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八十年阳寿换的公主命

八十年阳寿换的公主命 第152节

  长庚便也就问了:“前日里天色渐晚,我没看清情状,今日只看一人流血倒下都觉得怕人的厉害。季母当时是不是也害怕?”几经犹豫,长庚在姬无拂回答之前补充道:“我那天晚上好像摸到季母的泪水了。”

  “我不是因为害怕落泪。”姬无拂默认了自己那晚流泪的事实,这没什么不好承认的,“刀落下之前,心中也许还有迟疑,但刀柄当真落下了,心中便也坦然了。我只是发现自己长大了。”说着,姬无拂微微弯了弯眼睛。

  她啊,仅仅是在哀悼过往而已。

  姬无拂发现,自己选择以杀止杀的那一刻起,已经站在百姓之上考量,不再完全把“人”当做人了。心中对生命的最后一丝敬畏也远去了,她再不可能回到从前,原来的阿四像是彻底无影无踪了。养在深宫的阿四理所当然地享受母亲姊妹的庇护,是可以悲天悯人、肆意挥洒自己所谓的同情的。

  但姬无拂是一国亲王,她终于明白此身所系在何处,所念只有维持这庞大帝国,维护自己的未来,永远不再是那个“平民百姓”了。姬无拂所设想的和平,永不可能出现在当下,她想要的未来也注定要用很多人命和鲜血去堆积。

  这些人是因为自己死去的——姬无拂直面事实,也承认事实,并为自己拥有这样的权力而感到难以避免的愉快。

  她享受掌控人生死的过程,无论是权力、还是暴力。这时候她终于可以完全与姬宴平共情,只是姬宴平生来就练就了,而她用了十七年才迈出枷锁。

  “长大后……也会感到痛苦吗?”长庚没能从简短的话语里揣摩出姬无拂复杂的心情,就着姬无拂的回答发问。

  姬无拂沉默很久很久,久到长庚以为她不会回答,但她还是说了:“因为长大是会疼痛的,长庚长大就知道了,身高长得太快,筋骨也会疼的。”

  长庚不假思索地问:“季母很怕疼吗?”

  “或许吧。”姬无拂笑道,“我希望长庚可以高高兴兴地长大,不用感受到一丝一毫的疼痛。”

  驿站内飘出去的炊烟,再一次扰动了灾民们的心弦。在此地等候的灾民已经换了一批又一批,新的流血还会发生,长庚看得更认真了。

  等到米粮见底,卫士再三举起米袋抖动示意今日发粮结束,灾民才在明晃晃的兵刃威胁下不甘不愿地离开。

  长庚目睹好几次伤亡,无一不是在争夺粮食。如果是被抢夺的人杀了抢夺者或者有人试图争抢却被外人出头杀死,姬无拂就当无事发生,卫士们也会当做没看见,随口安抚几句结束。死亡在灾难中常见得难以让人费时注目,但长庚还不能适应这个,所以她发问:“这是正义之举吗?”

  “长庚认为什么是正义呢?”姬无拂望着不远处土坑内随意折叠的几具□□尸体,衣服也是值钱的东西,已经被灾民剥走,死后的尊严似乎比生前的尊严还要难得。

  长庚思考的远超姬无拂预料:“我在想,只要有正当的名义,杀人就不会谴责,而是理所当然的。那我们的律法……就是最大的正义了吧。”

  姬无拂笑道:“对于寻常人来说,主持正义的机会是很少见的,正义往往掌握在官府、或者说圣上手中。”作为皇帝女儿、孙儿,她们天然被分享无条件的正义。

  长庚歪头思考良久,回答:“季母好像比起以前变了一些,是因为长大吗?”

  “可能吧,每个人的长大是不同的,这需要长庚自己去经历。少年人总是听不进长者的告诫的,也往往是不驯的少年才有更精彩的未来。”姬无拂笑眯眯地合上窗,把突如其来的风雨挡在窗外,“这好像不该是我说出来的话,毕竟我也才十七岁啊。”

  耳边雷声轰鸣,长庚问起绣虎人在何处:“今儿好像没怎么看见绣虎,她去哪儿了?”

  姬无拂心情颇好:“应该是去祈雨了吧,我可是让她安排巫女准备跳十天的祈雨巫祝舞,没想到第一天就奏效了,运气真不错。”

  第263章

  雨滴砸落在马车顶, 散落的雨水为大地带来生机,土地上的人全都在欢呼,一边欢呼着一边拿出盆来接水。

  长庚从窗口伸出手接雨, 冰凉的触感惊得她缩手:“季母, 我们这是去哪儿?”

  “既然巫女祈雨有效果,少不得要去看一看。”姬无拂合上窗门, 示意长庚不许再伸手出去, “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 祀有执膰,戎有受脤, 神之大节也1。我们不说, 别人怎么知道这下雨的功劳在巫女呢?天命尚且在大周, 此地流民兵很快就会散去了。”

  这场雨一落下,福州的旱灾也到了尾声,因灾难聚集的流民兵会回归田地, 如果他们成为流民之前没有把田地卖掉的话。不然就会成为佃农、仆从。现在收归民心最好的办法就是发放田地了吧。

  某县的县令显然已经死去多时了,县衙内一片惨然,县衙外搭建的简易木台子上是一身红袍戴面具的“巫女”。时间紧急, 姬无拂显然没空从别的地方调用巫女,这些“巫女”都是卫士所假扮, 装模作样地背诵一些复杂的篇章,在台上做些神神叨叨的动作而已。

  倾盆大雨来得迅猛,持续的时间就不会很长,一个时辰过去, 雨水逐渐停歇,阳光撒在残存的水面上, 晶莹闪烁。案上摆着祭祀用的牛头,为首的巫女肃穆地从牛嘴中掏出一卷璀璨书卷,金银丝线织成的布匹光彩夺目,在阳光底下简直不像凡物。

  姬无拂带着长庚走上木台,接过书卷宣布:“某县旱灾盖因女子多难、阴阳失衡之故,而今百姓流离,当重造籍册,丈量县内田地分发于民,奉养巫儿,平阴阳之序。圣人有言,赐各家巫儿良田五十亩,凡家中有女者,长女五十亩田,其余诸女各三十亩田,女户妇人另赐五十亩。”

  天命是很微妙的。鬼神的存在不为凡人所感知,人人不敢说无,但也不能十分肯定没有。周朝自称天子,自认为承接天命,而统治天下。后来的皇帝无不以此标榜自己的正统性——这是最简明的办法,毕竟造反的名头很不好听,也很容易被后来者以同样的理由推翻,而天命之说,还能让庶民有些敬畏之心。

  民间很多的习俗都是经不起细究的,只是说的够多,人就跟着去做了,做的人多了就成了传统,长长久久地被人世世代代信奉。想要改变也很容易,只要拿出足够的利益,女男秩序重建也不过是一代人而已。

  在库狄桢难以置信的目光下,姬无拂当面吩咐下属去推行政令,最好一个村庄也不要漏了,剩下的人手去编篡户籍和丈量田地。绣虎是不会对秦王的决定有异议的,带着人就出门办事。

  等屋内人都走干净了,库狄桢忍不住发问:“某县虽然贫苦,却也有好几户大族,不少人在旱灾中投奔亲戚,迟早是要回来的,秦王此举……”

  姬无拂理直气壮地回答:“我怎么知道他们去哪儿了?某县乱糟糟的,逃难的人到处都是,籍贯书册也被毁坏,很多田产归属含糊不清,干脆推倒重来。要是有人不服,就上京告我去啊。”

  这个县令死的妙啊,她终于有机会放手去做自己一直想做但没机会做的事。

  库狄桢哽住好半天才艰难地吐出几个字:“秦王该不是要在福州全境都这么干吧?”

  姬无拂终于想起来,眼前的人是福州长史,顾左右而言他:“应该不会连累你吧,毕竟福州刺史还活着,要不你先写封奏疏送到新都御前,这样你的本分做到了,圣上也知道你肯定拦不住我,不会责怪你的。”

  “秦王不怕圣上怪罪下来吗?”库狄桢问道。

  姬无拂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阿娘好像没和我生过气吧,库狄长史不用太操心我,大不了削我食实封呗,反正我也不缺财帛。我看福州风俗不好,有些杀女婴的苗头,无非就是嫌生女吃亏生男占便宜,今后应该会有所好转吧。哎,治民的事儿我也没正经干过,这事还得库狄长史帮帮我。”硬是把人留在某县帮忙。

  秦王虽然有很多奇思妙想,但却不是一个甘愿案牍劳形的人,她想方设法地把库狄桢留在某县,隔天自己就跑到周边的县城去募集钱粮,空口白牙承诺了不少——姬无拂准备带一些福州的乡绅女子回京,许以前程。

  这事好像有点买卖官职的嫌疑,但姬无拂不说,别人也不会拆穿。

  长庚也问过:“这些女子带回去了,季母要怎么安排?”

  “这不是很简单么,王宅圈个院子请西席来教导,十个里不说七八个,总有一两个能成才吧?剩下的操练操练做个卫士还是不难的。”姬无拂再次肯定了自己的做法,“反正他们也不像是重视女儿的样子,既然早晚要搭上嫁妆嫁出去,不如直接贴给我,”

  姬无拂全然忘记了皇帝叮嘱她早去早回的话,硬是在某县过了个年,眼见某县女户林立、春种下地才带着长庚回京,而且她还擅自做主把孟长鹤留下了。

  某县少不了人主持大局,库狄桢又不能一直绑在某县,当然要留个可靠的人选了。

  为了库狄桢行事方便,姬无拂顺带将躺了快半年床板的福州刺史裴仲元也带上了。姬无拂对自己手下的力道心中有数,三个月怎么样也治好了,裴氏不能下地,一定是福州医师医术不够精湛,作为始作俑者,她得把人带回去好好医治。

  长庚在外过得很开心,但到底是十来岁的孩子,从未长时间离开母亲身边,不免思念母亲。因此,回程的路上长庚表现得颇为雀跃,归心似箭。

  母女同心,收到消息的姬赤华也是专门推了政务在城外等候女儿和妹妹回来,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不错,你们俩看着都长高了。”

  姬无拂面色一囧,把长庚还给姬赤华,由着她们母女亲香,自己则赶着回王宅梳洗,再入宫面圣。半年以来,徽猷殿里堆了无数弹劾姬无拂的奏章,只言片语也没传出去过,一概留中不发。皇帝与太子、宋王传来的书信中也没有提到过半个不许,姬无拂自知又被纵容了一回,自然也得第一时间去拜见阿娘。

  皇帝遣出议事的官员,抽出时间先见了久不着家的小女儿一面,见人精神饱满,不但没瘦还长高了,笑道:“这回在外面玩得高兴了吧?”

  姬无拂坐到皇帝身边,抱着阿娘手臂说:“别的都好,就是有些想阿娘了。”

  “我看你倒未必是想我了,是惦记着外头带回的东西吧?”皇帝点点案上任命库狄桢为福州刺史、孟长鹤为某县县令的诏令,“往后可不能再轻易把你放出去了。”

  姬无拂嘿嘿笑:“接下来我一定多在京中住几年……”含糊过去后,姬无拂不忘分享在外的见闻:“旁的事情都好说,唯有一桩‘訞术’最有趣,写上人名压在桥墩就能诅咒杀人,方士往人背后一拍就能让人迷迷糊糊不辨外物,剪上一段头发就能让男孩夭折……我听着都不信的,福州却传的有鼻子有眼的,比传奇故事还唬人。”

  訞术的声势越传越远,库狄桢都派人去处置了,结果姬无拂在某县闹出的声势太大,家中有女儿的失地百姓都涌入某县,发田地的传言压倒了所谓訞术,人人都奔着实打实的田地去了,訞术反而逐渐无人问津。

  可见这世上的人还是明白虚无缥缈的留言再恐怖,也不如落到手里的好处实在。

  一路回来的匆忙,除了顾及长庚的思念之情,还有就是姬无拂收到了王府长史的来信,说是姬无拂之前苦苦寻求的红薯有了消息。照长史的描述,送回来的是一盆带土的红薯藤。

  这听着就极为靠谱了,姬无拂拍着大腿傻乐了大半天。往后三五年里,姬无拂也确实不打算往外奔忙了,这头已经见到红薯,想来别的东西也不会远,光推广种植一事就足够她忙碌了。

  姬无拂浅薄的记忆里,大部分植物都是春天种下去的,红薯应该也不例外,为了不错过合适的种植期,姬无拂人还没到,就已经传书信让王府长史先把部分送到据说掌握陶公之法的杨家人手中尝试种植。

  此外,姬无拂还考虑过之前很会养花的翰林学士谢氏和住在紫微宫哪个角落里的闵玄璧,谢氏毕竟是世家男人,姬无拂不太信任这种附庸风雅的男人会静下心来种地,至于闵玄璧,好歹有过几年地府工作经验,万一真的有点残存的潜意识呢?于是姬无拂也让人往闵玄璧那儿送了一段红薯藤。

  有时候,姬无拂也会想闵玄璧也太无用了些,在地府活了数百年,总该有点用处吧,要是能帮她弄点后世的东西出来就好了,也不用多,纺纱机、蒸汽机之类的。虽然她不能保证史书上会有闵玄璧的名字,至少也会写个闵氏嘛。

  第264章

  姬无拂谢绝了宫人提供肩辇的建议, 选择自己从徽猷殿走出去。途径贞观殿时,姬无拂想到的是自己又要每月初一十五半夜起来上大朝,真是有怪辛苦的, 如果有机会, 一定要提议把时间挪到天亮之后——起码她离开王宅的时候天是亮的。

  大业门与烛龙门之间是分隔内外的永巷,再往外就是明堂了。明堂建成之后便许百姓参观, 正有出入的百姓。为防止骚乱, 明堂两侧的春晖门和秋景门时刻有卫士把手, 不许外人入内。

  垂珠正在明堂之前的乾元门等候秦王:“大王, 马车在大内停着,现在就过去么?”

  姬无拂微微一笑:“去吧, 反正刑部的事宜也不急, 总有人兜着。”她也不想做个多勤政的贤王, 手下既然不缺人,没必要累着自己。

  姬无拂穿着一袭红袍往外溜达,很是瞩目。今日既不是休沐、又还未到下衙的时辰, 在外的刺史也没有听说回京述职的,还是个少年人。有心人一看便知,是秦王从福州回来了。

  自从迁都之后, 秦王基本上没有安稳待在新都的时候,总是隔三差五地就出远门闹出点声响, 官员们大都已经习惯了。如今见人回来,也只是在心底记上一笔,注意平日莫要将人得罪了。

  障车四面的帘子用金钩挂住,方便姬无拂视野无阻地欣赏日渐完善的新都。新都水路发达, 汴河、永济渠、黄河皆过新都,海外奇珍运送入京只用过水路, 省了不少时间力气,粮食输送也不再成问题。

  新都内的居民除过原住民,更多的都是后面迁居此地的商贾、工匠、官吏,仅仅三年,此地繁盛不亚于当年鼎都。至少,皇帝不必再为运粮忧心忡忡。

  黄昏宵禁的规矩在,为了便民,城中设了三处西、北、南市。官员不许入市的规矩依旧严格,如今姬无拂成年入朝也就不好再仗着年纪往南市跑,只在城中晃悠一圈,看个新鲜。

  姬无拂回到王宅先沐浴,泡了半个时辰热水,浑身清爽地从水池子里爬出来。福州缺水,她也不好太靡费,只是勉强保持清洁,好不容易回来自然是要痛痛快快地洗澡。

  姬无拂熏干头发,跑出屋在院子里招猫,撵着家中玄猫跑了二里地,翻墙爬树逮到猫,喂了鸡肉和水,志得意满地抱着猫在东边阁楼小歇。鹦鹉雪衣娘得意地在窗边叫唤,挑衅玄猫,气得玄猫在姬无拂怀里跳起来扑上去追逐。

  姬无拂手疾眼快抱住玄猫,美滋滋地揉搓一顿,哈哈大笑:“把雪衣娘送下去吧,可别把我宝贝狸奴气坏了。”宫人应答,将鸟笼提溜往隔壁屋子。

  乍然回家,日子自然是外头没法说的好,这般过了两天,姬无拂嘴巴馋起来,想到了红薯,又把人叫来问:“就没带些种出来的果实回来么?”

  果实当然是有的,是冼暄从海外小岛上的夷人手里换来的,大半被送去想办法种地了,留了一小篓子就等着秦王过问。

  冼暄急着赶下一趟,留了书信给姬无拂,上头写了红薯的用处和种植方法:她亲眼见到当地红薯遍地,而且红薯生熟都能吃,多用红薯藤种植,果实生长在土下,大小相连,滋味偏甜,类似枣梨,是当地人极为紧要的口粮。

  姬无拂瞅了一眼,大差不差的模样,但她上辈子就不爱吃生的,让宫人送到厨下煮熟。等红薯装在碟子里送回,不用宫人帮忙,姬无拂熟练地扒皮,看见热气腾腾的橙红色内里,吹吹气再狠狠啃一口,好险,差点没被香死。

  有了红薯在手,红薯干、红薯饼、红薯面就不会远了,红薯还能熬糖!吃完两个拳头大小的红薯,姬无拂依依不舍地让人把剩下的红薯存放到地窖去。

  红薯种植成本低廉,却能作为粮食果腹,产量也高。吃饱的人越来越多当然是好事,但这同时意味着人口将会再次增长。但姬无拂并不希望人口过多,无论什么过于充盈都会导致低贱,人也一样。不过现在就开始担忧有些为时过早,想起福州山岭多道路崎岖而田地少,女婴死得多,女子却结婚早,甚至三十就做大母的……

  姬无拂与神雪姑叮嘱:“等红薯种出个大致模样了,就先往福州推广吧。”人养活、吃得饱了才能讲道理。

  “喏。”神雪姑从袖中拿出小册记上一笔。

  “唉……日子突然闲下来也有些难熬啊。”姬无拂搂着猫咪懒洋洋地靠在阳光底下晒太阳,这才是第三天,她已经感觉生活寂寞了。

  垂珠捧着一摞请帖进来:“这些是近日送来的宴会请帖,请大王过目。”

  姬无拂抬起眼皮瞅了一眼,对吃喝玩乐兴趣不是很大,玩无非是曲水流觞、走马斗鸡之类,吃喝大半都腻了口味,鱼脍之流她又嫌弃不健康,怕腹中生虫不吃。珍贵些的香料别人府上肯定不如自家王宅丰富,每一艘海船都承载着她的意志出海,带回来的东西过了皇帝的耳目,就是轮到她挑。秦王宅里的厨子都练出手艺了,外面的吃食姬无拂根本看不上。

  再有的就是美人了,男人除了一张脸以外,实在没有别的用处。但是姬无拂记忆里男人身上能得的、没得治的病实在太多,虽然现在还没什么传出来的,她没打算生育也就没必要下口。

  而且几个眼熟的宗亲选美男的方式,太简单粗暴了。下人将选来的少男洗干净查过病,就穿的三两块布料往屋子里一摆,由着人挑喜欢的部位欣赏,看上的带走。稍微风雅些的,姬无拂早年也在东宫见识过了,听了一耳朵就提不起兴致。

  思来想去,姬无拂问起各家情况:“几个阿姊最近怎么样?祈阿姊产后恢复得如何?这两天都没看三姊回来,她是住在衙门里了么?”

  平时姬无拂从外头回来,姬宴平总是要专门抽出时间来找她玩,即使不说话,姊妹俩就在屋子里坐着各自做各自的事,心中也是惬意的。但这次,姬宴平只在城外迎接她见了一面,后面几天姬无拂都没见姬宴平回王宅。

  垂珠笑道:“嗣晋王生下王子长生后,我跟着长史去赠礼,瞧着气色很好,年初暂时接手了宗正寺的事宜。添了长孙,晋王也不再各地跑动了,经常在王宅宴乐,就为向人炫耀孙儿。至于宋王确实见得少了,大王去年在御前提出要改税法,宋王本就主理户部事宜,如今更是忙得三天两头见不到人。我偶尔外出,都能撞见曾孺人出入王宅,他那样不爱出门的人都出去了,可见宋王忙碌,有些宴饮都得叫曾孺人去支应了。”

  秦王去年提出的改税法尚且在统计全国田地、人口,预计明年才能初步实施,吏部与户部的人手都被抽调出来,忙得脚不点地,衙门内整日整日都是算盘声响。田地也就罢了,总归田在地上,总有能看见的时候,可人是把不准的,流民算不算?野人算不算?行商走贩是按籍贯还是按所在地?

  只要开始统计就有无数的问题冒出来,人口与税赋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紧密联系的,也关乎官员的政绩。而今改税,预备将人口、田地、赋税揉到一处去,里头的门道多得三天三夜也说不完。饶是姬宴平也累得够呛,户部衙署内气氛紧张到吓人。这半年里,姬宴平是一天也没闲过,皇帝看不过去,让她住到内宫同明殿免得每日掐着宫门上钥的时辰早出晚归。反倒是提出这件事的姬无拂落在最清闲的刑部衙门里,还有空翘着腿惦记着去哪里玩儿。

  姬无拂当初抱着一腔意气,将心里话一股脑说了,实际上并没有考虑过具体实施过程的繁琐。听完垂珠的话,姬无拂心虚地移开目光,说:“忙点好啊,祈阿姊和长生康健我就放心了,算算年纪晋王也五十有三了,在家多修养修养也是好的。”

  相伴十八载,垂珠对姬无拂的情绪把握实在精准,从善如流地转移话题,发出建议:“前年大王令人制水车与纺纱木工,月前已经有所得,大王要去看看么?”

  “那就去看看吧。”姬无拂也不指望能一口吃个胖子,但只要有心,科技总是会进步的。

  在棉花出现之前,纺纱多用麻,通过纺车麻成纱,再并把纱绕在筒管,纺麻的脚踏纺车有五个锭子。但棉花不如麻拉的长,工匠精心地改良纺车,也只能放三、四个锭子,手摇的则放两个。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