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晋砺

第84章 彼此杀机

晋砺 青玉狮子 4715 2024-06-30 09:38

  继张华出任中书令,裴頠加侍中、掌门下,又有两项人事颇孚众望:

  其一,傅祇填了故东安王的空位,出任尚书右仆射。

  其二,傅咸右迁御史中丞。

  二傅兄弟皆以风骨著名,而张华、裴頠的任命出于人主“乾纲独断”,二傅的任命却是新官上任的录尚书事的举荐,朝野上下,颇有君臣同心、风清气正、面目一新之感。

  也有人以傅咸去尚书左丞位为憾,但御史中丞掌朝廷风纪,尚书左丞的职权止限于尚书台,而且,尚书左丞官六品,御史中丞官四品,当然还是为朝廷得人贺,为傅长虞超迁贺——你值得的!

  汝南王的“闻望”,愈发的“隆重”了。

  然而,他接下来的上书,却大起争议。

  汝南王以为,“论诛杨骏之功,尚有遗贤”,俺做一个补充,另附一张名单,请陛下御览;至于这些人该封个啥侯,臣的意思,交由尚书右仆射傅祇议定,臣祇公正无私,朝野推许,对于最终的结果,大伙儿一定没二话。

  所谓“遗贤”,也就是那张名单,拢共——

  一千零一十八人。

  何天第一个击案——

  靠!特么的疯啦?

  走了一个杨骏,又来一个杨骏?

  司马亮!你特么也算“与国同戚”,也特么算这个国家的“持份者”,就特么的这般“崽卖爷田心不疼”?

  以后的日子,还特么的过不过了?

  你这样干,还不如你侄子卖官呢!

  武帝卖官,好歹算是间接减轻了国家的财政压力,你特么的——

  靠!

  然而,这一回,同杨骏那一回,还是颇有些不同的。

  汝南王的“遗贤”,集中于禁军和楚、淮南二王的亲兵,分大饼,殿中人的“份额”最大。

  殿中人,皇后的基本盘。

  还有,汝南王也不像杨骏那样,不加区别,不管有功无功,不管功大功小,增同等,封同侯,汝南王的“遗贤”,是要甄别分等的,有孟观、李肇的子爵在前头比着,“遗贤”们分食的,就是男爵、乡侯、亭侯、关中侯、关外侯的饼了。

  这是新上任的录尚书事的第一件大政,正常情况下,君主不能驳回,不然,今后宰相的活儿就没法儿干了。

  也不能像上一次那样,召开朝会,“付诸公议”。

  其一,如是,也算君主对宰相的委婉的拒绝。

  其二,汝南王同朝臣们正在“蜜月期”,就有人不以他的“大举遗贤”为然,但大多数人不会公开打他的脸,寥寥两三个异议,不成气候。

  杨骏那回不同——朝会之时,杨骏其实已尽失人心了。

  最要命的,皇后阵营内部对此形不成统一意见。

  孟观、李肇,一声不吭。

  就连裴頠,都自认身处嫌疑之地,不宜发表意见。

  分大饼,禁军中,右军的份额,仅次于殿中人。

  皇后自己也很犹豫:

  汝南王确实“荒唐”,可是,咱们好像也能落着好处?

  何天苦恼!

  他不能上书反驳汝南王——因为他的皇后亲信的身份,如是,一定会被舆论认定是秉承皇后之意。

  则等同于上面说的君主拒绝宰相了。

  现在觉得,这个“亲信”的身份,真特么的别扭!

  该说的、想说的,说不出来——杨芷的事情是这样,这一回,又是这样!

  何天没法子,只好寄希望于“堡垒从敌人内部攻破”。

  他去找另一位录尚书事——卫瓘。

  然而,出乎他的意料,卫瓘的态度,十分暧昧。

  “云鹤,诛杨骏,我其实无功,我来出面,反对论功,很不合适。”

  不合适?

  你特么是宰相啊!朝廷大小事,哪一件,不是你的事?有啥合适不合适的?

  眼前的卫瓘,同那个布置狙杀刘渊的卫瓘,判若两人。

  咋回事?

  我不相信你不明白汝南王这样胡搞的危害!

  朝廷的名器不值钱了!

  朝廷的财政,更不堪承受!

  我对你……很失望!

  何云鹤离开尚书台时的一句愤激语,很快传了开去:

  “很好!以一千国家名器、百万黎庶膏血邀买一人之名望——很好!”

  这句话,自然也传到了汝南王耳中。

  汝南王破口大骂,“竖子!”

  顿一顿,“原本以为,不过一佞幸,不足为虑,不足计较,到了时候,再一起‘杀鸡拔毛’;现在,乃公等不及,要先杀鸡、再拔毛了!”

  不过,还是有人上书反对“大举遗贤”的。

  出乎意料——既出何天意料,也出汝南王意料,这一位,居然是被汝南王安排“甄别功臣”的新任尚书右仆射。

  傅祇如是说:

  “今封赏熏赫,震动天地,自古以来,未之有也。”

  “无功而获厚赏,则人莫不乐国之有祸,是祸原无穷也。”

  又写信给汝南王,“杨骏失政于前,人谓殿下既至,当有以正之,正之以道,众亦何怒?众之所怒者,在于不平耳。而殿下今蹈覆辙,人莫不失望。”

  傅咸桴鼓相应,也给汝南王写信:

  “杨骏有震主之威,委任亲戚,此天下所以喧哗。今之处重,宜反此失,静默颐神,有大得失,乃维持之,自非大事,一皆抑遣。”

  “比过尊门,冠盖车马,填塞街衢,此之翕习,既宜弭息。”

  上书,天下人可见;写信,虽是两人之间的事,具体文字,外人不得而知,但其“中心思想”,到底流传了出去。

  汝南王真的很没有面子。

  这一上书、二信,若出于别个之手,也就罢了,问题是——

  出于二傅手呀!

  其一,贤兄弟素以骨鲠著名。

  其二,贤兄弟特么刚刚被我提拔上来呀!

  不过,二傅的劝谏,非但不能阻止汝南王“大举遗贤”,甚至还坚定了他的决心——

  这一关若过不去,不用在洛阳混了!

  右仆射撂挑子?没关系!左仆射顶上!

  最终,一千零一十八人的大名单,全部通过。

  一个不能少。

  何天深受刺激。

  他有一个深刻的感觉:这个朝廷,不论哪个上台,都不遗余力的折腾这个国家——

  咋回事?

  台下的人,大多数,都在看热闹——

  咋回事?

  汝南王对他动了杀机,而他,也对汝南王动了杀机。

  这一回,无关个人恩怨。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