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骥的这个广卫将军,也是个闲差,身上有个正三品,听着好听,但是却没有什么实用,当然不可能让李骥这个年纪去当什么将军领兵。
这样的虚职,也多是世家子弟领着,到时候不论说亲还是别的,都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长安侯是世袭罔替的爵位,属于超品,而长安侯世子则是一品,这么一算起来,李家还是赚了的。
不过,王氏等人,却不觉得欣喜异常,皇上这是面上光,内里什么也没有。
给个金银还能留着花了,直接给个官位,不能吃不能喝的,就李骥这个年纪,难道还能凭着这个官位去得到什么好处去?
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说,这当皇帝的也是个小气的,补偿人都不想拿出点实际的。
只是他们也不是好惹的,平川公主想要就这么躲过去,那还真是太善良了。
不久,就有西秦那边的使者送来了国书,国书上先是高度赞扬了大商,然后细数了两国友好的历史,最后提出来,为了两国的关系进一步密切,他们的国王想从大商娶回去一位公主,还请大商的皇帝陛下能够应允。
自古以来,和亲公主都不少的,为了两国能够睦邻友好,送出去一位公主,也是很划算的买卖。
让人俯首称臣,只要一个小小的女子就成,何乐而不为呢?
皇帝陛下对这件事也是赞成的,和朝臣们商量,十个中间也有九个是答应的,这又不是打败仗了然后屈辱的送公主维持和平,人家是想要两国的关系更亲近一些的,正是因为表现了亲近,所以才会想当大商的女婿呢。
至于公主的想法,公主既然享受了公主的待遇,那么为了国家大义,远嫁他国,也是应当应分的。
这一下子,宫里适龄的公主都着了慌,在这宫里锦衣玉食的活了这么长时间,要是嫁到那西秦,那不是受苦吗?谁都不想去,谁也不愿意去,远嫁本来就是痛苦的事儿。
宫里这段时间有适龄女儿的宮妃就热闹起来了,枕头风不好吹,可是可以走门路,想着不管怎么说,皇帝也是心疼女儿的人,总不能真的把女儿送到那西秦去吧。
还有人提议,是不是从皇室宗亲里选人出来,然后认作公主,到时候嫁到西秦去。
这种做法,历史上不少见,往往是这些没有根基的女子受苦。真的乐意自己去的,很少很少。
不过那西秦的使者也表示了,他们这次是诚心诚意想要娶公主的,希望是真正的皇帝陛下的血脉,而不是什么临时认的公主。
不要以为他们是外来的,就好欺负了,皇帝陛下有几位公主,他们也都打听清楚了。可不能搪塞他们。
皇帝这下子为难了,他既想和西秦搞好关系,可是这些爱妃们都哭着求自己,他也有些心软,何况是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儿,嫁到那地方他也心疼啊。
可是朝臣们却劝谏,为了国家大义,舍不得也得舍得啊。不然两国关系交恶,到时候引起了战争,那花的钱都不是少数了,更不用说,让那些领兵的做大。
皇帝陛下还真的就是担心这些,即使再舍不得女儿,可是和自己的皇位比起来,那些都是浮云。
“什么?想要娶平川?”皇帝不可置信的问道。
☆、第23章 皆大欢喜?
那礼部的官员忙称是,这段时间,他们作为陪吃陪喝的官员,当然要花心思了解这西秦的使者,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既然能提出来娶公主,那么至少心里得有个大概的人选吧。
这陪了好几天,总算是得了这么点消息,只是这平川公主可是嫁过人的,这样好吗?
不过那使者告诉了礼部官员一些他们西秦国王的爱好,那就是,喜欢年轻的小媳妇比黄花大闺女更甚。
他们西秦对女子的贞洁看得并不那么严重,目前西秦国王的王宫里,就有好几个妃子以前都是嫁过人的,寡妇自然有,因为国王觉得这样的女子,才更有韵味一些。
听说皇帝陛下有个正在守寡的女儿,那使者眼睛就亮了,是公主,还刚好嫁过人,这不是正好?
“只要能得了平川公主,我们国王肯定是心满意足!”
礼部官员心里直骂娘,这都是什么习惯那,他们这边,把女子的贞洁看得比天还要高,那边却是一点儿也不在乎?
上赶着要这守寡的公主了。不过这样以来,礼部官员却觉得是一笔很好的买卖,毕竟,嫁过一次的人,在他们这边就不怎么值钱了,送出去和亲,还是他们这边赚了。
反正这是人家那边想要的,大家都皆大欢喜不是?
等礼部官员把这原因说了出来,皇帝陛下目瞪口呆。
不说别人,就是他这个当皇帝的,也是喜欢那黄花大闺女,让自己娶一个寡妇,那是怎么都想不到的事儿,宫里的每个女人,一辈子只能有他这一个男人,不管是以前,还是以后。
可是这西秦的国王,竟然是这种想法,简直是,简直是不知道说他什么好了。
可是要说这个事儿吧,从大商这边来看,确实是他们占了便宜了,而且对方还让这边占便宜占的是你情我愿?
只是平川是皇帝宠爱的女儿,想着要把她嫁到那么远,皇帝陛下有些舍不得。
可是皇帝陛下舍不得,但是关于西秦的国王想要求娶平川公主的传闻,却在整个燕京传了开来,这下子朝臣们也知道了。
和亲不是皇帝一家子的事儿,是整个朝廷的事儿,既然那西秦的国王自己想要平川公主过去和亲,那不是正好?
他们还省了一个妙龄的公主嫁过去呢。
反正这平川公主也嫁过一回了,怎么算,都是他们这边占了便宜。于是赞成这件事的人占了多数。都对这个事儿附议。
那些有适龄公主的后妃们也松了一口气,这下子自己的女儿不用去和亲了。
不过夜长梦多,为了促成这件事儿,这些后妃们是不遗余力的在和皇帝说这件事的好处,然后后妃们的娘家也都不是寻常百姓,让他们在外头多使使力,一定呀把事情给定了才好呢。
死道友不死贫道,古往今来都是这样的。
各方面都使力,平川公主要和亲的事儿就定了个七七八八。虽然平川公主受宠,可是她不要忘了,还有别的公主也受宠,人家也不乐意和亲,如今可是对方点名要平川去和亲的,那可就怪不了他们了。
你不假,让你的那些妹妹们嫁,这可能吗?从这一方面,她就失了先机,朝臣们觉得划算,后妃们极力促使这件事儿。就是太后这边,还能说什么?
不让干平川嫁,你就让她别的孙女嫁,手心手背都是肉,好歹这平川还嫁过一回,这次也不吃亏。
别的孙女都还是花骨朵一样的年纪呢,所以平川公主在太后这边哭着不嫁被太后训斥了后,只能找自己的亲娘贤妃想办法。
这个时候,才知道,也只有亲娘才是对她最好的,别的都是假的,一到关键时候都靠不住。
“母妃,我不嫁!那西秦是个什么地方?我去了,一辈子也回不来了,娘您忍心让我去那个地方吗?”平川哭着对贤妃说道。
贤妃也伤心的不得了,她就这一个女儿,为什么会这么苦命?现在宫里和外面都逼着让她嫁,皇上那边,也不见自己,她真的都要束手无策了。
“平川,除非你不是公主了,不然母妃这边也没有办法。”太后已经和她说了,让平川乖乖的嫁人,要是弄出什么事儿来,不仅她,就是她娘家,也都得不着好。燕京的人都看着呢。
就是她娘家的人,也进宫看自己,劝自己要想开了,女人家嫁谁不是嫁?以前平川嫁了那样的驸马,也没有享着什么福,这次嫁过去,就当王后,只要两国一直交好,那不比再选个臣子当驸马要好的多?
“母妃,难道你也不帮我了吗?”平川简直不敢置信,为什么她的亲娘也这样说?
贤妃默默无语,她想到了娘家的前程,又想到女儿如果和亲了,那么就是为国为民的一件大事儿,皇帝肯定要给她们补偿,“你想一想,母妃知道,你一直是想比别人强的,到了西秦那边,你就是后宫里的第一人,比在这里只当个公主不要强的多?等你生了儿子,你的儿子就是太子,当公主的能走到这一步,这世上还有几人?如果真的在这边嫁人了,你的后代子孙,也只能是默默无闻下去,你愿意吗?”
“那西秦的国王都是老头子了,母妃,你的心里只有利益,连自己的骨肉都不在乎了!”平川公主觉得全世界的人都背叛了自己,她绝对不会坐以待毙的。
只是没有想到,等皇帝真的把和亲的人选定下来后,还专门派了人看住了平川公主,这也是后宫里的妃子们给他提的醒。平川公主想要做什么,都没有那么容易,何况,还有一群人防着她出意外,然后让别人顶替呢。
所以说,也只有平川公主一个人不乐意,其他的人都想着促成,平川公主就悲剧了。
她要是有那个胆子,不要命了,那还好说,说不定能吓着人,可是平川公主却舍不得就那么死去,这件事儿就成了板上钉钉了。
湖阳长公主心里是惊涛骇浪的。平川的婚事就这么解决了?会不会是那李煦之暗地里策划的?可是和西秦那边,怎么也联系不上吧。
就是西宁侯管辖的范围,和西秦也隔了好几千里呢,根本不是一处的,如果说是西宁侯和西秦的人暗地里策划的,这也太骇人了。
湖阳长公主有些恍惚,她就是跑过去跟皇帝说,恐怕皇帝也不会信吧。
既然这样,湖阳长公主就当是从来没有这样想过就好了。
毕竟平川这样,也是一个‘好归宿’了,不然就要去祸害别人了,如果是去祸害友邻,那也算是为国出力了不是?
湖阳长公主不免觉得有些啼笑皆非,这平川蹦达了这么久,得了这样一个结果,不知道是不是要呕的吐血?
她要是长安侯府的人,恐怕都要乐得不行了。毕竟,和亲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在两国关系好的时候,还好过一些,可是一旦两国撕破了脸,那这和亲的公主才是最尴尬的。
如果此事真的和长安侯有关系,那么以后更得好好的和长安侯府交往了。
☆、第24章 二表哥
和亲的旨意正式宣了下来,平川公主成了和亲公主。
对于有这个结果,朝臣们是满意的,后妃们是满意的。燕京的老百姓知道这西秦的国王竟然娶了这样以为公主,背地里都在说这个国王缺心眼,好好的黄花大闺女不要,非要娶一个寡妇。
不过那西秦也不是自己国家的地盘,人家愿意这样,他们也不能拦着不是?
平川公主要赶到年前送到西秦去。
她好像接受了这个结果,不过在送亲使的选择上,还出了一点儿插曲。
平川公主竟然想要长安侯李煦之送她去西秦。
那皇帝还一度心软,想要答应了平川公主的要求,不过随着西宁那边的年供要送过来,皇帝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平川公主自然没有如愿。
连李舜华都知道自己舅舅那边要派人进京了。各地镇守的将领,如今都各自为政,弄得跟小朝廷一样,皇帝也没有那么多的兵力去管制这些人,只要这些人不造反,他就维持了这种现状。
“娘,是舅舅自己要来吗?”李舜华问道,心里却道,一般这样的事情,主将不会过来,会派心腹或者儿子过来。
王氏道:“你舅舅不来,那边事情多,脱不开身,不过你二表哥会来的。”
西宁侯王震辰,共有四个儿子,两嫡两庶,长子和次子都是嫡出,后面的三子和四子是庶出。
现在是身为嫡子的次子过来送年供,也算是很隆重的了。
李舜华从清醒了之后,见到舅舅家的人的机会并不多,那时候家里又要赶着回京,所以对这个二表哥,还真不熟悉。
不过,听家里人说,二表哥对自己挺好,就算是她没有意识的时候,每次过去了,都要给她带些好吃好玩的,虽然她一点儿也不记得了。
王氏对娘家侄儿到来,既欢喜又有些担忧,欢喜自然是能见到亲人了,而担忧却是怕这皇帝想的不对劲儿,把自己这个侄子给留了下来,当成人质。
李煦之却道:“不会,朝廷中自然有明白人。”
如果是不服管教的镇守将军,那么还有那个可能,现在是西宁侯这边顺从朝廷的,如果真的来这一手,那么实在是寒心。
李煦之也是朝廷的官,人脉也有,当然不会坐视这种情况发生。
等西宁侯那边送的年供到了京城的时候,送平川公主出嫁的队伍也开始出发了。这一去西秦,说不定一辈子也回不来。
西宁侯嫡次子王琅今年十二岁,别说这个年纪小,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半大的小子了,过个几年都能成家了。
替父亲来京城送年供这样的事儿,西宁侯也放心交给他。
李舜华听娘说过,这个二表哥自来就很稳重,武艺也好,只是有些不言苟笑,话自然也不多。
可是在王氏眼里,这些都是优点,男人嘛,要那么话多干什么?有本事才是好的。
王琅到了京城,先是去面圣,把年供交割清楚,然后就过来长安侯府拜访姑父和姑母。
以前在西宁的时候,李骐和李骥都与王琅是熟的不得了。王琅的枪法特别好,李骥就想让二表哥指点指点。这次是难得的好机会,“二表哥,你这次进京能住多长时间?不行就搬到我们府上住好了。”
西宁侯在京城也有宅子,只是很长时间没有主子住进去,虽然已经收拾了,可是到底是孤孤单单一个人,还不如就跟他们一起住呢。
王琅说道:“此番来京,年后才赶回去,父亲已经吩咐了,让我住在京城的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