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回到七零年代

第267节

回到七零年代 缓归矣 6698 2024-06-30 08:36

  “高是挺高的,不过算不上瘦,不胖不瘦。”许清嘉吐槽。

  韩东青发笑。

  “算了,勉强算他高高瘦瘦吧。”许清嘉继续把戏唱下去,“他掉河里了,现在在我家。”

  韩东青再一次牵住许清嘉的手,“小妹妹,麻烦你带个路。”

  “不对,”许清嘉不高兴的撇撇嘴,“你应该是去给他拿衣服,你还得给我大白兔奶糖,”举起被他握着的手,“当年你可没牵我的手。”

  奶糖还真没有,韩东青说道,“待会儿给你买,买一大罐。”

  许清嘉掐着嗓音,“谢谢大哥哥。”话音未落,就已经笑起来,一边笑一边说,“我们像不像两个神经病?”

  韩东青扶着她的胳膊,笑眼盈盈的望着她。

  许清嘉被他看的不好意思,偏了偏脸。

  “遇上你真好。”韩东青慢慢的说道,语调轻柔又带着感激。

  心头似被撞了下,许清嘉转回目光看着他的眼睛,有一种想抱抱他的冲动。

  “嘉嘉,你对象。”斜刺里冒出一道响亮的声音。

  许清嘉霎时回神,抬头一看,就见六叔公家的春梅伯娘站在岸上面看着他们,笑得一脸好奇。

  许清嘉点了下头,看她挑着两担子莲藕,遂道,“伯娘去挖藕了。”

  春梅伯娘子脆脆应了一声,放下担子对许清嘉道,“今年的藕很脆很甜,你拿两根回家,凉拌炒着都能吃。”说着就挑了三大支比手臂还长的莲藕放到地上,这是脆藕,适合生吃,粉藕的话熬汤好吃。

  许清嘉忙说,“一支就够了,吃不完的。”

  春梅伯娘就笑,“慢慢吃,家里还有刚做好的藕粉,待会儿我给你拿些来,你奶奶爱吃这个。”

  她男人在许向华的山上工作,两个儿子都在运输公司,两个儿媳妇一个在罐头厂,另一个原也在罐头厂,现在在那个啥啥啥美食城里租了个铺面打算卖米线,带着她小闺女一起。反正她看许向华就像看财神爷。

  公公在家总说,当年帮了几把,如今这个隔房的侄子发达了,他们都跟着沾光。

  许清嘉不好再拒绝,忙谢过,又给他们互相介绍了下。

  春梅伯娘瞅着韩东青,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反正瞧着挺精神挺气派的,听许向党说过是当兵,还是个官哩,这大学生找的对象就是不一样。

  有些拘谨的笑笑,“有空来家里坐坐。”

  韩东青笑着应了一声好。

  寒暄两句,春梅伯娘挑着莲藕离开。

  韩东青拿着三根巨大的莲藕往家里走,许清嘉看着就想笑,只恨没拿相机。

  晚上吃到了清炒藕片,凉拌藕丝,还有江小白日思夜想的麻辣小龙虾,一口又麻又辣的小龙虾再一口又脆又甜的藕。

  江一白满足的叹息,“人生圆满了。”他都不想了,然而还是得走。

  回到余市,江一白和许家阳忙着和老同学碰面。

  韩东青当然是陪着许清嘉,能帮忙的就帮忙。许清嘉很忙,她得盯着绿化情况,还得筹备开业典礼,当天会有省歌舞团来表演,表演场地得搭建好。

  是日还会有省里和市里的领导过来,还有不少记者,肯定不能出岔子。许清嘉特意准备了红包到时候送给到场的记者,那根笔杆子可不敢得罪。

  她又和周红军商量当天的餐饮,肯定要留饭的。领导们在店里吃饭,对周红军的饭店是一个极好的宣传,有机会再和领导来个合影,挂起来,可以吸引客户同时镇住捣乱的。

  周红军咂咂嘴,还能这么操作,这侄女年纪不大,主意倒不少。

  忙忙碌碌间,商贸城开业的日子到了。

  省长题词,省工商局局长、余市委书记、市长全程参加开业剪彩。另外还有家新闻单位44名记者到场。

  场面很火爆,比他们预期中还要热闹。看来那笔广告费没有白打,也许还要感谢六月份通车的那条高速。亦或者说那条商贸城专线没有白设,为了方便人们前往商贸城,他们专门买了客车来往于市区和商贸城。

  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许清嘉脸上露出舒心,算是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得等市场成熟后才算彻底成功。

  韩东青侧脸望着眼睛闪闪闪着光的许清嘉,眼里露出骄傲,他的小姑娘,那么优秀。优秀的让他迫不及待的想昭告天下,她是他的。

  “定下来?”许向华眼皮掀了掀。

  忙完正事,许向华邀请江平业一家到自家做客,然后江平业示意许向华上楼,许向华以为有什么事,不想是来给他外甥当说客的。

  江平业笑眯眯的,“两孩子感情这么好,不如早点订下来,咱们也能早点放心。”

  许向华面无表情,他一点都不担心,他姑娘才多大,二十而已,还是虚岁。年龄小意味着变数大,万一他姑娘变卦了怎么办?

  嘉嘉准备留学,起码要两年。这两年里会发生什么,谁也说不准,时间和距离是感情的天敌。

  分手是小事,退婚是大事,对女儿家而言更甚。作为父亲,他必须替孩子考虑周全。

  如果留学回来,两人感情依旧,他吃饱了撑的才作梗。

  ☆、第228章 第二百二十八章

  在许家吃过饭, 又略坐了会儿,江平业和韩东青甥舅二人一起离开, 江平业还得赶着回省里。

  “老许说,嘉嘉还小,等她成熟点再来说婚事儿。”江平业给了韩东青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

  对于这个结果,韩东青一点儿都不意外。

  江平业清了清嗓子, 开解外甥,“嘉嘉是还小,才20呢。”心道他自个儿娶老婆的时候也才二十而已, 这当爹和当丈夫的标准还真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可他委实不算小了,韩东青扯了扯嘴角。急着想把婚事定下来,他也有自己的担忧在里头。

  明年他要下部队, 许清嘉出国的机会很大,两人不可避免的会分开。

  分隔两地联络不便,对感情一点影响都没有是不可能的,所以他想把婚事定下来, 吃一颗定心丸, 也让那些狂蜂浪蝶适可而止。

  恋爱中的人总觉得自家女朋友天上有地下无,生怕被人抢了去。

  韩东青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让舅舅费心了, 嘉嘉还小,许叔舍不得也在情理之中。”

  江平业侧过侧脸看着他, 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许叔还是很欣赏你的, 就是目前阶段想让嘉嘉以学业为重,两三年过过挺快的。”

  韩东青笑了笑。

  江平业把韩东青放在宾馆门口,自己赶回省城。

  第二天早上九点,韩东青又去了许家。

  “小韩来了。”秦慧如笑着招呼韩东青。

  “秦姨好,”韩东青看许向华不在,遂问,“叔叔出门了?”

  “见客户去了。”秦慧如道。

  许清嘉去拿了帽子,对秦慧如道,“妈,我们中午不回来吃饭了。”

  秦慧如就说,“晚上总回来吃的吧,你爸晚上回来,小韩也来。”

  许清嘉戴上帽子,说了一声好,又问躺在竹榻上的许家阳,“你真不去?”他们要去商贸城,昨天主要是陪着领导们巡视,她都没仔细看过开业后的市场。

  许家阳懒洋洋地回,“不去,热死了。”是电视不好看还是棒冰不好吃?

  许清嘉便和韩东青出了门。

  八月酷暑天,商贸市场内却是人来人往,热闹不凡。

  广场道路上卡车,面包车,小轿车应有尽有,拖拉机、驴车、牛车、板车都能看见,运输工具五花八门。

  到了商贸城里头,各种口音混杂在一块,在这个普通话还没有被全面推广的年代,交流成了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在余市,永远都不缺外地人,也是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盘活了整个余市。一个城市要发展,人口是重中之重。

  “照这势头下去,我觉得要不了两年就要建设第二期了。”许清嘉喜滋滋的说道。

  望着眉开眼笑的许清嘉,韩东青也笑,“余市已经产生凹地效应。”

  许清嘉点头,现在国内最著名的‘凹地’是鹏城,因为政策的倾斜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资金人才蜂拥而去。

  而余市的批发市场能形成规模,也得益于最开始的政策扶持。当然也离不开当地人民的勤劳刻苦,有货源才会有客商,客商又吸引更多的货源,良性循环。

  由此可见,当地领导的眼界决定了一个地方的发展程度,感谢江平业。

  逛了一圈,许清嘉对韩东青道,“我们去吃饭吧,美食城三楼有很多小吃的。”天南地北的都有,当初挑选的时候特意保持了多样性。

  三楼一共有25家小吃店,店面在十平米左右,用餐区则是公用的,最大化利用座椅。

  现在才十点半,没到饭点,稀稀拉拉的坐着二三十个人。

  许清嘉先去了阿英嫂子的米线摊前,既然过来了,哪能不和本家嫂子打个招呼。不然就是失礼,尤其是自家条件好了之后,礼数越要做到位,不然容易落下发达忘本的名声。

  “嫂子生意怎么样?”许清嘉笑容可掬的问。

  “挺好的。”阿英脸上都是笑,昨儿一天挣了61块钱,赶得上她之前在罐头厂一个月的工资了,“来碗米线吧。”

  许清嘉点头,“嫂子的米线这么好吃肯定要啊。”以前在村里吃过两回。

  说着许清嘉又把韩东青介绍了下。

  阿英笑,“那来两碗。”

  许清嘉摇头,“不用,一碗就够了,我们还要买点别的尝尝。”一人一碗米线还能再吃什么,反正她是吃不下了。

  于是阿英嫂子就开始做米线,料加的特别足。

  韩东青掏钱。

  “给啥子钱啊。”阿英嫂子说了一句,负责收钱的小姑子梅香也不肯收。

  许清嘉就笑,“那我就不客气了。”转了一圈回来拿米线的时候,手上拿着两片西瓜和两瓶冷饮,“天热,嫂子和梅香解解渴。”

  阿英就嗔她,“浪费这个钱干嘛。”

  许清嘉就笑,“买的多有优惠。”

  韩东青端起刚出锅的米线,许清嘉再要了一只空碗。他们的桌子上已经摆了好几样东西,灌汤包子,凉皮,韭菜盒子,豆腐果,还有两块西瓜,两瓶冷饮。

  有韩东青在,许清嘉一点儿都不担心浪费食物。

  “这个豆腐果不错,你尝尝。”许清嘉热情推荐,之前她都没吃到过这种小吃。发酵过的豆腐烤至金黄,在里面加了黄瓜和折耳根,外脆里嫩满口喷香。

  韩东青夹起一块,品尝后点了点头。

  许清嘉就说,“待会儿买一点带回去,给我妈他们尝尝。”

  韩东青自然说好,又挑了些凉皮到她碗里,忽然抬起头,就见一位老妇人领着一个小姑娘走过来,手里还端着一碗饺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