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古人的朴素想法,从整体学理论来说或许是对的,而古人也是如此坚信不疑。但是古人恰恰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是一直向前发展的,而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财富……或者说价值所体现的价格就会产生变动,从而导致整体的增加,所以说,古人的想法其实是错的,这个理论也是错误的,您觉得呢?”
第139章 尖锐
林道远静静地抽着烟,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同时又是在计委任职的干部,他当然懂得经济是什么,也明白宋援朝提出这个观点的目的。
宋援朝所举的例子不得不说很是贴切,封建时代由于生产力落后和人们对价值的认识不足,从而产生了这样的观点,而这种观点早就被确定是错误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于价值的本质也作了详细的描述,这点是不可置疑的。
既然如此,那么从这点来讲也证明了宋援朝的判断,从而给出了一个答案。
“伯父,您……”见林道远一直没说话,只是静静地坐在那边,心中有些忐忑的宋援朝忍不住开口。
“这些你和同学或者老师讨论过没有?”林道远问道。
宋援朝摇摇头:“今天如果不是伯父您问起我是不会说这些的,毕竟目前对于经济方面的争论实在太多,其实不仅是学校,整个社会也在讨论这个问题,但我相信既然国家已经制定了开放的政策,那么对关于这些问题恐怕已经有定论了。”
“黎先生曾经说过真理越辩越明,他这个看法当年主席也是认可的,对于一些问题我们不能回避,事实也证明回避不了。在如今改革道路上我们需要摸索,更要辩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看清前进的方向!”林道远看着宋援朝如此说。
“对于目前的市场开放你又是怎么看的?”
“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宋援朝毫不迟疑地回答。
“哦,那你说说好在哪里?”
宋援朝道:“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中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从理论上讲,推进改革开放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改革开放就是要调整生产关系,目的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力……”
不等宋援朝说完,林道远摆摆手:“行了,你小子也别和我背书,这些东西报纸上都有,你直接就说说个人的看法。”
宋援朝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伯父,其实对于个人来说看法很简单,就是作为一个老百姓需要什么,需求什么,自己家的日子过的好不好而已。国家提出改革开放的主要目的就是这点,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让我们国家强盛起来,所以这是一件好事!”
“说的好啊!”林道远感慨道:“最朴素的道理往往就是正确的,这就是我们这么做的目的,也是我们要为之奋斗的目标!不过这是一个长远而艰巨的任务,要做好不是那么容易的。”
宋援朝点点头没有说话,静静听着林道远继续往下说:“这一次市场的开放许多同志看法不一,能做出这种决定是很不容易的,同样也是一种试探,虽然会引来诸多非议,但从现在的情况来说虽然有不足,但更多的却是好的一面。”
“接下来,这种开放会逐步增加、推广,以前如同泥泞一般的市场也会随着开放变得活跃起来,从而促进生产,解放生产力,让人民更富裕,让国家更强盛!”
宋援朝点头表示赞同,可神色中却有似乎有话要说。
“怎么?你有不同的看法?”林道远疑惑地问。
“这倒不是,只是我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
“哦,什么问题?”
“伯父,我问您,现在我们的国有企业做好市场开放的准备了么?”宋援朝如此问道,这问题让林道远一愣。
“仔细说说。”林道远的神色变得有些严峻,目光望向宋援朝。
宋援朝神色平静地问:“伯父,您在计委工作,很清楚目前我们许多企业的运转模式,无非就是计划性生产、计划性销售甚至计划性发展的方式。可以说企业的一切都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下生存,这是一直以来政策导致的,从建国以来到如今已有三十年了,这种制度已经深入到了企业骨子里,在许多企业领导的心中,他们所谓的企业管理无非就是三点,听从上面的安排,根据上面的要求进行计划采购和生产,然后再按计划把产品销售出去。从来不需要考虑市场的变化,也不需要考虑原料和成本因素,更不需要考虑东西是不是能够卖得出去?您觉得我说的对不对?”
林道远的表情变的尤其严肃,他没想到宋援朝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在内部已有讨论,有些同志同样提出了和宋援朝今天所问的类似问题。
“除了管理外,职工的思想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他的不去说,仅仅是大锅饭的问题就很严重,做好做差一个样,反正每月开工资,这点想必伯父您也知道。”
“市场的开放,或者说改革目前开放是一个大趋势,这点不能否认。可是伯父,一旦我们许多国有企业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直接面临市场,他们是否能够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
宋援朝神色非常认真:“您听的没错,我用了残酷这个词来形容市场,在计划经济的体系下,市场虽然可以说是一潭死水,缺乏竞争,导致生产力底下,这的确是大问题。”
“可当时代改变,市场开放后,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市场需求的猛增会使得目前许多企业过上一段不错的日子,可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需求方向的改变,那么必然会产生竞争。这种竞争可不是之前行业和行业内部之间的竞争,也不是靠着计划安排就能解决的。”
“这种竞争是各种不同资本对市场抢夺的竞争,比如说国有企业、集体性企业,个体,甚至以后可能出现的私营和外资资本,马克思对资本的定义想来您比我更清楚,在这样残酷的竞争情况下,这些企业如何渡过难关?是否能生存下去呢?”
看着紧皱眉头的林道远,宋援朝继续说道:“如果我判断没错的话,几年后这种情况就会不断出现,由于理念落后,经营手段简单,内耗严重,习惯于依存计划经济体系下的企业在这种冲击下必然会垮掉一大批。”
“但目前的政策是在计划经济体系下进行有限的市场开放。”林道远反驳道。
“您说的没错,但您应该知道这种模式是会改变的,两种不同的经济体系不可能一直共存,必须有主有次。当随着市场的开放到了一定程度,那么计划的作用会逐渐被市场本身所取代。您刚才也说了,改革开放是大趋势,是长远政策,是打破之前僵硬化市场的手段,所以您难道不觉得我设想的这些不会出现么?”
“一家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它的背后不仅仅只是企业本身这么简单,依附它存在的是千百万的工人和他们的家庭。一旦企业垮掉,直接受到影响的就是这些家庭。正是因为如此,伯父,我才会提醒您,我们必须在全面市场开放之做好迎接竞争的准备,这样才能把未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林道远许久都没说话,宋援朝的这番话实在让他出乎意料,他没想到宋援朝会提出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
“你是怎么想到这点的?”过了好一会儿,林道远开口问道。
“您还记得我之前在沪海一家校办工厂上班吧?”
见林道远点点头,宋援朝说起了校办工厂目前的情况,其实这种情况早在他考上大学前已经有了一些预兆,但那时候还未影响到整个校办工厂的运行。
当时,宋援朝婉转地提醒过马厂长,因为他那时候已经看到了市场改变的趋势和对企业的冲击,可对于马厂长来说,他却不认为这是什么问题,相反还觉得宋援朝有些杞人忧天。
事实证明了宋援朝是对的,随着市场的开放,尤其是国庆前后市场的变化,使得校办工厂的订单进一步锐减,如果不是宋援朝走之前留下的印刷车间,和现在转产假领子,恐怕现在校办工厂已经快支持不下去了。
校办工厂虽然只是一家小型的集体性质企业,但由小见大道理是一样的。那些国有的大型企业虽然背后有国家的支持,可当面临更大的冲击时,一旦应对失策所带来的损失却是无法挽回的。
林道远不是普通老百姓,对于老百姓来说也许老百姓的心里想的很是简单,许多人认为企业既然是国家的,自己就是为国家上班工作,企业出了问题国家自然会管,老百姓需要担心什么呢?
可恰恰这个看法是错误的,当市场开放到一定程度,对于这些企业,相关部门就算想管也是有心无力,长期地,甚至无限制的输入资金,为企业不断输血,却又看不到任何复苏的希望,在这种情况下能做的无非就是壮士断腕而已。
企业垮了,厂子倒了,那些领导或许还有去处,换个地方一样当官。可在这些企业工作了大半辈子,甚至一家夫妻、父子、兄弟、姐妹两代乃至三代人都在这些企业的普通家庭怎么办?他们又将何去何从呢?
随着宋援朝的讲述,林道远突然觉得在这方面他们的考虑是有不周全的地方,正如宋援朝提出的问题那样,国有企业真的做好了准备么?万一真像宋援朝所说的最终发生这样的结果,那么所导致的影响和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林道远不由得沉思了起来……
第140章 方案
吃过午饭,在客厅休息了半小时后宋援朝起身告辞,今天登门拜访是一个礼节,虽然对他的感官好了许多的陈玉琴客气地说吃了晚饭再走,宋援朝却笑着拒绝了。
林燕送宋援朝下楼,等到楼下林燕突然扑哧一声就笑了出来。
宋援朝纳闷地看着林燕。
“我在想你刚才讨好我妈的样子就觉得有意思。”林燕笑着说道。
“准女婿讨好丈母娘不是必须的么?”宋援朝顿时也笑了,挺挺胸膛问:“怎么样?今天我的表现还可以吧?”
“看你美的!”林燕捏着拳头轻轻打了宋援朝一下,眉目中满是笑意。
她也没想到今天会这样顺利,原本以为陈玉琴会刁难一番宋援朝,可在宋援朝的几记散手之下,陈玉琴从最初的不冷不淡渐渐对宋援朝热情了起来,等刚才走的时候已经彻底接受了宋援朝。
“其实你说的没错,你妈是一个很和善的人,我想以后一定会和她相处的很好。”宋援朝明白林燕的想法和最初的担忧,笑着说道。
林燕开心地点点头,可同时又疑惑道:“对了援朝,我和我妈在厨房的时候你和爸聊了些什么?我怎么看他吃完饭后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没什么,我们只是讨论了一些关于经济学方面的问题,也许是他在讨论中突然想到了关于工作方面的问题吧。”宋援朝避重就轻说道,林燕也就是随口一问,并没有深思,点点头也不再说这个话题,和宋援朝兴致勃勃聊起了其他事。
林燕没送宋援朝太远,只是出了家属院宋援朝就让她回去了,等看着林燕的身影在楼门口消失后,宋援朝骑上了车往学校返回。
在路上,宋援朝依旧琢磨着他和林道远的对话,现在想起来他今天说的似乎有些过了,或者说在现在说这些话有些不合时宜。
可宋援朝并没有后悔,因为对于改革开放后发生的许多事他是亲身经历过的,而且他所说的这些情况也是必然会发生的。
在前世的时候,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宋援朝所提出的这些问题开始陆续产生。
有人说这是改革开放的阵痛,是必然要承受的后果。
宋援朝前世的时候听过和见过太多太多的这样的悲剧了,他并不希望这种悲剧再一次上演,他之所以会说那番话,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良心,其实他也知道凭着个人的能力很难改变这些,但他依旧还是在林道远面前说了这些,只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做一个婉转地提醒罢了。
可宋援朝万万没有想到,仅仅间隔一日,林道远突然间就找到了自己。
“伯父,这么晚您怎么来了?”当在宿舍看书的宋援朝听到同学说楼下有人找自己,连忙穿上外套下楼,没想到一下楼见到了站在外面等着自己的林道远。
“忙了一天,刚从单位出来,小宋呀,没事的话陪我走走?”林道远微笑着看着宋援朝。
“您吃过饭了么?”宋援朝忍不住问。
“算是吃过吧……”林道远微皱眉头想了想,好像下午四点多的时候吃个馒头,也算是吃了?
“这都快八点了,要不我陪您去教工食堂那边垫点?”
“行啊!学校的饭菜我可是好多年没吃了,你一说倒有些想了。”林道远笑着回到。
“那您等会,我上去一趟马上下来。”宋援朝说了一句急忙转身上楼,回到宿舍找出饭盒和碗筷等,再取了饭菜票回到楼下,随后带着林道远往不远处的教工食堂走去。
京师大学是一个占地很大的大学,拥有大大小小食堂好几处,其中教工食堂是其中一处,相比普通的食堂,教工食堂关门较晚,这是为了防备在校的老师、教工包括一些在图书馆熬夜的同学夜间用餐需要。
相比大食堂,教工食堂要小许多,宋援朝他们到了的时候食堂里的人并不多,找了个地方先让林道远坐,宋援朝拿着饭盒和碗筷就去了打饭菜的窗口。
因为已经过了正点用餐时间,现在食堂里只有一些面食,宋援朝想了想打了一饭盒的烂糊面,再要了两个馒头和一些酱菜。
“太晚了些,食堂就剩些面食了,我听燕子说您的胃不太好,就给你打了面条。”
“这面条看起来不错,闻起来真香!”林道远笑呵呵地接过饭盒,不客气地拿起筷子就呼噜噜地吃了起来,吃一口面,再咬一口白面馒头配酱菜,他吃的很香。
转眼功夫一饭盒的面条和馒头包括酱菜都一扫而空,吃完后林道远心满意足地摸默默肚子,舒坦地打了个饱嗝。
“好久没吃的这么舒服了,还是学校的饭菜香呀。”林道远由衷感慨道。
宋援朝笑着递过去一支烟,帮林道远点上:“您这是饿的,您这样老是吃饭不规律可不行。”
“没办法,工作实在太忙,这一忙起来就忘记时间了,在家还好些,在单位忙起来哪里还顾得上。”
“改天我给您买点饼干什么的吧,您放办公室里,饿的时候可以垫垫,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胃病可不是什么小病,您以后还得注意才是。”
“行呀,反正你小子的孝敬我是来者不拒。”林道远很是爽快地笑着点头,接着他脸色一正就道:“对了,今天来找你是有事的。”
看着宋援朝,林道远很严肃道:“关于你昨天提出的问题我想了一天,虽然你的假设听起来有些夸张,但仔细琢磨后却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这是一件大事,事关国计民生,不能不慎重,所以今天来找你也是为了这事。”
“伯父,其实我昨天就是随便说说……”
摆摆手,林道远继续道:“你不用担心什么,我昨天说了只是学术讨论,而且你说的也只是一种假设,也算是未雨绸缪吧。不管怎么说,你想的很大胆,提醒的也很对,这的确是我们之前所疏忽的地方,既然说到了这个问题就不能回避,那么必须要做好解决它的准备。”
说到这,林道远的目光看着宋援朝:“援朝呀,如果是你的话,你觉得怎么改变这个状况?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这……”宋援朝不由得苦笑起来,说易行难,宋援朝虽然能指出问题所在,可要做到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如今的国有企业体制僵化,结构庞大,就像是一条年久失修的巨轮,如果要让它重新焕发新生实在太不容易,甚至付出的代价可能要比打造一个新的企业还大。
再加上许多管理人员包括职工从思想和根本上的一些存在问题,这些都是很难改变的,如果只是一家企业还好,可以通过行政手段或者人员更替的问题解决,可要知道全国的大企业数以万计,如果再加上规模中等和小型的国企,这个数字简直惊人。
宋援朝前世不过只是地方电信部门的中层领导,这样大的题目他根本无法回答。
想了想,宋援朝只能回忆当初国家针对这方面的情况所做出的一些国有企业改制的思路,挑选了些适合当前情况的说了说,并且加上了一点自己的理解。
随着宋援朝的讲述,林道远的表情越发变得凝重,他不断对宋援朝说的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甚至在有些问题上显得很是尖锐和深入,让宋援朝不能不提起精神,使出浑身解数绞尽脑汁回答。
一问一答,时间过的飞快,不经意间就到了晚上十点多。
这时候教工食堂也要下班了,林道远和宋援朝这才从沉浸中的思绪回到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