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在四爷后院的摆烂日常 第183节
这回康熙是真的被八阿哥气着了,之前八阿哥虽利用在户部的权柄给自己攒人情, 那好歹也是经过朝廷议案的决策。
可这次八阿哥未经他的批准, 就往西北运送了那么多军粮, 倘若他就这么轻轻揭过了,那下回八阿哥是不是就敢拿国库里的钱去豢养私兵?
底下的八阿哥,声音哽咽:“儿臣不想十四弟第一次出征留下什么遗憾,这才决定冒着大不韪去帮十四弟一把。”
“你要帮老十四,就自个出钱筹备,你拿国库的钱去帮忙,算什么本事?”康熙重重地拍桌子道。
他最看不上老八这点,沽名钓誉,整日只会慷他人之慨给自己谋得好处。
八阿哥辩解道:“回皇阿玛,儿子当时这是这般想的,可儿子即便是有那么多银两,也一时买不到军需,不得以,这才通过户部先将军需分拨到西北,现在,儿子就补上这次户部损失。”
说罢,便呈上了一沓银票:“这里共二十万两银子,请皇阿玛验收。”
由于十四阿哥申请并不是大战所需要的军需,且又只调去一半而已,所以八阿哥这上缴的二十万两银子,已是绰绰有余。
康熙淡淡地撇了眼底下依旧跪得挺直的八阿哥,冷哼一声:“为了老十四,你倒舍得。”
八阿哥低着头不敢康熙:“为了弟兄们,多少都是值得的。”
而且有九阿哥在,凑这二十万两银子并不算困难。
康熙不会让欠钱的臣子们还钱,自然也不会真的让自己儿子出钱,良久,他深深叹了一口气:“行了,这钱你拿回去吧。”
八阿哥心里一咯噔,顿感不妙,果不其然,只听康熙继续道:“只是这户部的差事,实在是不适合你,今后你去礼部吧。”
八阿哥面上心如死灰,他原以为自己最多也就被免去户部的差事,因为即便如此,自己仍有去其他重要几部的机会。
可皇阿玛现在却是把他调去礼部?
礼部那地儿能办的都是些闲差,所以皇阿玛这是要将他驱逐政治中心了?
八阿哥想开口请求康熙直接罢免他所有职务,可他一抬头四爷直接撞入了一双深沉而冰冷的眼眸,仿佛一眼就能将天下人的心思看透,霎时间,他感觉自己嘴巴像是被人缝住了似乎的,怎么也开不了口。
...
“八哥,不是我说你,人家同一个娘胎出来的都不管,你却大费周折为别人周璇,这下好了,现在你就连户部的差事也没有了。”九阿哥围八阿哥身边,恨铁不成钢看着他。
扶额的八阿哥满脸愁容,他也没想到老四这人,不仅对自己狠,对同母的弟弟也狠。
当初他之所以只弄了一半军饷给十四阿哥,就是想先引十四阿哥涉险,逼老四和他一样,不经上奏,私自命人遣送军粮。
如今他在户部被老四掣肘地死死的,再这么待下去,对当下的政局是一点作用也没有,与其这样,还不如博上一把,所以这次他就没想过自己还能留在户部里当差不多他只想拉着老四一起离开户部。
这样就只剩老十一个皇子在户部当差,老十是他的人,这样他也就不算输。
可谁承想,即便在十四遇险的情况下,老四依旧还是走正常的规程,在得到报讯后,没有立马想着如何帮十四阿哥脱险,而是如实上报后,等得到皇阿玛的审批,这才命人送去供十四撤退的粮饷。
想到这里,他深叹了一口气,这次没也将老四拉下马,确实是他失算了,不过这次他也卖了老十四一个天大人情,日后不愁不能将他拉入自己的阵营来。
十四弟这个人在兵部任职,又得皇阿玛看重,未来的前途不可估量,他是千万不能让十四和十三一样,跟着老四一起投靠太子的。
所以严格来说,这次他也不算是满盘皆输,更何况他还有人手留在户部,他抬眸看向十阿哥:“老十,我离开户部以后,咱们日后就要靠你了。”
十阿哥一怔:“啊?我?不是八哥,我一人如何对抗四哥?”
九阿哥没好气哼了一声:“他现在可不和咱们同仇敌忾。”
十阿哥气愤道:“老九你这是什么意思?大事归大事,私情归私情,即便我现在和四哥关系缓和了不少,但我也决不会因个人的私情而误了我们的大事。”
九阿哥翻了白眼:“谁知道呢。”
十阿哥睁大了眼睛你了一声。
见两人又要吵起来,八阿哥忙拦道:“好了,到这个时候,咱们就不要起内讧了。”
两人互相看了一眼,分别都别过头去。
八阿哥无奈摇了摇头,但他知道过后两人又能和好的,便也没有继续调和,而是对十阿哥道:“还有老十,我不是让你和四哥在户部对着干,相反的,我要你跟着四哥做事,而且是好好干。”
九阿哥和十阿哥异口同声道:“为何?”
八阿哥道:“这样老十你就不会像我先前那般,虽在户部却是形同虚职。”
而且这次他被调离户部,老四那边怎么样也会落挂,适才皇阿玛让他退下时,就顺便也让梁九功宣老四进殿,听那语气,可不怎么好啊。
现在他最担心就是这次自己被皇阿玛调去了礼部,老大很可能会因此放弃他。
虽说大阿哥现阶段还会试着拉自己起来,但如今皇阿玛意已决,又怎么可能轻易让他成功?他被大哥放弃是已是能预见的结局。
但他不想做被放弃的那一个,所以他也是时候让三哥知道大哥在直郡王府上做的荒唐事了。
...
胤禛进殿以后,康熙却没有立即问话,而是将他先晾到一旁,自己慢慢悠悠批阅奏折。
“老四。”良久,康熙冷不丁地喊了一声。
胤禛一直都没放松了心神,闻言立马拱手应道:“儿臣在。”
“你是不是觉得这次调遣军需,全出自老八一人之手,你就无需担任何责任?”康熙皮笑肉不笑地放下手头的折子。
胤禛应道:“儿臣从未这般想过。”
康熙:“那好,那你说,这次老八私自运送军粮,你应担何责任?”
胤禛神色沉着:“儿臣主管着户部,对此事竟一无所知,实在是难逃一个失察的罪责。”
康熙失笑点了点头,连说了三声好。
好一个失察的罪责,这军需又不是银票,可以悄无声息让人带走,你老四怎么可能毫无察觉?
这老四和老八两人,一个在他面前装糊涂,一个在他面前装出一副舍已为人的模样。
而之前呢,老八利用手足之情,等着老四入套,但老四转眼,就将老八给他制造的难题,交由他这个父亲解决。
他真不知该如何评价自己的这两个儿子,可真是一个比一个聪明啊。
康熙叹息一声:“行了,既然你自知失察,那户部的事情大多数都交由户部尚书处理吧。”
这是要让胤禛退到二把手的位置。
胤禛并无异议,只要能将八阿哥从户部除去,保证户部的银子不会杯之前八阿哥那般挥霍,那么他的目的便也达到了。
更何况他本也没打算一直掌控着户部,毕竟一位皇子管着国家的钱库,可不是一件好事,还是交回皇帝的手上比较稳妥。
.
八阿哥被调到礼部,和胤禛将手头的权利移交户部尚书一事,很快就被传遍前朝与后宫。
十四阿哥得知自己连累了八阿哥,就立马进宫,势要和八阿哥共同承担罪责。
可惜他有一个十分了解他的母亲,德妃早早就命人在乾清宫的必经之路拦住了十四阿哥。
等将人带到永和宫以后,她便以死相逼,企图打消了十四阿哥要和八阿哥共进退的念头。
一边是生他养他的母亲,一边是亏欠良多的兄弟,孝顺的十四阿哥自然是选择前者。
而八阿哥得知十四阿哥为了他进宫面圣,也命人送了一封信来。
信里让十四阿哥保重自身,切莫冲动为他做傻事,字里行间都劝十四阿哥不要介怀此事,却句句都在引起十四阿哥心中的愧疚。
这让本就觉得对不住八阿哥的十四阿哥,心中顿时填满了对八阿哥的亏欠。
立马回信,表示自己日后为八阿哥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收到信的八阿哥,会心一笑。
成功得到一名皇子的支持,他这次的调离也不算亏。
作者有话说:
后面一段其实还能展开写一章,但为了尽快回到胤禛的后院,这里就不展开写了。感谢在2023-06-22 22:44:40~2023-06-23 23:03:1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何先生是光吖 50瓶;陈炫妤 8瓶;missi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3章 第 113 章
第113章
当大阿哥得知八阿哥被“贬”去礼部, 果然三番五次去乾清宫为八阿哥求情,但都被太子在旁阻挠,几次下来, 大阿哥也觉得改变无望,就暂时放弃了, 打算日后再徐徐图之。
太子自觉铲除了大阿哥的一大臂膀, 就以为大千岁一党离倒台那日也不远了,
这些日子开始有些得意忘形, 又恢复骄恣的状态,但殊不知,这一切都康熙看在眼里。
转眼就到五月, 康熙宣布要帝巡塞外,并命诸皇子一起随行, 胤禛和八阿哥现在已不身居要职了, 自然也在其中。
胤禛见孩子们都长大了,且弘晖的身体, 现在虽然没有到康复如故的程度,但不做剧烈运动应是没多大问题。
而骑马、射箭等项目,只要多注意分寸,不可太过劳累, 那便不会损伤到身体。
所以他打算都带上,让孩子们随他去塞外见识一下辽阔的草原。
胤禛也问亦嫣要不要随行, 而他来蒹葭阁的时候,亦嫣正哄孩子入睡。
“这次我也能去吗?”亦嫣惊讶地指着自己,天呐, 蒙古的大草原, 她上辈子都没去过呢。
胤禛望着一脸兴奋的亦嫣, 也跟着勾起了嘴角,抬手牵起她的手,含笑点头:“这次帝巡塞外可能长达三个月之久,我怎么可能不把你带上。”
亦嫣露出一丝羞涩,忽然想到什么,又问:“可我手上的事务怎么办?”
胤禛略微思索了一下:“交给喜嬷嬷和福嬷嬷两人代劳便可,更何况这府里不还有福晋在吗?”
亦嫣面露犹疑,虽说这也可以,但她们去逍遥,留四福晋一人守家,这似乎有点不厚道吧?主要的是…低眸看了眼怀里睡熟的姝姝,又难过地摇了摇头:“要不,算了吧,我放心不下姝姝。”
要说带上姝姝吧,可姝姝如今才一岁多,那里能经受得住三个月时间的舟车劳顿?可要说将孩子留给喜嬷嬷和福嬷嬷照顾,她也舍得不见孩子三个月之久啊。
其实这已经不是亦嫣第一次为了孩子,放弃外出游玩的机会了,之前胤禛随康熙去木兰围场狩猎,当时她也是因弘曜太小,就没有和胤禛一起去,还有一次是就在她怀姝姝的时候。
所以生一个孩子,就会束缚住母亲好几年的自由时光。
此时胤禛也和亦嫣想到一块去了,正想再劝,可他就是再想带着亦嫣同去,也不忍女儿受罪,良久叹息道:“那好,你就在家里照顾姝姝,我就先带着弘曜几个去,等姝姝长大些,我们再去也不迟。”
亦嫣遗憾地笑了笑,也就只能这样了。
...
胤禛回前院以后,想到自己这几个月将不在府里,便有些忧心忡忡。
虽然福晋近几年确实一直安分守己,但怎知四福晋会不会旧态复萌,思忖片刻,胤禛决定让人去将福晋叫来前院一趟,而且他这次要将弘晖带出门,也得和福晋商议一番。
苏培盛来到正院禀报之时,四福晋险些没拿稳手中的茶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