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回到明朝做仁君

回到明朝做仁君 第181节

回到明朝做仁君 纣胄 6506 2024-06-30 11:01

  第二七一章 给臣子的告示

  转头看了一眼陈矩,朱翊钧问道:“山东那边的事怎么样了?”

  “回陛下,应该已经差不多了。”陈矩连忙说道:“咱们的人送来了消息,山东巡抚他们已经把事情接过去了,最近海大人没有什么事情做了。”

  朱翊钧点了点头说道:“那就给海瑞传旨,让他回来吧。”

  说着,他把手中的奏疏扔到了桌子上,缓缓地站起身子。

  “是,陛下。奴婢马上让人传旨。”陈矩连忙答应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这份奏疏,在海瑞没有回来之前,朱翊钧不打算讨论,不然对海瑞不利。同时,也是想看看朝中对罢黜衍圣公一事的看法。

  海瑞的这份奏疏传遍了整个朝廷,舆论瞬间哗然。在刚开始的错愕之后,基本就是一边倒的反对。

  在这件事上,这些人看起来还挺团结。

  不过朱翊钧也知道,这只是开始,大家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来不及仔细琢磨,下意识的就觉得罢黜衍圣公这事不行。说白了就是抗拒改变。

  但过一段时间之后,肯定会有聪明人意识到罢黜衍生公这事的好处。到了那个时候,自然会有人站出来。当然了,好处不是指对这个国家或者说对百姓的好处,而是支持这件事他能得到的好处。

  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缺投机取巧的人,更不缺想要赌一把未来的人。

  至于说为人的底线,朱翊钧就只能呵呵了。

  十年寒窗苦读,奋发图强,挤过那座独木桥,为什么?还不是为了做官?

  至于说书本上那些圣人的话,那是说给人听的,书呆子才相信。

  京城里闹腾腾的,所有人都在讨论孔家的事情。朱翊钧却把精力放在了张居正的那份大名鼎鼎的请罢书院的奏疏上。

  朱翊钧这边可以不管请罢衍圣公奏疏的事,但是内阁不行。海瑞的这份奏疏已经到了内阁,内阁大学士们就要批红了。

  在接到这份奏疏的第一时间,内阁的反应就是荒谬扯淡,怎么能有这种事?

  只不过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张居正的态度有些暧昧。

  原本,这种奏疏就应该打回去,根本就不用搭理。即便要送进宫里要拟票,那也是先批驳一番,写上两个大字:不准。

  可是张居正把海瑞这份奏疏收走后,就没动静了,也没有打回去,也没有拟票,问就是还在研究。

  这搞得很多人不明所以。

  但这天下从来就不缺聪明人,张居正这种什么都不说的态度已经是一种态度了。

  如果张居正不满,直接打回去就行了,或者直接写上一句不准,这事就过去了。可是他却没有,他说他在研究。他研究什么?

  开始研究,那就证明张居正有这个想法,似乎觉得事情可行。

  再联想到山东的事情、想到孔家南宗的事情,很多人就觉得自己洞悉了整个事情的真相。于是聪明人就来了。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他们开始试探性的上题本。

  他们当然不可能像海瑞一样那么直接。他们不是海瑞,也没有这个心思。

  他们上的题本都是弹劾孔家的,基本把孔家干的坏事说了一遍,什么横行不法、什么抢男霸女啊。

  至于怎么处置,他们没说,只是在题本的结尾上来了一句:请朝廷严加查处。

  我们把事说了,怎么处置是皇帝的事情。

  题本送上去之后,依旧没有什么反应。

  早朝过后,大臣们三三两两的往外走。

  走到宫门口,他们忽然发现有人在那里忙碌,顿时有些不明所以,这是干嘛?

  直接有人在宫门口弄了一个小亭子,还有一个大板子,在上面贴纸,看起来像是告示一样。

  站在旁边的的是一个太监。

  众人对这个太监很熟悉——陈矩陈公公,皇帝身边的人。

  除了陈矩以外,还有两个内阁的人。

  这就让大家更好奇了,他们怎么搅在一起了?而且在贴什么啊?

  他们连忙凑了过去。

  兵部尚书谭纶走在人群的前面,他和陈矩还算熟悉,没怎么客气,直接来到陈矩的面前问道:“公公,这是在干什么?”

  “谭大人。”陈矩笑着对谭纶拱了拱手说道:“贴个告示。”

  谭纶一愣,有些迟疑的说道:“在这里贴什么告示?”

  “关于孔家的事情,这也是内阁和宫里给朝廷臣子的一个解释。”说着,陈矩转向了周围的人,大声说道:“如果诸位大人想了解,也可以过来看看。”

  这一下就吸引了不少人,大家全都靠了过来。

  他们自然不会陌生告示,都是当官的。可是这给官员们的告示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

  朝廷有条子,这告示算怎么回事?

  虽然大家不明所以,但新鲜事物总是吸引人的,于是都跑过来看看。

  谭纶也走到了台阶上,看着眼前的告示。

  看了之后,他一皱眉头,转头看向陈矩。见这个太监一脸笑容的看着自己,谭纶又转回了目光。

  这份告示的内容并不复杂,可以说很简单:

  为了平息物议、为了安定人心,朝廷将会在这里对大家关切的事情进行公示。今天公示的就是关于孔家的事情。很多人弹劾孔家,内阁表示这件事情已经在查了,很多案子都已经清理出来了。为了表示郑重,把这一些东西全都公布出来,让大家先看一看。如果谁有线索或者有意见,也可以向内阁上奏疏。

  简单的解释了一下,旁边就是公布出来的案件。

  大大小小一共九件案子,都有原告、被告、案件经过、主审官,每一项都写得很详细,各处都充满了签名和印章。

  也就是说,如果哪个部分有问题,直接就能够找到对应的负责人。

  大家都没见过这种行事,觉得很新奇。

  也有人考虑的比较深远,比如兵部尚书谭纶,他总觉得这件事情没这么简单。

  这个倒是看起来不算什么大事,而且对臣子们也有好处。至少让大家有了一个了解消息的渠道。

  可是谭纶总觉得这后面有事。

  看了一会儿,他背着手就走了。

  第二七二章 皇权复苏的征兆

  谭纶根本就不关心孔家的事,也不在意。

  他是兵部尚书,无论孔家的事最终如何处置,都牵连不到他。

  但是对于其他很多的官员来说,那就不一样了。比如之前想要搏一搏的人,这些人心思很多。

  在没有看到这份告示之前,他们或许还想着只是轻微试探一下;可是看到之后,就像打了鸡血一样。

  很多言官在京城已经待了几年,在外面,他们是士林清流。说起来很好听,可是每个月只能靠俸禄死撑,没有人给他们冰敬炭敬。

  现在钱贬值得很快,他们的日子很难,典型的驴粪蛋表面光。外边好,但是里边不行。

  家境好一些的还可以靠家里面接济,家境不好的就更完蛋了,甚至有的时候连饭都吃不饱。毕竟朝廷没钱的时候还要拖欠一下工资。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只能自己想办法。

  有的人已经开始卖题本了,比如你想让我弹劾谁,我帮你弹劾,但是你得付钱。刚开始的时候价格还挺高,越到后来,做这个生意的人越多,这价钱就压下来了。

  现在一份题本只能卖三十两。

  很多人就不甘心,也没钱活动着外放,就只能自己想办法。所以就有了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人。

  我都这个样子了,还能比现在更差吗?

  弹劾一番,成了功成名就;失败了也没关系,大不了就被贬斥出京,挨顿板子有什么大不了的?

  外放,哪怕做一任县令,也比在这儿强。那是实权的父母官,油水肯定是有的,而且比这里大。出了京城之后,也不用在京城里受鸟气,正正好好。

  这样的人多起来,就什么样的事都有了。

  弹劾高官、弹劾内阁首辅大学士、弹劾皇帝,反正怎么能出名就怎么来、怎么能刷声望就怎么来,只要不死,总能出头。

  前些日子,大家就是这么干的,弹劾张居正。可是结果却不怎么样,直接抄家发配。这可不是大家想要的结果,于是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当然了,如果你是奸臣佞臣,以后有人前仆后继。比如当年严嵩父子的人就一大堆,杀不尽禁不绝。

  真正的情况却不一样,虽然也有人玩命弹劾,但是有识之士支持张居正。剩下的那些人都是乌合之众,怕死,这两年消停不少。

  他们一直都在寻找机会,只不过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而已。

  这次的告示一出,很多人就觉得机会来了。无数的题本蜂拥而起,朝着宫里面和内阁就去了。

  这些人打着大义的旗号,支持海瑞,要求朝廷严惩孔家。甚至有个人更大胆,直接弹劾内阁不作为。

  孔家都这样了,你们居然还包庇他们?你们这群人的心都坏了。

  海瑞的奏疏都已经上来了,严惩孔家、罢免衍圣公。到了这个时候了,你们居然还无所作为?你们简直辜负陛下的信任,不配为内阁大学士!

  从弹劾孔家、要求严惩恐吓,最后到弹劾内阁,一气呵成。

  内阁中。

  张居正神情古怪的看着眼前的这些题本,转头又看了一眼张四维和申时行,随后说道:“都说说吧。”

  “都是那份告示惹的祸。”张四维哼了一声说道:“这绝对不是一个好事。”

  在张四维看来,那份告示看起来公正的公示一些事情,可那代表了什么?

  代表了宫里面的态度,说白了就是皇帝的意思。

  以前大家靠自己的本事和心思揣摩皇帝的心思,可是现在不用了,告示一出就明白的告诉你皇帝要怎么干,你们要做的就是乖乖的,按照皇帝所说的做。

  只要你们这么干,就能升官发财。

  这对内阁来说绝不是一个好消息。清流的实力本来就很强,现在又和皇帝搅到一起去了,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何况那些人看似清流,那是真的清吗?

  他们都是久经官场的人物了,对这些事再熟悉不过了,他们心里很明白。

  在张四维看来,这是皇权复苏的征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