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恰逢雨连天

第171节

恰逢雨连天 沉筱之 6765 2024-06-30 08:30

  其中一人对朱昱深道:“殿下,灾荒之年,这样走投无路的人多的是,流民太可怜,杀心亦是被饥寒逼出来的,不如放了他吧。”

  朱昱深负手看向柳昀:“你怎么看?”

  柳昀似在深思,没应声。

  片刻,他从怀里取出安然让他藏在怀里的一张馍,交到精瘦汉子手里:“拿去救你家公子。”

  一张馍握在手里,比金山银山还要沉重。

  精瘦汉子整个人都在发颤,不住地磕头:“多谢公子宽宏大量,多谢公子宽宏大量——”

  柳昀却道:“你误会了,我并无丝毫原谅你的意思。”

  脖间深紫的勒痕还在,整个人已波澜不惊:“你既自诩为读书人,该知君子当贫贱不移,坚守本心。你遭遇困境,着实可怜,却不该因此起杀心。我予你一张馍,是怜你小儿无辜,并不同情你,你为他送了吃食,便跟官兵走吧。”

  黄昏已至,雨丝稍密了些许,几名官兵听了柳昀的话,皆看向朱昱深。

  朱昱深沉吟片刻,吩咐:“便照他说的做。”

  等官兵领命退下,又问:“你既是杭州柳府的公子,为何会出现在荒郊野里?此处去杭州并不近。”

  “回殿下,草民原是打算上京赶考的。”柳昀道,想起阿留还不见踪影,又合袖揖道,“草民有一位家童走失,要趁着入夜前找到他,请殿下恕草民失陪,等日后进了京,一定登门答谢殿下的相救之恩。”

  说着,唤了安然便要离开。

  朱昱深看着柳昀的背影,想起他方才说的“赶考”二字,觉得十分诧异,不过一名十一岁的少年,这便要赶考?

  然而此念头一生,他又想起来杭州的路上,孟老御史提起柳昀,曾赞不绝口:“柳家有子,光华内敛,天资本就百年难得,后天极为勤勉克己,十岁写出来的文章见地,连柳家几名夫子都自叹弗如。”

  听他方才对精瘦汉子的一袭话,确实非凡。

  “你一个人要找到何时?”朱昱深对着柳昀的背影高声道。

  又道,“你的家童,本王可派人帮你找。”

  柳昀回过身来,思量了半刻,朱昱深的人帮着找阿留,这的确是最可行的办法。

  暝色半明半晦,他看着不近不远处,那个足足比自己高出一个头,双眸深邃的少年,无声再施一揖。

  朱昱深沉默了一会儿,问:“朝中的孟御史,你可知道?”

  柳昀一听这话,平静无波的双眸竟起一丝微澜,恭敬地道:“回殿下,草民知道,孟先生曾在柳府授过学,草民有幸师从他半年,孟先生学识渊博,为人刚克,令人心折。”

  朱昱深点了点头:“那你可愿随本王去见他?”

  从京师出来勘察灾情的行军赶不到杭州府,夜里便在荒郊扎营。

  朱昱深将柳昀带回营地,罗将军与孟良已打算将随行的军饷分出一半,命侍卫搭好棚子,维持秩序,开始施粥了。

  远远看到朱昱深回来,一身墨色劲衣的少年皇子身后,还跟了一个年纪小一些,个头亦小一些的少年。

  竟是柳昀。

  也无怪孟良远远的就认出他。

  他实在太特别,小小年纪便卓然出群,身上像始终敛含一泓清晖,如月色,连江南萧疏的雨都掩不去这光。

  得走近了,朱昱深将事情因果交代一番,孟良便看着柳昀,问:“你既打算自己谋生,想好日后在何处落脚了么?”

  他是明达之人,没问柳昀为何离家,想来柳府那一套存天理灭人欲的规矩,非要把这孩子的一身锋芒逼成一根一根倒刺不可,离家也好。

  “回先生的话,学生原想以为人写字写家书为生,随意找个落脚处便好,等到明年科考过了再作打算,但——”

  他说着,垂下眸,眸里闪过一丝惘然,“这几日走在荒郊,看着流民惨状,忽然觉得满腹诗书,读到头来百无一用。不能救人,不能济世,是以亦不能度己。

  “书中说‘达者兼济天下’,又说‘臼杵之利,万民以济’,可‘济’之一字何解?曾如先生这般,官拜庙堂之高,或如四殿下这般,生来天之骄子,便有法子对这天灾连年生灵涂炭之状有济策吗?若没有,学生便是科考入仕,又有何用?”

  雨丝轻扬,无声浇洒人间,茫茫如雾。

  少年柳昀的双眸,在这雨烟子里,干净灼亮如星月。

  朱昱深看着他,半晌,步去他身旁,与他并肩朝孟良一揖:“请孟御史赐教。”

  孟良看着他二人,却摇了摇头。

  “你这一问,老夫亦没有答案。”

  他负手,看向这雨雾苍茫处:“数十年前,老夫随陛下起兵,以为可以救济苍生。后来翻遍青史,踏足阎闾,才知华夏数千年,不过八个字。”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而能万事以百姓为先,以民为本的君与臣又有几何?”

  “济这个字,太大了,大到一个人便是以此作为矢志不渝之志,永生寻求的解,倾尽毕生,亦只能在泱泱江海里取得一勺,略知滋味。”

  他说到此,目光落到柳昀身上,笑了笑:“可能老夫终这一生,便只能追寻到此吧。但你不一样,柳昀,你资质好,我问你,你可愿随老夫上京,真正拜老夫为师,或许有朝一日,老夫不得解的一个‘济’字,在你这里,会有一个答案。”

  那年的茫茫烟雨,一直到柳昀随孟良与朱昱深离开杭州还在洒落。

  一如这个济字。

  亦是他追寻半生,亦不得解的风雨苍茫。

  “摄政大人?”

  屋内有人唤了自己一声。

  柳朝明睁开眼,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何时以手支颐睡了过去。

  工部的吕主事与礼部的江主事并排而站,呈上玉玦:“大人,您的玉玦补好了。”

  三道断裂处浇上鎏金,柳朝明握在手里,原本温润了触感多了一丝冰凉。

  江主事看他的神情略有缓和,欲提着胆,再问一问拟年号的事,谁知一个字还未说出口,外头忽然传来一阵骚乱。

  一名礼部的小吏疾步走进工坊,一见柳朝明便道:“摄政大人,不好了!皇后娘娘今早不知怎么,没等天亮,忽然抢了一匹马,急赶着回宫来了。”

  江主事诧异道:“皇后娘娘原不就是今日回宫么?这有什么好着急的?”

  “几位大人有所不知,皇后娘娘回宫后悲恸震怒,先去明华宫祭拜先帝,然后提着红缨枪,径自闯去谨身殿找陛下了。”

  第210章 二一零章

  谨身殿原为御书房,明华宫被焚, 重建尚需时日, 别的宫楼规格不够, 新帝是以暂居此处。

  听了小吏的话,同在工坊的江主事与吕主事便慌了神, 帝王居所, 除了皇帝身边的带刀近侍,任何人进入都需卸下兵器,包括皇后。

  “摄政大人, 可要传几位亲军卫指挥使去拦着皇后娘娘?”

  柳朝明见雪停了, 一面往外走, 一面扔下一句:“让朱弈珩去。”

  江主事一愣:“十殿下?”

  可这宫里, 哪有大臣吩咐王爷办事的?

  还待再问, 一旁的吕主事悄声道:“江大人,如今这朝廷, 该听谁的不该听谁的, 您心里没个谱?十殿下领着宗人令,确实能管这事,您还是赶紧去寻他,省得谨身殿那头乱了套,摄政大人怪罪。”

  谨身殿已经乱套了。

  沈筠一到, 将守在外头的侍卫, 里头伺候侍婢通通撵了出来, 独自提着红缨枪在外间站了一会儿, 心神稍缓,才一步一步朝内殿走去。

  天色方明,内殿还掌着灯火。

  朱昱深倚着引枕,半卧在龙榻上,双目是阖着的,似在睡。

  沈筠看着他,说不出什么滋味。

  她其实并不确定发生了什么,昨日得知朱南羡去世,也是茫然大过伤痛,枯坐一夜,才隐隐觉得不对——四哥人已谵妄,前日傍晚,十三传召他做什么?为何十三会在传召四哥后,忽然放火**?既是有嫡立嫡,诏书为何要立四哥为帝,十七呢?八月末,他们回京复命,小奚为何不惜溺死四哥也要试探他痴症的真假?

  心中忽然升起一个可怖的揣测,说不清是惊是悲。

  仓惶间,也不顾两位太妃阻拦,夺了马便赶回宫,直到看到烧得精光的殿宇,揣测一下化作磅礴的怒意,驱使着她提着红缨枪便闯来谨身殿。

  可现在,她站在朱昱深眼前了,又感到一丝无措。

  他阖目半卧的样子这么静,分明就是痴了。

  是不是——自己想错了?

  纷乱的思绪反倒令心神镇定下来,轻声唤了句:“四哥。”然后盼着他如以往一般听不见,不要应。

  然而,片刻后,沈筠却听到一声轻叹。

  半卧在榻上的朱昱深缓缓睁开眼,回了一句:“三妹。”

  红缨枪“铛”一声坠在地上,朱穗拂地,扫出一片凉意。

  她似乎仍难以置信,看了一眼搁在御案上治痴症的药汤,怔然道:“你……不是痴了么?”

  又觉得不对,再问:“何时好的?”

  再一想,仍是错的,于是问:“是不是……早就好了,因为、因为怕十三削藩,所以——”

  “我骗了你。”朱昱深看沈筠这副样子,沉默地打断,“对不住。”

  饶是心里已有揣测,事实摆在眼前,才发现难以承受,以至于还在拼命帮他找借口。

  沈筠整个人都乱了。

  她茫然又不解地看着朱昱深:“不是,为什么啊?为什么要骗我?我又不会害你,你怕削藩,我与十三一起长大,我去与他说。或者大不了不当这个王爷,我陪你,带着瑄儿与瑾儿,一起去北凉,去达丹,或者南下去安南?你为什么要骗我,为什么痴症好了不与我说?”

  “我没有患过痴症。”半晌,朱昱深应道,又顿了顿,“三妹,我赌不起,你是沈家人。”

  沈筠愣道:“你当初娶我,不早就知道我是沈家三妹吗?”

  这问一出,她又反应过来。

  赌不起?

  他赌不起什么?或者说,他要赌什么?

  “沈家人是什么意思?”沈筠问,“你是想说,我是东宫的人?”

  “你与青樾自小和十三一起长大,朱悯达与沈婧待你们如父如母,沈家一直拥立东宫,我既决定争位,有时候行事,自是不便让你知晓。”

  “可你一直知道沈府是拥立东宫的不是吗?!你娶我是景元十七年,那时我阿姐早就嫁了故太子,小奚也已入仕,我随你去北平前,阿姐,姐夫,小奚,十三,还一起来送我们,那时我们——”

  一想到沈婧,沈筠心头蓦地一寒。

  当初沈婧身陨昭觉寺,沈奚有回悲痛至极,与沈筠说,害阿姐的人,除了朱沢微外,应该还有其他人。

  当时沈筠以为他口中的“其他人”不外乎朱沢微一党,而今想来,若只是朱沢微一党的臣子,凭着沈奚的手腕,大可以想法子料理了,何必与她言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