一毫都不剩了。
只得硬着头皮攀着大帅的袖口:“大帅,这其中定然有误会,一鹏不是那样的孩子,一定要再好好查一查啊,慎重啊。”
月儿安慰起大夫人来:“母亲不必太过焦心,我也和江雪说了,万一其中有误会呢?建议他对此事彻底彻查,倘若真是误会,也好给他一个清白。”
大夫人怎能不知道董一鹏的为人,而且韩江雪既然已经有所行动,自然不能是欲加之罪。再查下去,恐怕罪名就不单单是这一项了。
大夫人的下颌都在抽搐颤抖,她恨透了眼前的月儿,恨不能将其生吞活剥了。
就在韩静渠犹豫着要如何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月儿转头唤来佣人低语。
佣人冲着台子上唱折子戏的老生伶人一挥手,台上的戏便停了下来。
月儿不紧不慢起身:“父亲,左右不急于一时,今儿既然来了,还是高高兴兴听戏吧。儿媳这次请来的,是北京城里红透半边天的名角儿,戏路子广,一直红到了今天。她听说大帅爱听戏,便决定将人生最后一次演出,献给大帅。”
噱头十足十地吸引人,红透半边天的角儿,又是最后一场演出……
韩静渠的兴趣被提了起来,耷拉着的眼皮终于抬起来了,看向月儿:“那就开始吧。”
月儿一拍手,台上吹拉弹唱,一出好戏也缓缓拉开了序幕。
久听戏的大帅乍一听闻这前调,便点了点头:“大登殿,够喜庆。这胡琴听着不错,等一会结束了,别忘了赏。”
月儿此刻早已有了这宅子当家大奶奶的气度,忙应和着:“是,儿媳记下了。”
眸光流转间瞥见大夫人此刻仍旧神色慌张不堪地出着神。
月儿知道,自己戳到她的痛处了,只是,这才是刚刚开始。
《大登殿》,是《红鬃烈马》中的一折子,讲的就是那下嫁叫花子的丞相女王宝钏,在苦守寒窑十八年之后,等来了丈夫封王拜相的圆满,也等来了她一心苦等之人已经另有妻室的噩耗。
戏中一众人等在最后仍旧能够欢天喜地地登大典受封赏,王宝钏十八年苦等等来了封后。
这等戏谑讽刺,却成就了一些男人想享齐人之福的偏好,就比如说,韩静渠。
但在新潮人士眼中,这故事荒谬至极,男的忘恩负义,女的痴傻迂腐。一同来听戏,本想着凑个热闹的韩梦娇见台上欢欢喜喜的样子,恨得牙根直痒痒。
她坐在旁边的桌上,但与大帅的距离并不远,啐骂了句:“狗男人。”
一旁的三姨太忙嗔着捂住了她的嘴,切不敢去扰韩静渠的兴致的。
可女儿大了,如何是捂得住的?韩梦娇又接连着来了一句:“世上女人都是痴癫,竟然去苦守寒窑等这样的男人。十八年,这十八年得怎么熬啊。”
说者无心,本意也不过是就戏论戏,发发牢骚罢了。
可停在韩静渠的耳朵里,便是另外一番滋味。因为此刻的他,双眼被台子中央身穿大蟒袍,粉妆玉带,扮相美艳十足,唱腔柔美婉转的“王宝钏”吸引了去了……
她是十足十的美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轻盈的水袖,轻盈的台步,婀娜的身段……韩静渠一面被吸引着,一面在脑海中慢慢思索起来。
这一切,仿佛是经历过的一般。于这日渐衰老的心里重重叩击着,足以吸去他的三魂七魄。
须臾之间,这股子力量足以超越时间的界限,仿佛又把他带回到了年轻时的时光……
以及那时才有的意气风发与冲动。
他认得她,一定认得的……
台上咿咿呀呀的唱念做打,台下人早已红了眼眶。
红贯京城的名伶……最后一场戏……原来……原来是她……
韩静渠突然觉得热血沸腾起来,那是一种久违了的年轻的感觉,年轻人独有的爱恋的感觉。
月儿从旁观察着,明白了韩静渠此刻已经认出了对方的身份。
再冷血无情的人,于得不到的东西,都是万般珍重的。天上皎洁的月光是如此的,心上的女人亦然是如此的。
台上的名伶不是别人,便是月儿请来的,足以帮助她扭转乾坤的人。
韩江雪的母亲,韩静渠心头的那颗朱砂痣,宋小冬。
戏词,唱腔,鼓点,曲调……这一切都开始不重要起来。
韩静渠只痴痴地望着台上人,彼时情浓,风月缱绻,互相诉过的衷肠,互相许过的诺言,都逡巡在了他的脑海之中。
掺杂着韩梦娇的那一句咒骂,恰到好处地拨动了他的心弦。
这么多年了,宋小冬一个人漂泊在外,做着这下九流的活计。活得也当是相当凄苦了吧?
如果宋小冬当日允了做他的姨太太,如今可能只是一位放在哪里都惹人嫌弃的裹脚布罢了。
可得不到的都是好的,韩静渠的愧疚与爱恋同时涌上心头。
她回来了,他要十倍,百倍,万倍的补偿给她……
大夫人还沉浸在自己的悲痛当中,她是不认识宋小冬的。见大帅对这看起来已经不是青春年少的伶人仍旧痴迷动情,大夫人一阵心焦,狠狠地扔下手中的瓜子,打算起身出去透口气去。
可起身的瞬间,感觉腿上有一股力量与之抗衡着。
转头来,才发觉是月儿按住了她的大腿。生生地又将她按回了椅子当中。
月儿凑过来在她耳畔低语:“别走啊,好戏才刚开始。”
台上的戏文终于唱到了最后,锣鼓声止,众伶人来到台前谢幕讨赏。“王宝钏”立在台子中央,虽然已是略有沧桑之色,但眼眸流转,仍旧风姿万千。
她定定地看着台下的韩静渠,没有说话。身旁的其他伶人也乖巧地立在一旁,不多言语,不叫嚷着讨赏。
终于,等到了韩静渠开口。
声音低沉,似乎是带着一点试探。
“这些年,过得好么?”
所有人都如同遭了雷劈一般,错愕不已。即便是月儿这般策划者,也对韩静渠言语之中的态度颇为意外。
他这句话说得极尽克制,让自己显得云淡风轻。可其中滋味根本无法掩抑得住。
那般小心翼翼。
“很好,只是岁数大了,总得落叶归根了。伶人漂泊,四海为家,年轻时候未能有幸寻得避风的港湾,好在老了老了,有归宿了。”
韩静渠眼中闪烁着期冀的光芒,他等待着宋小冬开口。只要她开口,宣告他们二人之间的关系,他便愿意护她后半生的周全。
然而等了许久,台上人不紧不慢地道:“好在早年将错就错,生了个好儿子,如今娶了位孝顺又懂事的媳妇。打今儿起,便在这东北住下了。我也算是熬成了婆,我的儿子要独立门户了,我便在儿子家住下了。”
宋小冬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韩静渠能解其中意。时至今日,她仍旧没有原谅他当年的选择,她此番前来,也是来投靠儿子的。
但韩静渠仍觉得是可喜的,起码她有了安稳的后半生,他也可以消减这份愧疚了。
然而旁人听着,倒是云里雾里。
好端端的东北王,东北军的大帅,与这半老的戏子竟然攀谈起来。
她的儿子……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大夫人后知后觉,但即便再呆,她也能够感受到一股危险的气息扑面而来。
及至她侧脸看去,月儿脸上笃定自信的笑容,似一把弯刀直接剜向了大夫人的所有侥幸。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