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凳子?那是红木的;咸菜缸?那是明清时期青花的;铜盆?那是清末的;碗筷?里头有官窑的;反正啊,那时候几乎每一家都能找出一二样古董来,让无数当年笑话他们的人悔恨不已,自己当年怎么就没有干这么勤俭节约的事儿呢?太亏了。
当然了,也因为这样的缘故,到了后来,阿米手里有古董流出去的时候才会显得那么的不起眼,没法子这满村子的人都有啊,谁还会关注这其中一个的问题?倒是也免去了不少的麻烦。
金秋十月到了,阿米也将开始新一个月的抽奖,在此之前,阿米很是迷信的对着老天拜了拜,希望老天爷手下留情,在已经倒霉了这么久之后,来点实用的,甚至阿米还在心里给自己列了一个表格,盘点了一下目前需要的东西。
“我会做弩了,不过要是再有点木匠手艺就好了,家里的一些小活儿就能自己干了,不用老是麻烦大伯家,嗯,篾匠的本事也成啊,我这做篮子做的太难看了,还容易坏,这东西买又不划算,问别人要也不好开口。或者给我把好弓?家里的不顶用,容易拉坏。听说牛角弓挺不错的,还有这面点技能上次那本里头只有十个做法,好像少了点,来这个也可以接受,秋粮里的红薯玉米磨了粉也能做点好吃的。唉,老天爷,别给用不到的,拜托了。”
絮絮叨叨的阿米很是慎重的洗了手,擦了脸,开始抽奖,等着指针一停,定睛一看,阿米哀嚎了一声。
“哎呦,白求了,怎么是这个?”
只见那大转盘上显示出一行大大的字:农具一套。
怪不得哀嚎啊,阿米这一年四季除了打猎就是读书,田地里的伙计,除了家里的那个后院菜地,基本上是一点不碰的,你说给上一套农具有啥用?干等着吃灰啊!等着领出来一看,嘴角更是抽抽,一套还真是一套,锄头,镰刀,耙子,铲子,犁头等等,地里用的上的全有了,和村里生产队的一模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这一整套用的铁估计很实在,很不错。毕竟这个念头,因为国家大炼钢铁的缘故,不少地方铁制品稀少,就是最关键的农具还是木头包铁皮的,有这么一套实在铁器,想来也算是一般农家难得的好家当了。
只是这样的家当对于阿米来说除了鸡肋还是鸡肋,能有啥用?阿米一个冲动都想着是不是索性送给生产队得了。正努力运气和这些铁东西较劲的档口,门口稀里哗啦的声音传了过来,这才让阿米稍微回神了一下下,匆匆的跑到门口,打开门,朝着正飞奔的秀芝招了招手,大声的问到:
“怎么了,怎么了?有啥事儿?这么吵吵?”
“村子里选定开荒的地方了,我来喊我爹过去看呢。阿米你去不?”
“去,你等着啊。我和你一起。”
肯定要去啊,选定一个新的开荒地这事儿大伯也说了好几回了,人丁繁衍,口粮的问题可是大事儿,特别是阿米,经历过后世,知道这人口问题有多严重,人均田亩的红线有多紧张,自然对着人均口粮也很是敏感,这会儿听到这开荒的事儿怎么可能不重视。这会儿那农具的事儿早就被抛到了脑后,匆匆的一锁门,就跟着秀芝跑了。
第125章 开荒
说起开荒, 其实前些年这事儿已经做了不少, 灾害前那几年,全国对这战天战地的事儿都报着十二万分的热情, 就是这个小小的村落也跟着折腾了许久,可即使这样,也不过是开出了一些梯田,毕竟这里是山里,没有那么多合适的土地山坡, 这一次能寻到新的开荒地方那真是运气。
前面说了,这葫芦村说起来就是个山沟沟,几乎是四面围山,就那么一条小小的山涧窄路往外通, 还上下不平, 弯弯曲曲, 很是不好走,就是县里有啥任务一般也不枉这里派人,没人愿意走这么折腾人的路,可见这里到底有多偏了。这样的地方, 能有多少合适的土地?
往年想要开荒,寻遍了四周都没有合适的, 可不想前一阵子因为打野猪的事儿, 村子里的人往野猪聚集的一片山林走了几次倒是意外的发现了一片处在山腰的小山谷,哪里多少年了都是属于野猪的老巢,还真是没有什么人进去过, 等着这近一年的专攻野猪,慢慢的才被人发现了端倪,这里头虽然地方也不是很大,地不算是平整,可开荒的地利条件却不差,一处山溪蔓延而下,能平整的地方按照估算能出来二十多亩,若是坡地也修正一二,怎么也能拾掇出近五十亩,这样一算,可就是近八十亩的田地,要是好生操持,这地方能产多少粮食啊!
虽说若是想要耕种方便,他们要做的事儿也很多,比如将里头的野猪要全部清理干净,比如从那里要开出一条能通往村子里的能走牛车的小路等等,可和这些田地一比,这事儿就不是事儿了。更不用说这若是开路,说不得还能沿着这小路再开出些零碎的地,就是只有这八十亩,对这个山村来说,也是解决未来人丁口粮的重要补充。
“我爷爷前头就去看过一回,说是那地方其实真说也不远,就是翻个山的事儿,只是要是开路那就有点麻烦,毕竟这得从山脚那地方绕,这样一来路程不会小,不过也不是没有别的好处,这一片山反正都是咱们村的狩猎范围,山脚一路过去还能顺带开点山坡地出来,我爷爷说,村长的意思是坡缓的地方做坡田,不合适的就种点核桃树啥的,到时候也能卖不少钱,顺带的,咱们那个香皂厂也开过去,就在那出村往那边去的路上,哪里有个石滩,虽然地有点零碎,可整平了,糊上点水泥也能收拾出五六间不小的屋子,比现在这地方更宽敞,扩充一下产能也合适,还免得这脏油的臭味熏到人。”
秀芝的消息比阿米不知道灵通了多少,带着阿米一边往村子里预定好的新开小路的方向走,一边和阿米解说这段时间村子里的决定,听得阿米不住的点头。
“只要那边地好,这点付出也值得,不是说有八十亩嘛,那可是有咱们村子如今的三分之一了吧,要是这周边的地方再能开出来,那咱们村子以后的口粮就多了,就是再多点人也不用发愁。”
如今的村子人丁已经超过了七十人,原本的那点地,不过是二百多亩,若不时有红薯土豆等高产的粮食顶着,这点田地交了公粮之后,每个人头上一年能分到五百斤粮食都勉强,毕竟这个时候可没有什么高产稻,高产小麦什么的,再加上这地质不成,比不得那种良田,平均亩产也就二百多斤,更不用说不少地还要种植大豆等国家任务中的粮食了,如此一来除了土豆和红薯,亩产是在少的可怜,也就一百多,去除牲口粮,种子粮,上缴任务粮,分到手的也不多,靠着两种高产的东西,再加上有打猎的补充,这才让村子里能过的下去。就这在这附近村子中都是算好的,好些村子可耕种的面积只有一百多亩,人均不到两亩地。可见这时候粮食问题有多严重。
如今若是能开出新的地来,那人均就就有四亩了,这样一来自然能让整个村子的人都不用再担心吃饭问题。特别是那些小子多的人家,不说敞开来吃,最起码每顿也能吃上八成饱。所以这开荒的事儿,村子里的人都很是积极,一心想着多出点力气,几年后,让自家能过的更舒坦些。
“可不是,我爹一听说有那么多地,高兴的差点没蹦起来,往年过冬即使不缺粮食也难熬,除了红薯就是土豆,吃的人肚子难受的紧,要是这地能多些,家里能多存点米粮,那日子才美呢。”
听到秀芝这么说,阿米感觉有点 ,她去年分了粮食后,因为有肉吃,有抽奖补充,所以把红薯大半都给卖到了黑市上,就是土豆也是做青菜土豆汤多些,还真是没有试过日日吃的滋味,不过记忆力那种吃多了烧心挠肺的感觉还是存在的,所以也很是理解秀芝的想法
“咱们如今打猎不是顺手的很,隔上点日子也能吃点肉了,再吃红薯也不会那么难受,说起来你察觉没,自打吃肉吃多了,这饭量好像就小了呢。”
赶紧转移话题,这话也正说到了秀芝的心坎上,只见她笑眯眯的说:
“可不是,我爷爷开始都以为是老了,没胃口了,可后来一看,一家子都这样,这才拍着腿说,这是那些肉的功劳,肚子有了油水,所以才省了粮食,对了,我哥也说了,这次去征兵考核的时候,人家部队的干部都说我哥那脸色一看就是家庭条件好的,开始还问来着,知道是猎户村子里出来的才相信我家就是个贫下中农,还说猎户身体素质更符合他们的要求呢。”
阿米听到这里,自然是狠命点头的,可不是吗,这成天吃的好,跑的多,还和猎物做周旋,不管是身体素质上,还是身体的灵敏度上,都不是一般的庄稼汉能比的。
说话间,两个女娃已经到了这山脚处,不来不知道,一来才发现这时候的人对于土地,对于粮食的热情有多深,这消息穿过来才多久啊,居然已经有人在这边帮着清理石头,整理路基了。那几个下放来的老兵还用自己当年爬山卧雪的经验给老村长做参考。
“这路既然是走牛车的,那也不一定要全平整了,稍微有点坡度也能承受,这样工程量就能小些,只要能大致平顺就成,再有这里,什么裂缝啊,明明就是个小山涧啊,我看弄点炸药更合适,把里头的树砍了,或者直接移到各家门口当乘凉的,然后把这小山涧炸开些,能省下三成的路。。。”
你还别说,这些人观察能力真不是盖的,好几处经过他们指点后修改,比一开始的时候定下的合适多了,特别是说的那个小山涧的地方,本是山里一处悬崖下的石头裂缝,这边村民还有老辈传来下来的传说,说是什么大仙斗法,最后一剑劈开的缝隙,就在半山腰上,侧着身子才能过去,里头长满了杂草,往日都是蛇虫的窝,四周也长满了大树,很是不起眼不说,还少有人去,如今被这么直直的点出来之后再看,果然是个捷径,只要去了哪些树木,清理了裂缝,将地方炸宽些,即使因为在半山腰,走牛车不一定方便,可走人却肯定没问题,这样一来,去那边山谷果然就快多了,几乎是直线的距离,多方便人们去做活啊!这不是,老村长眼睛都亮了。
“是个好法子,这样走过去也不过是半个小时的时间,能省不少的功夫,而且清理了树,这口子上也能开点菜地出来,这一边离着坡地近,照顾起来方便的很,就是后面靠着山谷的地方要清理,那边常年没人去,不知道是个啥样呢,对了,那山谷周边也要让狩猎队走几回,将大东西清理一下,别漏了啥,到时候伤到人。”
这个确实是关键,那边毕竟靠近深山了,即使是个几乎封闭的山谷,里头清理干净了还算是安全,可这出来进去的一段路却不是这样,还是属于野兽的地盘,不能不小心。
洪教授看着这一群人说着怎么清理山林,心下有些不忍,有心想说些什么,可他却怎么都说不出口,他知道这样开荒其实就是在毁林,对生态不是什么好事儿,可他同时也明白粮食对于人的重要,在活人和山林发生冲突的时候,他做不到舍己为人,做不到明明有可以开发的田地而让村民忍饥挨饿,所以他最终不过是说:
“山道边多种点树,各家也多种点,别都砍了,这都长了几十年了,砍了可惜了。不成就在道边拉上栅栏或者渔网,不让那些野物进来就是了,都打了,以后这动物都迁徙了,咱们打猎就麻烦了。”
这话倒是也合情合理,老村长听了也点头赞同,到底是山林猎户出身,对山林的爱护观念比一般人都强些,知道维护山林的好处。
“这话在理,这好木材可不能瞎弄,道边种点核桃,枣树,又能卖核桃吃枣子,等着树长大了,也能起屋子做家具,最实惠。栅栏渔网的再看看,要是东西少就不用了,要是多,还真需要,不然一竿子全打了也不合适,不说卖不卖的出去的问题,就是为了来年有的吃,也要悠着点。”
虽然喝洪教授说的有点变味,可到底也算是不错,洪教授一听就赞同了。领头的有了主张,这干活自然越发的快,不过是一会儿的功夫,就清理出一大块地来。
第126章 开荒2
秋收前的日子除了一天三遍的看地里的粮食, 本来能干的活计就不多, 有也是和秋收有关的准备工作,如今这注意力一个个被开荒的事儿引过来之后, 立马让整个村子都热闹了起来,几乎每一个跑得动的人都上赶着往这开荒的地方跑。
别以为是他们有劲儿没处使,没事儿瞎折腾,真说起来真没有一个笨蛋,你想啊, 要是这赶在秋收前能将那地方开出来,哪怕只是开出一半的土地呢,那翻弄好了,将地晒一晒, 到了秋收后种植冬小麦, 那地就能跟着一并种下去了。
只要能赶得及, 只要能种下去,那到了开年收粮食的时候,自家能多分多少粮食啊!别忘了,这地开荒虽然是和上头打过招呼了, 可到底咋交粮可还没说定呢,按照早几年的做法, 怎么也要等着开荒完成之后, 将总数报上去,这才会根据具体情况核定这地的应缴份额,甚至还能商讨一下因为新开土地地力不够, 开荒一两年免交粮的政策优惠。
听明白了吧,也就是说,在正式核定之前,在官面上,这地还是空的,不在交粮范围,这样一来也就是说在明年春天开荒完成前,这种下的东西都是属于他们村自己的,这样一来,你说,这村子里的人该有多积极?那可是近八十亩啊,哪怕是只开出平地的三十亩,种上小麦,到了开春,就是地力再不济,每亩一百斤总能有的,更不用说这里原来可是野猪的老窝,猪粪什么的从来不缺,自然地力也不会像是太差,再怎么不济,一百五十斤每亩应该不成问题,分到每一个人头上,那就能有六七十斤麦子了。
大家可别觉得这个数字小,按照如今的产量和分配来看,这已经是一个人两个多月的口粮,有这么些粮食,不说阿米这种单个过日子的孩子能剩下多少换钱,就是人丁繁多的人家,有了这份人头粮也能把日子过得松快不少,甚至有能力支援一二那些过不下去的亲戚。
村子里的人肚子里都有一本账,怎么样最划算都不用人教,知道这早点开出来的好处,那么自然而然的,对这自然积极的很。
都说人老成精,老村长都不用多看一眼,只寻摸一下人数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也不用多话,直接喊了村子里的打猎好手,往哪野猪的小山谷里去,争取几天的时间里能将那个山谷以及周边的威胁给去除掉,随即又分派了农活最厉害的几个跟着查看山谷及周边的土地,看看需要做点什么准备,若是山谷里安生的话,那么跟着去,或许今儿就能烧出一块地来。
此外,开路的,移树的,准备炸裂缝的,满眼都是活计,老村长一个人怎么可能忙的过来,所以顾大伯自然就成为了负责人之一,被派到了最前头,跟着那些狩猎对的人。
阿米是个有心的,知道自己这个村子里什么都好,就是人丁太单薄了,这一次的开荒事件是好事儿,可人就这么一点子人,几下子一份派,估计哪儿都不凑手,想要安全规整的将那山谷收拾利索,只怕有的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