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开局一个新手村

开局一个新手村 第81节

开局一个新手村 横空 8164 2024-06-30 12:26

  二丫郭蓉也和她姐姐一样在调香制花方便很有天赋,两年前,村长的香皂工坊,就一直是二丫在帮着姐姐打下手,基本上能学的她都学会了,后来进了学院,又跟着百灵老师学了调制香薰,小姑娘就更加手法娴熟了。

  叶兰亭找到百灵,把她想要调制出来用在糖果里的颜色和效果给她说了之后,百灵便亲自去了一趟镇上,买了些当季的果子和鲜花回来,然后带着她班上的几个小姑娘开始倒腾起来。

  这件事交给百灵去办,叶兰亭自然是很放心的。

  第二天,叶兰亭叫上薛霁安一块,去村后的田园和沙地巡视。

  一弯弯农田里,金黄色的小麦已经收割得差不多了,还剩下的一小半,也有专门种田的村民们正在集体合作收割,这些麦子收回去后,会留一半用作明年的储粮和种粮,剩下的一半分给村户们,预计一户人家能分到四五百斤粮食。

  种完冬季粮食后,田间会空置上一个冬,用来沃肥,刘老翁说,经过沃肥的田地明天再栽种收成会更好。

  叶兰亭明白这个道理,在还没有农药的时代,刘老翁是在用最原始的方法制作天然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山上的油菜花在夏天的时候开过了,现在金灿灿长满山坡,等甜菜收割完以后,就轮到收割油菜籽了。

  镇上的铁铺正在打造可以榨油的压油机。

  叶兰亭和薛霁安一起爬上半山坡,站在山腰上俯瞰整个大古村。

  “我打算把甜菜和油菜籽推广到周围村子里去,让十里八乡的百姓们也一起来种,你觉得怎么样?”

  薛霁安点头:“村长有这样的想法,造福一方百姓,自然是好。”

  “我就怕你们会觉得,我们大古村也才刚拥有的好东西,干嘛要推广到别的村子里去。其实这也是一种市场效应,只要我们掌握了技术和生产力以及市场,反而对原作物的生产不必抓得那么紧。你想想看,我们大古村总共也就百来亩地,能种多少粮食?能种多少农作物?我们种的这点,是远远不够工厂和市场消化的,推广到周围邻村,不仅可以带动宝河镇整个地带的经济,还能盘活我们的产业链条,实则是利己利人的好事。”

  “村长说的这些我都明白。”

  叶兰亭又打头往落日山上走,道:“我怎么觉得自从上回在上河郡见到我那个死而复生的哥哥后,你回来就有些心事重重的?怎么了,是有什么事吗?”

  薛霁安见她这么问,自己也是一愣。

  他有吗?

  或者说,他表现得有这么明显吗?

  “你可是在担心杨青锋?”叶兰亭在前头又道。

  薛霁安担心杨青锋不假,但实际上,他还是对叶大哥的身份有所存疑。

  或许别人看不出来,但薛霁安本就是个心细如发的人,他观察到,那一次叶大哥身边那两个随行护卫,步伐稳健目光冷锐,随身还带着刀,一看就是个练家子。还有那个叫闻人沛的,不管是谈吐还是举止,都与普通的马商不同。

  这大半年,薛霁安在学院一直同柳先生和周先生他们打交道,偶尔会听两位老先生谈论实事政论,对外面的大事和天京风云也有了一些了解,知道闻人这个姓氏就不简单。

  在前朝,有一位首辅大人就姓闻人,虽然后来听说被奸人构陷而死,但闻人这个姓氏可是个百年世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薛霁安怀疑,那个闻人沛就与天京那个闻人家族脱不开关系。

  而再看看叶大哥自己,离开五年,他早已不是当年青涩少年的模样,如今的他,玉冠琅华丰神俊朗,周身气度哪里像是一个从穷山村里走出去的穷小子,不管是在他与两个随从说话时那种与生俱来的贵气,不知觉间流露出来的上位者的威仪。

  这一切都太违和了。

  违和得薛霁安不得不起疑心。

  起先他怀疑那人根本就不是叶大哥,可叶兰亭亲自认证了,他就是叶大哥。而后然薛霁安又怀疑,叶大哥这几年在外面做的事情也好身份也罢,绝对不是他说的那什么马商。

  他虽然没有真正与马商打过交道,但他知道,马商可不是这样的。

  薛霁安听柳先生说,北方的大战已经持续三年了,或许,这天又要变了。

  想到这里,薛霁安更加担忧了,他道:“村长,我担心杨青锋是不假,可我更担心您和叶大哥。”

  “虽然叶大哥告诉你,他只是在外头的一个马商头领,但我觉得他可能有什么事情瞒着您,现在北方那么乱,确实不太安全。”

  叶兰亭早就料到心细的薛霁安察觉到了什么不对劲,听他这么说,估计也是将北方的战事和陈宴陵联系起来了,猜测她哥在外面偷偷参了军,所以才一去五年没有告诉家人。

  叶兰亭也没法现在就告诉薛霁安真相,难道要她说:你放心吧,其实我哥就是那个率军反攻盛朝意图复国的前朝皇长孙,而我,你们的叶村长,其实就是前朝公主。

  老天爷!

  真不敢想象,如果薛霁安他们知晓这件事后,会是什么反应。

  “如果他们有了自己的抱负,就只能让他们出去闯了,一个村子始终是关不住他们的。”最后,叶兰亭只能这么说,“你也不必太过担心,人各有命,富贵在天。”

  薛霁安点点头,其实他也只是自己是瞎担心。叶大哥和杨青锋他们那种有着强悍体魄的男儿,和他这个从小就病恹恹的人不一样,他们可以挥刀射箭,可以在马背上驰骋,可以周四海闯九州。薛霁安其实心底里是羡慕的,因为他身子骨弱,就只能关注屋子里看书,跟不会说话的木头和石头打交道。

  但现在他懂的道理越多,学的知识越多,也渐渐悟透了这个道理,人各有命,不同的人又不同的活法,实在不必去羡慕他人,过好自己的人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已经是一件很难得的事。

  叶兰亭带着薛霁安去看了山上的橡胶林。

  橡胶林里隔出来一圈一圈的树皮,被割开的树皮里慢慢沁出乳白色的橡胶汁液,低落在下面的盆子里。

  叶兰亭专门找了一个村民来负责每天收割橡胶。

  “这些日子,周老拿着您给他的那个自行车图纸,正入迷一样的钻研。”

  叶兰亭过去,拿起树下的小刀,将几圈不再流汁的树皮割开,笑道:“周老很有工匠精神,我这次给了他这么大一个难题,他定是不钻研出来不罢休的。”

  “对了,你们那边的水风车灌溉做得怎么样了?明天开春能不能用上水田灌溉了,刘老翁可是期待得很呢。”

  薛霁安过去帮忙:“原理我倒是弄懂了,只是具体实操到田间地头恐怕还是再实验几次,之前我用过竹管接水,不太顺畅。”

  叶兰亭用下巴示意面前的橡胶树:“那你看这是什么?”

  薛霁安道:“橡胶树啊。”

  叶兰亭扬眉:“傻啊,你不知道橡胶可以制成橡胶软管,再用橡胶软管送水,问题不就迎难而解了?”

  薛霁安恍然大悟地一拍脑门,笑起来:“是啊!我怎么没想到!”

  第81章、第二更

  等到将秋季作物全部抢收,油坊建了起来,大古村开始第一次吃上自己炸的菜籽油。

  油坊建好后,第一批炸出来的菜油,叶兰亭下令,给全村每家每户发了一盆。

  土陶瓷盆子,用软橡胶做封盖,每用完一次就将软胶盖子扣上,这样菜油拿回家后就可以长期保存,至少存放个大半年没问题。

  今年深秋村里不仅发了菜油,还一次性发了好几百斤粮食,有了菜油以后,村民们家家户户的伙食都好了起来。

  一些村妇跟着哑娘学会了好多做菜的新花样,很多没有见过尝过的调料品也学会使用了,每天早上也不在是一成不变的杂粮稀粥了,有时候会包包子,炸油饼,擀面条,总之,除了中午那顿饭在大食堂吃,现在一日三餐村民们也会自己做点好吃来犒劳自己。

  毕竟现在大古村人手头宽裕起来了,孩子有书读,老人有所依,成人有就业收入,日子有盼头,这么美满的生活,还有什么理由亏待自己呢。

  到了年底十一月份,村里的第一批规划住房区总算建好了。

  第一批被拆迁占地的村民可以到村部叶兰亭的办公室去粘钩抓阄,随机抽选自己分到的房子。

  ――因为新村民住房区是采用联排别墅的方式起的,从左到右的造型、楼层和面积其实都是一样的,也就无所谓你住一号还是他住十号了。

  原本拆迁前,村民的茅房和院落也是东一家西一家的,谁和谁都是邻居。

  为了显示公平起见,叶兰亭就提出采用抓阄的方式选自家的住房,选到哪套就是哪套,是特殊原因,就不得调换了。

  分房子那天,村民们都来了。

  头一批修好住房的有三十几户――这次住房建造分为三期工程,一批三十五套房子,二期和三期得在明年春夏方能完工,示意那两批村民还得暂时先在旧房子里小住半年。

  虽然还没轮到自家分房子,但第一批村民分房子时,全村人都来围观了!

  看着第一批运气好的人先住进修好的大房子,大家都羡慕坏了,不愿意错过任何一个环节。

  叶兰亭用木箱做了个简易的抓阄箱,在里面写上第一期三十五套房子的户主名头,对大家道:“大家挨个过来抓,抓到谁就是谁!”

  刘铁柱一家就是第一批分房子的名单里,他和媳妇桂花还有刘大娘都来了。

  刘铁柱和桂花对刘大娘道:“娘,您手气好,您来抓吧!”

  刘大娘也不客气,撸起袖子,看着儿子和媳妇,忐忑地道:“那我可就抓了啊!”

  刘大娘抓了个五号,不偏不倚,在第一排房子的中间,刘铁柱和桂花看了,笑道:“要不说咱娘的手气好呢,一抓就抓了个最当中的,以后咱们家进进出出可就热闹了,左邻右舍都挨着咱们家。”

  刘铁柱一家很满意,回去后就开始着手搬新家了,这可是新婚夫妻小两口盼了好久的事。

  接下来又轮到黄来福和吴淼他们几家,抓到的房号都是挨着的,大家都很满意,结伴回去收拾家里的家居摆设,争取这个月的黄道吉日就能搬进新家。

  等第一批新房子都抓得差不多四,轮到了杨二婶,杨二婶家里就她和杨青锋母子俩,现在杨青锋常年不在家,杨二婶一个人搬进新家,要住那么大的两层楼洋房,她还觉得不习惯呢,就对叶兰亭道:“村长,我家青锋现在不在家,我也不急着搬,要不先让后头的人先抓号吧,我等儿子回来了再搬也行。”

  其实杨二婶还挺羡慕刘大娘一家人的,一大家子其乐融融搬新家,多幸福啊,她一个人住进去,空荡荡的,还不如先暂时住在老宅子呢,虽说破旧了点,但好歹看着以前的旧物能有个念想。

  叶兰亭也知道杨二婶的挂念,就说:“好吧,你要是不介意的话,将你的号让给其他村民也行。看看有没有哪一家想现在就搬进新房子的?”

  杨二婶在一群乡亲里看了看,道:“要不就让哑娘她们一家先搬进去吧,赵汾他老娘身体不好,新房子有暖炕,老人家就不怕冷了,再说嵩娃和东娃两个孩子每天还要读书,早点搬进新房子也能好好安心下来。”

  杨二婶愿意主动把房子先让给哑娘一家,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哑娘因为和杨二婶对换了搬家顺序,也主动提出让其他人先选号,等大家都选完了,剩下哪一个她就要哪一个,反正新房子每一栋都漂亮,立马的构造和户型都一模一样,不在乎先选还是后选了。

  结果等到第一期的村民都选完了号,还剩下一个一号给哑娘,正好一号又是离村里学院和大食堂最近的那一栋,实在是说不出来的缘分了。

  分房子一事就这么皆大欢喜的办完了,三十五户村民都回去欢欢喜喜的收整家具行礼,开始搬家。

  周老给大家算了个好日子,月底的二十六号适宜迁进新居,村里的村民们一合计,干脆大家都集体在那天搬进去算了!

  搬进新房子那天,村民每家都做了几道菜,在洋房院子前的那条青石板宽路上摆起了流水席,请村里的村民和来大古村做工的工人吃,意在庆祝搬迁新居。

  那一天大古村可热闹了,就连学院里的学子们都出来吃了流水席,正好给大食堂放了一天假。

  从现在的操场中心往整个大古村四周围望去,从前破旧穷酸的景象已经完全焕然一新――

  宽阔平整的操场和跑道,对面是两栋庄严的教学楼,图书楼,宿舍楼。往左边看是一排平房,往右看是一排商业区,对面则是村部办公区域;村里的住宅区往这个中心成半径往外扩展,新搬进去的住宅区已经有了人声鼎沸和活力,还在修建的住宅区也已经有了地基模型,用不了多久,整个大古村就能全部改头换面了。

  平整的环形青石板人行道环绕着这两个中心区,米字型小路穿插其中,使其看起来井然有序,又带着股勃勃生机。

  联排洋房黑瓦红砖,每一栋房子都有一个小院子,院子既互相独立,又可以能隔壁互通。

  每一排洋房十五座房子,房子间用能容下一辆三轮马车的宽距隔出来,在规划住宅区的时候,叶兰亭就想到,等到几年以后,村里也能骑车来回。

  试着用这样的画面去想一下:村民们每天早上起来,从家里出发,骑着自行车去工厂上班,孩子们每天傍晚从学校放学,背着书包走在马路上,那样的画面,虽说比不上科技发达的二十一世纪,但至少在叶兰亭印象中的五六十年代不远了吧。

  因为大古村的商业一条街规模越来越大,大古商号旗下的商品也卖到了更远的城市去。渐渐地,镇上一些小商铺也会来这里直接进货,不仅仅是宝河镇的,爻冈镇和周围的南口镇,每天都有人慕名而来,所以村里的外来人口流动量越来越多。

  而一些聪明的大古村村民,就做起了这些外地人的生意――他们把自己家里多余的空房间改成住宿租给这些大老远赶来进货的商人。

  一晚上住宿费收得也不贵,二十文钱一个人一晚上,还包一顿饭。

  那些路途稍微远一些的人,本来就不太放心拉着一马车的货连夜赶路,于是干脆就在本地村民家住了下来(主要是这些外村人也很想体验一下大古村这新奇的大别墅,听说冬天还有热炕床,睡在上面十分暖和)。

  叶兰亭听说这件事后,乐了好几天。

  果然老百姓的智慧都是无穷的,她的村民们都很聪明嘛,都知道无师自通办起民宿客栈来了。

  不错不错。

  不过这件事还是要规范一下的,否则到时候出了问题,谁来管制?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